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无菌科室

刘 杰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辽宁 大连 116100)

医院感染是住院治疗患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患者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仅会给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危害较大[1]。因此,各大医院都在积极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但从目前来看,医院常规管理模式虽然对医院感染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范效果,但是其医院感染控制率仍然不理想[1]。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是一种事前控制管理模式,有效地克服了当前医院常规管理所存在的不足,更注重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性管理,在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中表现出了较大的应用优势[3]。为了进一步明确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以下就对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对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前未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68例,并选取2019年1月后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模式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54例,作为研究对象。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前的268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42例,女性126例,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50.5±8.4)岁;住院时间4~15 d,平均时间(7.5±3.8)d。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后的254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32例,女性122例,患者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49.5±7.8)岁;住院时间5~17 d,平均时间(8.2±2.7)d。所选实施前后的研究对象之间的组间基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明显。

1.2 研究方法:统计实施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前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此来分析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措施如下:①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体系:整个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分三级,一级是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对各科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二级是医院感染管理科,主要负责抽查各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的落实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三级是科室感染管理医师和护士主要负责监督各科室消毒灭菌制度落实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②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护理核心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质控考核评分细则等。③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医院为依托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来提高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专业操作技能,提升其整体素质。④强调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无菌操作理念贯彻到底,使无菌操作原则得到切实的落实。且在进行侵入性操作的过程中,护士要佩戴手套,避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⑤合理应用抗生素:护理人员要遵医嘱,对患者的血样、分泌物进行及时送检,实施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并根据结果,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规范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出现。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分析选用SPSS21.0进行,计量资料利用“标准数±方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则利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0.39%),显著低于实施前(1.87%),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医院强化预防管理实施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医院强化预防管理是一种科学化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主动性的事前管理模式[4]。该管理模式的实施主要是在依据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引起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采取一系列具有防范性的体系、制度、操作等控制措施来达到积极规避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该管理模式较医院常规管理模式更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因此在避免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5]。

综上所述,医院强化预防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引起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显著降低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无菌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儿科疗区潜在的感染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