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开展于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0-04-08刘丽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负性艾滋病

刘丽娟

(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艾滋病为人体免疫缺陷型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疾病,尚无根治方法[1]。近年多有艾滋病患者报复社会事件发生,故科内多为艾滋病确诊患者行健康宣教。但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健康宣教可适度提升患者疾病认知,却并未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或有患者因焦虑及抑郁过重出现情感障碍。故本文于临床探究中尝试将心理护理方案融入健康教育中,为艾滋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疾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传染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4例艾滋病患者,依随机表法分两组。观察组(n=47)年龄29~71(55.3±26.3)岁;对照组(n=47)年龄25~72(55.9±26.9)岁。组间年龄等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艾滋病成因、传染源、传播途径、治疗方法、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随访周期、日常禁忌。宣教方式不唯一,可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选定,如可行画册、口头、微信公众号、游戏APP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

第二,心理评估。为艾滋病患者行护理前需借助SAS评分表及SDS评分评定患者心理素质。若有SAS评分及SDS评分均在50分以上者需行心理疏导+心理治疗。若有分数均低于50分的患者行简单心理疏导即可。量表评估万不可马虎,需经心理医师评定,由护理人员辅助分数统计。第二,心理疏导。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沟通交流。积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切之情。与互动方式或安抚动作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告知患者生活丰富多彩,需重拾信心。观察患者心理需要并倾听患者诉说。依患者心理变化予精神支持。坚持循循善诱及耐心疏导原则。第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分两种,即转移疗法和音乐疗法。转移疗法可转移艾滋病患者思维,消减患者持续减低的不良情绪。创设积极环境指导患者走出阴霾。如:与患者共同观看相声、小品、听笑话、读幽默小说等。音乐疗法可经轻柔音乐舒缓情绪,经激情音乐提升阳光心态等。可在适宜时段予音乐疗法消减患者不良情绪。第四,家属心理指导。为患者行心理护理后需与患者家属简单交谈。就患者病情变化及相关禁忌告知。嘱患者家属不可过多刺激患者情绪,不可言语过激。若患者有言语职责也需及时平衡心态,切不可言语冲突。

1.3 评价指标:以SAS评分及SDS评分量表评定护理效果差异。SAS为焦虑自评量表,SDS为抑郁自评量表。百分制,分数愈高病情愈重。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经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对比结果经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于患者护理后评定组间负性情绪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组间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健康宣教可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提升患者的疾病认知,消减日常不良行为[2]。但单纯健康宣教过程中常见患者过度担忧疾病,无法专心听讲,影响宣教效果。故需辅助心理护理模式,方可有效解决健康宣教不专心,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等问题[3]。本次所用心理护理模式经四项组成,即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家属心理指导。心理评估可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疏导可消减患者负性情绪。心理治疗可为严重性心理问题患者提供治疗。而家属心理指导可减少患者刺激,保证患者病情稳定。故本次探究中联合护理模式下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但需注意的是,心理护理模式应在健康宣教前使用,方可提升健康宣教效率。综上,艾滋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行健康宣教联合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疾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恐惧及抑郁状态。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负性艾滋病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世界艾滋病日》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心理治疗的常见误区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