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暖心关怀”消除小学生对疫情的心理恐慌

2020-04-10梁艳凡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7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应对预防

梁艳凡

【摘要】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在不同程度上会引起小学生恐慌,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境,助力孩子应对,缓解焦虑情绪,学习健康知识,同时积极强身健体,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应对

2019年12月中旬以来,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武汉告急,让湖北告急,一时间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民众的不安和焦虑情绪也随之而来,小学生对疫情的恐惧心理随之而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史无前例地在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召开会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相关部门宣布延长假期,延期开学。然而,疫情的迅速蔓延,疫区的不断扩大,社会的负面影响,给部分学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学生长时间宅在家里,面对严重的疫情,他们的情绪产生不稳定,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甚至还会留下心理阴影。因此,在这关键时期期,教师要巧引学生既要关注身体健康,也需关注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疫情的心理恐慌主要表现在:有过分害怕担心、容易烦躁、容易发脾气的现象;有的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看疫情的相关讯息,并过度关注新增病例的情况;有的孩子不停追问疑似病例多少、每天死亡病例多少的现象;有的孩子表现为睡眠差,老担心自己会感染病毒;有的孩子老是问家长,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可以见到老师、同学,可以坐在教室上课,到操场上活动等等。针对上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疏导或心理干预。

一、正确看待疫情,保持良好心境

由于突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爆发,人们不准走访亲友,相互串门子,这恰恰给了孩子与家人沟通感情的机会。没有其他的社交娱乐活动,学生可以静下心来查找自己的不足,在不足上下功夫。更可以静下心来,手拿一本书遨游书海,在书中升华自我。而这些行为的产生,需要教师的引导、支持、鼓励,学生才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校长信箱》,把校长的心里话告诉学生,也可以通过《给家长一封信》《给孩子们一封信》、转发信息报道等有效途径,让学生正确看待这次疫情,平衡心态,知道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从而缓解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行动配合社会战胜疫情。

二、及时心理疏导,助力学生应对

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和传播期间,由于孩子过分关注疫情,对疫情发展过分担忧,甚至恐惧,整天担心自己的亲人或者自己会被传染,对疫情的发展过于夸大,就好像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一样。只要这些心理活动不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面对严峻的社会考验,無论孩子是否处在病中,都可能会出现焦虑、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这是正常的。面对孩子一些负面情绪,教师可以通过电话或者微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或进行朗读辅导,或进行微信猜谜,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以看书、画画、做手工和做家务等方式,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三、适度调节心情,缓解焦虑情绪

病毒致病,同样道理:不良情绪也可以导致人生病。教师通过通讯工具,让孩子明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使自己身心健康,提升自身免疫力,而且能稳定家人情绪、缓解家人的焦虑。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保持心情平静。告诉孩子在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必须自觉宅家不外出,在家里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贡献。如看有意义的电影;读有用的书;也可以弹琴、画画、练书法、下象棋、室内锻炼等,还可以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更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上网课学习新的知识。享受与家人一起宅家,共同娱乐,一家乐融融相聚的美好时光。有空时,可以借助互联网与同学、朋友、老师聊聊天,给他人关怀,以此缓解自己及他人的焦虑情绪。

四、学习健康知识,远离传染区域。

1.正确佩戴口罩

出门必戴口罩,这是预防病毒传染的有效做法。但如何正确戴口罩呢?教师可利用小视频、信息等途径教会学生。医用口罩颜色深的一面朝外,颜色浅的一面正对脸部,医用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有金属条的一头在在上方。首先我们要将手洗干净,将口罩正确蒙于面部前方,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再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紧贴鼻子和嘴巴。

2.熟悉七步洗手法

让学生熟悉“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教育学生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掌心相对,相互揉搓,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手心轮流对手背相互揉搓,再用流动水洗手20秒。教育孩子打喷嚏时不要面对别人,要用纸巾捂住鼻子。饭前便后、接触物品后应立即洗手。每天勤梳洗,定期到阳台或天台晒晒太阳,保持个人卫生。

3.熟背防疫《三字经》和《顺口溜》

儿歌不像成人语言那样复杂,语言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利于孩子们运用,是消除恐惧心理的一种有效途径。比如低年段的孩子可以熟背防疫《三字经》“上学了(liǎo),别乱跑,我们一起到学校。到学校,戴口罩,见到同学问声好。只问好,不拉手,大家也是好朋友。好朋友,手勤洗,记得不要凑一起。不一起,拉距离,教室里面要通气。要通气,防喷嚏,还要纸巾拦鼻涕。”高年段的孩子可以背诵防疫《顺口溜》“新冠肺炎,人人嫌弃。预防感染,小心翼翼。一个喷嚏,病菌入体。做好防御,也有秘笈。口罩要戴,双手勤洗。门窗需开,通风换气。体温常测,发烧隔离。同学相见,距离一臂。感情再好,聚会不宜。发言上网,慎重注意。谣言不信,甄别要细。谣言不传,从我做起。”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劝导家人,做好防护措施,必须出门时记得戴口罩,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场所,做到远离病原体,家居开窗通风,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

五、调节作息时间,积极强身健体

疫情的发生确实会令人担忧及恐慌,因此让生活作息维持规律,积极强身健体是抗击病毒的最有力措施。告诉孩子要尽可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放松心情,给自己制定一天的作息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适当进行运动,努力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学会和父母分担家务,每天做好身体健康状况的自我观察,并按要求作好记录,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家人,第一时间就医。

疫情的肆虐,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灾难与痛苦,也让我们懂得“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学会独处,增进亲情;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让我们一起努力,众志成城,用科学的防疫方式,积极面对,从容应对,共克时艰。

参考文献:

[1]聂华明.恩平市教育局防疫工作指南.

[2]刘慧贤.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应对预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应对策略分析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