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急性应激性胆囊穿孔3例

2020-04-09俞金娜王六红林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坏疽胆囊炎穿孔

俞金娜,王六红,林凤

1.绍兴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浙江杭州 310009;3.浙江省舟山市东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舟山 316106; *通讯作者 王六红 wlh20020905@163.com

1 病例简介

病例1:男,63岁,主诉:排尿困难,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入院时胆囊超声未见异常,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右下腹疼痛,腹部增强CT(图1A)诊断:胆囊炎?临床给予抗感染治疗未好转,患者腹部疼痛加重,行右上腹穿刺,抽出胆汁样液体。急诊剖腹探查见腹腔内中等量胆汁样液体,主要位于肝周、脾周、盆腔等处,小肠表面多处脓苔;胆囊壁明显增厚,厚约0.8 cm,部分胆囊壁较薄,胆囊体部有明显坏疽,局部穿孔。行胆囊切除术,术后进入中心监护病房监护治疗,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性休克,综合处理后病情仍然迅速加重,抢救无效死亡。术后诊断:(前列腺术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伴胆囊穿孔、弥漫性腹膜炎。

病例2:男,71岁,主诉:右膝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5 d。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疼痛,较剧,可耐受,伴发热,黄疸进行性加重,于外院住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数月前超声检查示胆囊结石,壁未见异常。腹部增强CT检查(图1B)诊断:胆囊穿孔伴局限性脓肿形成。急诊行剖腹探查+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可见约200 ml胆汁样腹水,腹腔内粘连明显,以右上腹为剧,右上腹大网膜粘连成团;胆囊充血水肿,张力大,内有黄色浑浊脓性胆汁样液体;胆囊壁增厚,黏膜多灶坏疽,于胆囊窝近肝面处胆囊破溃穿孔,内有脓性胆汁引出;胆囊内可见结石数枚。术后转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出现急性肾衰竭,病情危急,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痊愈。术后诊断:胆囊炎伴穿孔,胆囊多发结石,急性腹膜炎。

病例3:男,64岁,主诉:车祸碾压伤致左下肢开放性骨折。行左胫腓骨、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及减压引流术,术后第2天患者自觉腹胀腹痛,可自行排气,腹部增强CT(图1C)诊断:胆囊穿孔。急诊行患者肝周积液穿刺,穿出墨绿色液体。剖腹探查示上腹部大量胆汁及脓性液体,肝周可见大量脓苔,结肠下腹腔内及盆腔可见大量淡黄色渗出,右上腹器官水肿粘连;胆囊肿大,胆囊底部可见片状坏疽,胆囊体部可见点状坏疽变黑,其余胆囊壁水肿;切除胆囊,见胆囊壁部分坏死,黏膜面坏死变黑,内为胆泥及坏死组织。患者病情危重,转至外科监护治疗,病情控制、痊愈。术后诊断:急性胆囊坏疽、穿孔,急性腹膜炎。

图1 男,63岁,前列腺增生术后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伴胆囊穿孔,腹部增强CT轴位示胆囊壁水肿增厚,周边炎性渗出,局部黏膜连续性中断(箭),胆囊壁缺损(A);男,71岁,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胆囊炎伴穿孔,腹部增强CT轴位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弥漫性水肿增厚,胆囊结石,胆囊近肝缘侧壁连续性中断(箭),局部向肝缘膨隆形成局限性脓肿,累及邻近肝实质(B);男,64岁,车祸外伤骨折术后急性胆囊坏疽、穿孔,腹部增强CT轴位示胆囊体积增大,内未见异常密度灶,囊壁稍水肿增厚,局部薄弱,连续性中断(箭),肝周可见大量液体密度影与胆囊腔相通(C)

2 讨论

术后急性应激性胆囊穿孔(postoperative acute stress-induced gallbladder perforation,PSGP)指非胆道相关手术后引起的急性应激性胆囊炎症严重反应所致穿孔。急性应激性胆囊炎是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1],发病率为0.06%~0.12%,其中胆囊穿孔约占6%~20%[2]。由于患者既往有非胆道相关的手术史,相关症状不易使临床医师考虑到胆囊穿孔的可能,故常导致误诊[3]。PSGP一旦发生,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甚至死亡。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将极大地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PSGP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原因是:术后空腹、脱水引起胆汁黏稠度增加,术后胃肠道外营养使得易感因素增加,术后易合并失血性休克、低血压及临床对症用药引起胆囊动脉收缩,使胆囊供血不足。

关于术后应激性胆囊炎是否伴有结石,既往研究结果不一,但术后非结石性胆囊炎比结石性胆囊炎更容易发生坏疽、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预后更差,死亡率更高[4]。PSGP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组3例患者中,2例为非胆囊结石,1例有胆囊结石,发病前数日均行非胆囊相关的手术,术前检查胆囊壁正常,术后1~5 d出现上腹部疼痛,其中病例1无胆囊结石,PSGP后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继而引发感染性休克,最终导致死亡。

PSGP患者常在非胆道相关手术后数日内出现上腹部疼痛,或伴有寒战、发热及局限性肌紧张,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早期不易引起重视,且临床发病初期往往由于穿孔口小、胆汁漏出少而导致诊断困难。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胆囊体积增大或缩小,壁增厚、水肿,周边积液,胆囊内有无结石;CT在诊断急性胆囊穿孔部位方面更具优势,尤其是增强CT,可见胆囊壁的连续性中断,对发现周围的大网膜肠系膜混浊、胆囊穿孔引起的腹膜炎等也较敏感。本组3例患者均行增强CT扫描,其中病例2、3的局部胆囊壁薄弱,连续性中断,周边渗出明显,提示胆囊穿孔,2例患者因而得到及时诊疗;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增强CT扫描也可能因早期穿孔口小而漏诊,如病例1显示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周围渗出性改变,未引起影像医师及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而延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回顾分析其CT图像发现体部近肝缘侧局部黏膜连续性中断。

发生PSGP时首选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年老、病情危重患者,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或胆囊造瘘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5],如果合并结石,可在病情稳定后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总之,外科手术后患者如出现上腹部疼痛、感染等症状,应警惕发生PSGP的可能,需及时行影像学检查,尤其腹部增强CT检查,注意寻找胆囊黏膜或胆囊壁局部缺损等对PSGP诊断起到重要提示作用的CT征象。

猜你喜欢

坏疽胆囊炎穿孔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路艺主任医师糖尿病足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坏疽合并下肢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