APP下载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20-04-13梅广稳

关键词:普通高中

梅广稳

摘 要:海安市立发中学是一所具有六十年办学经验的市(县)级普通高中。学校依托现有办学条件、生源条件,紧扣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立足培养社会合格人才主要目标,进一步构建学生发展平台,畅通成长渠道,鼓励学生发挥特长,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徑走上成才之路。经过多年实践,学校不断完善体育、心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施道德、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尚德守法,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智趣相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学校育人方式转型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中,育人模式转型,全面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3-2

立发中学创办于1959年,原名为“立发初级中学”,1985年学校被县委、县政府批准成为完中,更名为“海安县立发中学”,2000年,学校通过了南通市重点高中验收,2004年8月,被转评为江苏省二星级普通高中,2006年12月,学校晋升为江苏省三星级普通高中,2007年,海安县西场中学高中部并入,学校由乡办县管升格为县直完中,2009、2010年,海安县大公中学高中部分两次并入。目前学校占地131.06亩,建筑面积43850平方米,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32人,在职教职工316人。

立发中学发展的六十年,经历了艰苦创业、巩固发展、跨越发展、特色孕育、全面发展及特色形成四个时期。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历经12次征地,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提升办学品质的光辉史,也是一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的奋斗史。

一、立志高远,奋发图强——学校稳步发展的精神动力

创业之初,学校校舍简陋,设施破旧,但拓荒者火一样的热情点亮了学校的未来,“立志高远,奋发图强”的初始精神植入了学校基因,成为一代代立中人不懈奋斗、追求幸福的精神动力。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校由于地处城郊,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但立中人没有妄自菲薄,而是将“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作为办学的内在追求。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通才比特长”“不比中考比高考”,努力超越自我,赢得成功,获得幸福。学校鼓励全体教职工以促进学生进步作为出发点踏实工作,在工作中提升自我,鼓励学生以超越自我为目标刻苦学习,在学习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学校进一步构建学生发展平台,畅通成长渠道,引导学生发挥特长,多元发展,通过不同途径走上成才之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发展为核心,努力追求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有成功感、归属感,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立品求知,成人成才——学校明确清晰的办学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我们认识到,学生不仅是教师的镜子,更是一所学校的镜子。学校清晰明确的学生培养目标,指引着学生高中三年乃至今后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学校结合社会主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自身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将“立品求知,成人成才”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并将其细化为“身心健康、尚德守法、智趣相生”三个方面:

一是在身心健康方面:我们启发学生珍惜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是在尚德守法方面:我们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崇尚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做清白规矩之人。

三是在智趣相生方面:我们引导学生崇尚真知,具有批判意识和质疑、探究、实证的精神,志趣高雅,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能力。

这简洁而明了的三个方面,让我们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有力的抓手。

三、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学生发展指导的具体实践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遵循中学生认知规律,融入时代主题,贯彻育人理念,聚焦育人目标,落实育人举措,实施全面育人战略。学校通过创新形式,创造情境,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成才通道,将立中学子培养成身心健康、尚德守法、智趣相生的未来人才。

1.推进体育、心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我校非常重视生活教育和体育教育,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以“阳光体育、健康成长”为主题,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专题画廊等形式,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学校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按规定上全上好体育课,高一、高二按要求开设模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多种体育项目。通过跑操、体育社团、田径运动会、趣味心理运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不少学生通过体育高考走上了成才之路。2018年参加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三星级普通高中学生军训汇报展演,获一等奖第二名。2019年参加南通市星级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我校荣获高中三星组一等奖。

我校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江苏省心理拓展课程基地、南通市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四星级”学校。校内设立了“心怡园”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10人,其中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生涯规划指导。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协会”,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学校积极打造高水平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安全、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省心理拓展课程基地总投入90万元,目前已向师生和兄弟学校开放。2018年12月,我校学生表演的校园心理剧《春天的影子》荣获江苏省第九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表演特等奖第一名,学校荣获“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创作示范学校”。

2.实施道德、法治教育,培养学生尚德守法。爱心是一切品德的基础,爱心教育也是德育的根基,我们坚信爱心能产生奇迹。我校以爱心德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四项工程”。通过“先锋工程”不让一个追求上进的学生积极性受到挫伤,通过“助学工程”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通过“爱心工程”不让一个贫困生无法完成学业,通过“牵手工程”不让一个问题生走上邪路。学校党支部和团委以青年党校为载体,组织优秀团员学党史,知团情,勉励他们积极向上,2011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学校为了培养学生扶危济困和关心弱势群体的爱心,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爱心亭”,并把“爱心亭”工作常态化,十多年累计募集资金30多万元。

我校制定了《立发中学德育工作“十三五”规划》和《德育活动课程方案》,构建学科德育课程、综合德育课程、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等相结合的德育课程体系。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道德讲堂、专题报告、文艺社团、军事训练、志愿服务等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活动,不断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2015年到2019年学校连续举办五届主题辩论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重要议题,分析辩论,进一步提升高中生逻辑思维、明辨是非的能力,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

我校一貫重视法治教育和平安校园建设,聘请法治校长和法治辅导员,每学期开展法治讲座不少于两次。学校成立了南通市首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室”,推进法治警示教育。学校重视校园欺凌防治专项工作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调在依法、依规处理的同时,更要求参与处理人员和相关班主任关注“问题”学生和受害学生的心理调适。2016年3月,我校的“中学生法制警示教育”被确认为海安市第二批中学特色建设项目。2019年10月,我校学生参加南通市第四届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南通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倡导以德治班、依法治班和学生自治“三治合一”的学生管理策略,构建学生会、学生社团、班团组织为核心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通过感恩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礼仪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树立自我成长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通过学生参与制定班规班训、实施班级内部考核、及时通报班纪班风、培训班干团干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引导全体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培养班级凝聚力,激发集体荣誉感。

通过积极开展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校逐步形成了覆盖全校的大德育体系,为广大高中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3.开展文化、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智趣相生。通过研究众多名校,我们认识到“名校在于名师,更在于名学科、名教研组”。为此,学校建立学科中心组,统筹学科建设,强化教研组,夯实学科指导,创设“创造实验室”,推进课堂研究,打造“名师工作室”,注重名师引领。在统筹规划、行政推动、专家引领的基础上,我校认真组织备课组“半日研修”,通过观课议课、教学反思、常规检查、读书沙龙、案例研讨、做题磨题等方式促进教师养成专业规范,优化专业行为,形成专业立场和专业主张。

我校深入研究学科素养,要求全体教师把握各门学科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坚持课程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推出“三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预学案,学以起疑,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热情,通过启学案,教以启智,训练学生思维和创新的能力,通过测学案,练以测效,培养学生总结和纠错的习惯。校本学案贴近我校学生实际,接地气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近三年高考,我校普通类考生本一达线率逐年上升,2019年本一达线人数83人,达线率22.02%,艺体考生本科达线率100%。

我校重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对接,通过开展文学类、科技类和综合类三大项近30个学生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根据我校实际,学校进一步加强生涯规划指导,高一注重社团体验,高二进行分科、分流指导(日语、体艺、传媒等),高三做好春考引导、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等,并将专业引导提前到高一、高二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尽早确立发展目标,进一步夯实学生成才之路。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累计有300多人次获奖,100多名体艺、传媒学生通过发挥特长走进高校的大门。

我校是江苏教育学会写作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中学生作文教学先进单位。“报春花”文学社被评为“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校刊《报春花》和校报《立中人》分别被中国教育杂志社评为“全国优秀校刊一等奖”和“全国优秀校报一等奖”。“一枝春”诗社正常开展诗友创作交流,举办诗歌朗诵比赛,出版《一枝春》诗刊,成为校内外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一大批教师热爱写作,陈凤兰老师已经是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校园作家,发表作品200多篇,出版专著《抬头看见月亮》,丁雪梅老师被评为省、市“诗教优秀个人”。2015年在“苏教国际杯”江苏省第十五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孙逸凡同学荣获高中组特等奖第一名,在省内语文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顾景程、张仟凤、涂钰潆、时坚、吴芊芊、杨成晔同学先后荣获省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决赛一等奖。

艺术是人走向纯粹的捷径。我校是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教育学会美术、书法教学专业委员会科研基地。学校先后成立了学生书画协会、师生摄影社等,兴建了一座300多平方米的美术馆。学校书画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有40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有的还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学生作品先后在海安文化馆、南通群艺馆和江苏省美术馆成功展出,获得好评。学校曾连续十二年参与了全国艺术高考江苏南通考点的考试组织工作。为了培养更多学有专长的学生,我校已经连续五年向全市初中毕业生招收艺术特长生。

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砥砺前行。一代代教育人在立中这片沃土上追求教育梦想,用辛勤汗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积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继续发扬“立志高远,奋发图强”的学校精神,坚持“立品求知,成人成才”的办学目标,完善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在全省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结合生源状况,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让立中这所育人的百花园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盛况。

(作者单位:海安市立发中学,江苏 海安226600)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生涯教育校本实践探索
普通高中
召开全区特色普通高中创建研讨会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自治区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县域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
河南2016年起公办普通高中全面停招择校生
财政部下拨46.3亿元普通高中助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