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块拼接法的应用探究

2020-04-12黄菊英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黄菊英

【摘 要】在语文教育中,教师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对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从而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学生需求,而切块拼接法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教学方式。本文探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块拼接法的应用,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块拼接;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89-02

切块拼接法是根据学生在团体中动力学的理念进行设计的,是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策略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改变现在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让学生把握整体课堂。

一、切块拼接法概念及优势

切块拼接法是由美国教育专家Aronson等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提出的,实质上与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利用切块拼接法进行授课,可以使每一位学生都掌握教师布置学习任务中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抽签的方式组成小组,以此完成特定的任务,再回到原来的合作小组之中,将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传给原来小组中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大大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和质量[1]。利用切块拼接法能够优化小组合作模式,使原来单一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变成“整体性学习”,加强了班级各个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带动了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利用切块拼接法进行授课,既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还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再单一,避免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恶性竞争,形成了整体进步的课堂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弥补了传统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不足。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切块拼接法的应用

(一)科学合理分组,保障小组合理分工,助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实施切块拼接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分组,有效助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达到小组教学的初衷。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切块拼接合作模式时,教师需要多多用心,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务必保证切块拼接,使每个小组之间的水平相互均衡,这样在小组成员互动的过程中,才能够达到传播任务学习经验的效果[2]。

如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切块拼接法进行分组时,一般将4—6个学生分为一组。而且要充分考虑到每一组学生的特点,可将学生分为以下五类,一是阅读能力较强的、二是头脑十分灵活的、三是内向沉默却十分稳重的、四是有组织才能的、五是学困生。将这五类学生均匀地分配在各个小组当中。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相处过程中优势互补,发现其他人的优点,取其长,补己短。发挥学生的优势,推动小组阅读的完成与教学效果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使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使每一个学生在切块拼接合作阅读教学中有所收获。

(二)选用合适的语文阅读教材,充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在利用切块拼接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语文阅读的文章是支撑整个过程的本体。因此,对于语文阅读所采用的文章,要具有一定的要求,即学生所学习的文章,要同切块拼接法相适用。教师若是选择一篇具有较强学术色彩的说明文,其本身就没有较强的趣味性,学生阅读时,并不能全身心的地投入其中,那么利用这个方法开展阅读教学,所产生的最终课堂效果也不佳,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

如学生在学习《山水画的意境》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先让班级学生进行总体阅读,在阅读之后再根据切块拼接教学法理念,为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提出不同的问题,如阅读课文后说说什么是意境、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是否只要把握意境就能创造出好的山水画等问题,让学生将问题落实到文章中进行思考,并对自己所在小组的任务进行讨论,然后全班进行拼接学习。教师利用切块分割的方式,使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获得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满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学习,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理解

切块拼接法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多维立体的互动观念,让学生更加具有合作意识,能够从集体出发,规避自主学习带来的弊端,将合作性的团体结构纳入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独自收集资料,并自主学习的方式相比,学生与学生组成小组,并与各个小组成员互动交流,对文章进行学习,更加具有优势。

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时,就可以将《恐龙无处不有》进行拆分,并将每一个段落分配给不同小组的成员,教师先给予小组较大的自由讨论空间,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这时教师再对学生说:“同学们经过仔细的分析,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总结自己所读的段落吗?”这时学生又陷入讨论之中,最终将自己小组总结出来的简短概述提交给教师,教师再将每个小组之间不同的概念进行拼接,从而形成整个文章的逻辑思维框架体系。利用这种方式开展语文阅读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将学生之间的互动变成课堂特色,与初中语文教学相互融合。将这种互动加以科学利用,为学生建立一个多维立体的信息交流模式,可以使之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切块拼接法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实施和应用时,还是会存在一些的问题。这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地与教学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初中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新洪.矛盾分析法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12).

[2]温景岩.浅析初中语文阅读如何有效开展合作互动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4).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