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

2020-04-09张广勇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

张广勇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行中药内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中的MNCV以及SNCV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药内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键词】中药内服;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常规西医;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71-01

糖尿病是我國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残疾的主要原因,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1]。虽然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临床尚尚未明确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所以,尚未有可根治疾病的方法。近期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中药内服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应用价值较高。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为临床提高疾病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1-78岁,平均(58.23±3.45)岁;糖尿病病程2-14年,平均病程(7.69±4.23)年;神经病变时间3个月-5年,平均(2.36±1.21)年。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平均(57.28±3.15)岁;糖尿病病程2-16年,平均病程(9.73±5.34)年;神经病变时间3个月-6年,平均病程(3.45±1.1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2)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的患者;(3)年龄处于40-78岁之间的患者。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糖尿病并发症的患者;(2)对本次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不愿参与调研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甲钴胺胶囊(生产厂家: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24,规格:0.5mg),每天3次。每次0.5mg(1粒)。

观察组则行中药内服治疗,组方为:生黄芪30g,地龙、玄参各15g,赤芍、石斛、木瓜各12g,当归、红花、川芎、桃仁、蜈蚣、炒谷芽、川牛膝各10g,砂仁6g。使用方法:煎服,每天2次,每天1剂中药组方。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1个月的治疗。

1.3观察指标以及检测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情况,包括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患者接受15天治疗后,采用Reporter型肌电图检测仪检测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并做好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对比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中的MNCV以及SNCV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是由血糖水平升高使机体出现代谢紊乱、局部氧化应激等情况,最终导致机体发生神经病变[2]。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是导致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且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加重,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大。甲钴胺胶囊是临床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药品,然而长期服用不仅会增加耐药性,还出引发多种副作用,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近年来,临床上有出现越来越多中药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报道,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中医学里,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主要是由于消渴日久、气血两虚所致,属于本虚标实,治疗疾病的关键就是益气活血[3]。本研究方组中的生黄芪具有扶正益气的作用;蜈蚣、地龙、木瓜以及川牛膝皆是活络通经的良药;玄参和石斛能够养血滋阴、濡筋润脉;加入砂仁和炒谷芽能够保护脾胃;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活血、活络通经、健脾养胃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集聚,增强患者的抗凝功能[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内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这与徐东华等[5]人的研究报道一致,进一步证实了中药内服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法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郑仲华, 余喜红, 郭会霞.益气温阳活血方熏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1);1629-1632.

[2]郑焱, 於松达. 甲钴胺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9,26(4);404-407.

[3]李莉.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4);710-713.

[4]郭倩倩, 王志平, 方圆,等.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103-104.

[5]高璟, 徐东华, 周伟琼等.当归四逆汤加味口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血虚寒凝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4);3025-3028.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听音乐可改善自律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判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