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幼儿游戏活动的策略

2020-04-10陈艳如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7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陈艳如

【摘要】文明礼仪教育与幼儿游戏活动的互相融合,需要教师根据幼儿在日常教学所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要求创设多元化的游戏,启发幼儿理解并运用文明礼仪,真正把文明礼仪转化成为幼儿日常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文明礼仪;幼儿教育;游戏教学

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与习惯对其自身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阶段作为一个重要的启蒙阶段,讓幼儿接触文明礼仪教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幼儿园日常对文明礼仪的学习,如果仅仅用说教的方式进行教学,其效果不是十分明显,而且也可能无法真正培养幼儿文明的习惯。因此,幼儿园教师积极探索如何将日常的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幼儿寓教于乐,真正感受到文明礼仪行为的价值,并且把文明礼仪转化成为日常的行为习惯,在教学效果上更加明显,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运用区域游戏进行言谈礼仪教育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特别是文明习惯的养成,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落实的必要举措。因此,采取游戏等方式能够让幼儿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逐渐感受到文明礼仪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里,由于幼儿大部分喜欢参与到区域游戏中,在区域游戏里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其效果更加明显,也能够让幼儿有更加深切的体验,对于文明礼仪也有更高的认同。

例如,在幼儿园的“娃娃家”区域内开展区域游戏,可以模拟在小吃店中的具体环境,让幼儿分别扮演里面的人物,如小吃店的老板以及相关的服务员,还有用餐的游客等,让他们在用餐的过程中注意使用文明用语,比如,“谢谢”“请用餐”“谢谢您的款待”等相关的文明句子,对幼儿在日常用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讲究礼仪的现象,也可以借助这种区域游戏活动进行纠正,幼儿园教师在引导幼儿逐渐掌握礼仪用语的过程中,以假设具体的环境为基础,借助区域游戏这一平台,让幼儿能够更熟悉这些礼仪用语,并且把这些礼仪用语转化为自己日常的语言习惯,这有助于幼儿更注重言谈的礼仪。

这一类型的游戏主要是借助幼儿对于区域活动的喜爱,并且借助区域活动能够形成一种具体氛围的特点,把幼儿的言谈礼仪教育融合其中,更有助于幼儿直观理解文明用语的使用具体条件以及使用之后所形成的积极效果,从而有助幼儿逐渐形成讲文明的语言习惯。

二、运用角色游戏进行交通文明教育

角色游戏也是幼儿相对比较喜爱的一种游戏类型,有很多的幼儿都很希望成为如同交通警察等职业,这样对于教师而言,正可以利用幼儿对于警察等正面形象的喜爱特点,结合“红灯停、绿灯行”等这一类型的游戏,让幼儿逐渐了解出行文明的重要性,比相对枯燥的游戏形式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

在结合这种游戏形式进行出行文明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依次扮演交通警察和行人的角色,对扮演行人角色的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的行为进行纠正。这种纠正行为能够让幼儿换位思考,感受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而且也让幼儿了解到如果不看红绿灯,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危险。文明出行转化成为角色游戏的形式,也让幼儿能够对文明出行有更加深切的理解,特别是采取换位思考的形式,让幼儿扮演一次交通警察的角色,在红绿灯前进行指挥,幼儿也能更深切感受到这种文明出行是十分宝贵的,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秩序,每一个行人都自觉走斑马线和看红绿灯,那么交通警察的工作压力也会相对缓解。

在这种角色模拟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里面的行人角色,而且可以故意在游戏中出现违反文明出行的情况,让幼儿去发现并且及时纠正。这样幼儿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到文明出行所包含的要素,可以更自觉地运用这种出行文明礼仪约束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交通参与者。

此外还可以让幼儿驾驶玩具汽车,成为交通参与者当中司机的角色,参与到文明出行的角色扮演游戏中,让幼儿体会到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者,都必须要遵守交通的法律法规,教师甚至可以引入酒驾、醉驾等相关概念,从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渗透这种相关的知识,让幼儿意识到酒驾、醉驾可能造成的危险,从而让幼儿在内心深处植入文明交通礼仪的种子。

三、运用主题游戏进行文明互助教育

文明互助也是文明礼仪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幼儿感受到互相帮助的重要价值,也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一方,但是直接让幼儿理解互助互帮的重要性并不是十分容易,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主题游戏的方式,以开放式的主题让幼儿共同思考,假如遇到某种特定的情境,如何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到帮助别人的乐趣。比如,在班级中举行主题游戏活动《需要帮助的人》,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特定的场景。比如,在一个斑马线的前面,有一个盲人正等着过红绿灯,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他,又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一般而言,幼儿肯定会回答要去帮助这个人,但是如何去帮助这个需要帮助的人,则未必所有的幼儿都能够在文明礼仪的范畴内,对这一需要帮助的盲人提供及时的帮助。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玩蒙住眼睛的游戏,换位思考当他们眼睛看不见的时候,希望人们如何去帮助他,通过这种方式幼儿逐渐体会到,在社会上有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但是即便是有不同的困难,只要每个人互帮互助对他施以援手,就能够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而且内心也会感到快乐。

由此可见,对于文明互助这一相关礼仪教育的开展,需要幼儿园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通过层层架设场景,让幼儿逐渐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以及价值所在,从而让幼儿更加认同文明互助的价值,而且也能够积极的在生活中运用文明互助理念,对其他人给予帮助。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不能够仅仅是采取传统的视频教学或者其他理论说教等方式,而是要运用更贴近幼儿兴趣点的教学方式,以让幼儿寓教于乐为主要目标创设多种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幼儿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能感受到文明礼仪的价值以及文明礼仪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借助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在班级中开展多元化的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幼儿表现出的认知特点,创设有趣并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才能让文明礼仪的风尚真正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变成为幼儿的行为习惯。

[本文系广州市增城区“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ZC20182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霞,张晓晖.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策略[J].学园,2013(32):166-167.

[2]徐玲.如何让幼儿礼仪渗透在日常生活中[J].考试周刊,2014,(30):187.

[3]托亚.幼儿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教育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5(1):145.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游戏教学幼儿教育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