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的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例数心肌梗死流程

徐 颖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在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就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病情发展迅速,且比较急,需要对其进行抢救措施,否则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而在抢救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流程十分重要,其有关于患者抢救成功后预后情况。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主要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该技术需要对医院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对治疗进行有利条件的提供。本研究在抢救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用优化护理流程取得显著效果,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该时期中选取在我院展开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80例,根据不同抢救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展开两组一般资料分析: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43~75岁,年龄中值为(48.9±1.6)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5~78岁,年龄中值为(49.5±1.8)岁;两组基本资料实施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对照组在进行抢救时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则采取优化护理流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 优化入院前抢救流程。医院得到急救电话后应当迅速采取处理措施,五分钟内进行急救车的安排,现场需要相应的医护人员到达,进行合理安排,中途确保和患者家属有时刻联系,指导患者家属进行可以做的抢救前准备,比如调整好患者的体位尽可能为卧位、注意患者体温做好保暖、对患者进行安抚。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对患者展开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的监测措施,提前上报医师,并进行基本护理措施如打开静脉通道等。

1.2.2 优化接诊过程。以前对患者进行接诊的顺序都为先挂号后接诊,会延误抢救时间,因此应当设置绿色通道,紧急情况下先由相应的护理人员接诊,听到救护车声立即做好准备,救护车到达后立即转移患者到推车上转入抢救室,实施抢救的过程中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办理挂号等手续的协助。在接诊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疼痛位置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心电图检查,方便医师直接进行病情评估[2-3]。

1.2.3 优化PCI术前准备工作。对患者实施的下肢静脉通道留置针需要提前进行,对其展开碘过敏试验,让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帮助患者进行手术专用衣的更换,进行备皮、消毒等手术准备措施,并与家属提前做好手术沟通工作。

1.2.4 优化送至导管室的过程。首先,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转运会存在的风险展开评估,抢救所需要的设备要准备好,将患者交接到导管室时需要陪同医师,做好患者病情详细交接工作。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AMI复发情况以及再次PCI患者例数,并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组护理满意程度展开调查,满意情况包括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各组数据都应用SPSS19.0展开处理,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卡方测定,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AMI复发情况以及再行PCI情况:研究组患者AMI复发例数和再进行PCI的例数比对照组的要高,采取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别,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MI复发和再行PCI的例数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研究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要比对照组的高,实施统计学分析,具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一类常见疾病,需要对其采取抢救措施,在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护理流程十分重要。对抢救护理流程进行优化可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证患者可以到达医院,有效开展术前准备措施,缩短抢救前准备时间,并可以尽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救措施,提高其救治率。早在蔡大华等[4]研究中已经明确表示,在有效护理干预的作用下,可有效提升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综合诊治效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促使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本研究对我院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可以有利于患者预后,有效减少AMI复发以及再进行PCI的患者数量,患者家属对于该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极高,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例数心肌梗死流程
1型、2型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