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效果观察

2020-04-08何丽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阻塞性呼吸衰竭雾化

何丽艳

(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阻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气短、咳嗽、咳痰等,病情严重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不良后果,进而危害到老年患者生命安全,为了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帮助患者及时改善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稳定呼吸,需要配合全方位、优质的护理模式,以此引导患者顺利完成各项治疗,保证呼吸畅通,提高肺部通换气功能[1]。该课题选取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研究不同护理模式对疗效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营口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100例,纳入方法:经临床检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诊断标准者;年龄≥60岁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者;认知功能和精神正常者;呼吸系统无其他疾病者;知晓且同意实验研究者[2];排除方法:存在恶性肿瘤者;免疫系统功能不全者;语言沟通能力障碍者;急性加重期者;心肝脾肺肾功能异常者[3];由入院时间先后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最小值62岁、最大值77岁,平均年龄(68.94±3.18)岁;其中女患者21例、男患者29例;干预组:年龄范围61~79岁,年龄均值(68.59±3.24)岁;其中女性23例、男性27例。组间差异在确诊方法、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即告知患者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摄入,每天对病房进行常规消毒,保持清新空气,帮助患者拍背、翻身、调整体位,促进排痰;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主要方法:①胸廓观察:重点观察患者胸廓起伏程度,避免气管插管出现气体漏出情况,针对气管插管者,需要合理固定导管,维持气囊适宜压力,避免压力过大致使气道黏膜受损;②基础护理:采用轻柔手法帮助患者吸痰,为患者提供面罩吸氧、扩充血管、利尿、祛痰、平喘、止咳、抗感染等治疗,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证心脏功能稳定性,同时需要对患者受压部位进行按摩;③雾化护理:雾化吸入治疗前,需要帮助患者抬高床头45°,并调整至坐位或半卧位,指导患者正确深呼吸,同时将氧流量控制在3 L/min,雾化置入后,需要将氧流量调节至1~2 L/min,针对痰液阻塞呼吸道者,雾化前需要进行吸痰处理,保证呼吸道畅通,雾化吸入期间,需要轻轻拍背,促进咳痰,密切监测心率、呼吸频率等;④心理护理:由于缺乏疾病知识、难以呼吸,老年患者经常会出现恐慌、紧张、焦躁等负面情绪,故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告知雾化吸入、吸氧等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及时调整良好身心状态,并告知患者治愈成功案例,加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急诊治疗;⑤康复锻炼护理:指导患者适量进行腰腹呼吸、吹气球等运动,提高呼吸功能,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合理的运动锻炼方案,其中包括打太极拳、慢跑、步行、爬楼梯等。

1.3 观察指标: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呼吸指标,其中包括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氧分压(PaO2),以此判断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用SPSS22.0软件处理、统计研究结果,t检验计量资料,表示行(±s),P表示两组差异,当P<0.05时,两组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后,干预组患者PaCO2明显比对照组低,而SaO2、PaO2明显比对照组高,由此可知,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s)

表1 两组护理对临床疗效的影响(±s)

3 讨论

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作为老年人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的特点,发作时患者通常伴随着呼吸困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气短、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病情严重者极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不良后果,而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力差,出现呼吸衰竭后需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否则容易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但由于缺乏疾病知识、病情反复,老年患者经常会表现出悲观情绪,对临床治疗失去信心,甚至出现不配合临床治疗行为,进而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4],故需要为老年患者选择一种全方位、系统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模式,以此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给予胸廓观察、基础护理、雾化护理、心理护理、康复锻炼护理等,从而帮助患者消除恐慌、不安等负面情绪,稳定呼吸,及时改善呼吸困难、气短、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同时护理人员可配合急诊医师完成面罩吸氧、扩充血管、利尿、祛痰、平喘、止咳、抗感染、雾化吸入等各项治疗操作,避免治疗不当引发医疗事件,可引导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操作,完成预后康复训练,提高呼吸功能,能全面满足患者身心需求[5]。由实验结果得知,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PaCO2明显比对照组低,而SaO2、PaO2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从中可见,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干预组护理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还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呼吸功能,有助于稳定呼吸频率,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阻塞性呼吸衰竭雾化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