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

2020-04-12韦升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韦升

【摘 要】《中外历史纲要》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内容较为简洁,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文字背后蕴藏的历史内涵与智慧,必须拓展学生历史学习的深度,改变传统课堂上一味灌输历史碎片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明白历史、懂得历史、感悟历史,并从中有所收获。本文将对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中历史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历史;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075-02

深度学习源于人类神经网络的研究,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面向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涉及高级思维活动。结合高中历史教学详细来说,就是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机械记忆课本内容,而是通过自己的历史学习框架对其中的内容做出合理正确的划分,并且通过自己的史学思维加深对课本内容背后的巨大力量的理解,解读文字,剖析内涵,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从历史中获取启迪与经验。要想让学生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通过改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实现。

一、基于零散知识,构建历史学习框架体系

在传统课堂上,历史教师往往根据课本内容展开教学,课本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甚至有些时候教师会忽略课本上补充内容的小字部分,因此,很多时候学生无法根据课本内容和教师所讲将零散知识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更不用说根据历史产生自己的独到见解。深度学习第一步便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框架,形成学习体系,将零散的、孤立的概念、知识等串联起来,增强学生的记忆与理解[1]。

如在教学“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鉴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课本无法将其“前世今生”和前因后果一一展现,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史实为学生构建学习框架,形成学习体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教师首先应该为学生讲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分为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思想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最先建立共产学习小组),以及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其次,教师应该讲述中国共产党形成的过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人数、地点等,其中着重讲解“嘉兴南湖会议”概况,以此引出“红船精神”。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熟悉知识体系,让学生互相讲解共产党成立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系统巩固学习成果,加深记忆与理解。

二、加深史学阅读,感悟剖析历史背后真相

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但是,鉴于史料大多生涩难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加深对史学阅读的学习。史学阅读即阅读关乎历史的书籍或者文章篇目,其中或以人物传纪、故事剖析形式展开论述,或以详细解说辅以作者客观评价展开写作。总的来说,学生通过阅读历史类书籍,可以从中获取更为详实的历史故事,有助于学生串联知识,加深理解[2]。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第五单元为“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和救亡图存”,其中鸦片战争作为我国历史的一次极其重大的转折点,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教材篇幅有限,学生只明白鸦片战争大概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影响,却不能从内心真正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史学阅读,如《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另一只眼看鸦片战争》《西洋镜》《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等书籍。就《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来说,这本书不仅对鸦片战争做了全面的回顾,作者还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与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起来荒谬的现象显示出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教师应该为学生布置每周阅读任务,如第一周阅读“由琦善卖国想到的”相关清政府腐败卖国内容、第二周阅读“清朝军事力量”相关部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透过详实的文字所获得的历史知识及感想等。与此同时,鉴于高中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应该及时对阅读材料进行筛选,为学生提供高效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有效的信息,获得最大的学习体验。

三、培养史学思维,学会读史鉴史体悟历史

任何一门课程都要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课程思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让学生学以致用。历史学习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扩散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历史形象思维等。这要求历史教师用历史分析法、阶级性分析法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同时采取小论文、辩论赛、小组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史学思维,让学生深度学习[3]。

如在教学“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史学思维,严格按照历史时间学习顺序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讲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概况,包含时间、地点、人物、原因与背景、事情经过、口号、颁布的文件、结果、失败的原因、产生的历史意义、从中得到的启示等。教师系统地为学生解释事件详情,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思维第一步。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将从古至今的著名农民起义运动串联起来,如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宋江起义、洪秀全金田起义等,并从时间、背景、人物、过程、结果、影响等诸多方面对其一同展开讨论,便于学生培养类比思维,形成批判精神。同时,教师需要提问学生“农民无法单独完成革命是否就代表其没有伟大革命潜力?”以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培养辩证思维。

综上所述,历史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學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建立历史学习与人文内涵、为人处世、自身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联系,符合新时代教育部对学生教育教学的要求。但是,人类对历史的认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因此,教师不能用力过度,深度教学的同时仍然需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笔者相信,随着深度教学的不断实践与改良,定会为高中历史教学带来更大创新。

【参考文献】

[1]卢明.例谈促进高中历史深度学习的策略[J].中学历史

学,2020(3).

[2]杨建亚.高中历史课堂促进深度学习的策略[J].中学课

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2).

[3]康淑兰.浅谈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应关注的四个关键能力[J].学周刊,2019(6).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