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探究

2020-04-08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麻杏石体征探析

那 彬

(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中医儿科,辽宁 锦州 121000)

小儿肺炎为呼吸系统多发性疾病,其中以支气管肺炎发生率较高,冬春季节为该病的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痰、咳嗽、气促、发热等,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抗病毒药物以及抗菌药物为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在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抽取97例,病情经X线胸片等检查确诊,排除对抗菌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儿、先天性疾病患儿、凝血功能障碍患儿、恶性心律失常患儿。将患儿分为对比组(n=48)和探析组(n=49),对比组女性20例,男性28例,5个月~6周岁,平均(3.6±1.0)岁,探析组女性22例,男性27例,4个月~6周岁,平均(3.4±1.1)岁。比较对比组和探析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比组患儿接受常规止咳、退热、化痰等基础性治疗,同时应用阿奇霉素口服治疗,首次服用剂量为10 mg/kg,然后调整服用剂量为5 mg/kg,持续用药3 d后暂停用药4 d,每个疗程为7 d,持续用药3个疗程[2]。探析组患者在对比组患儿用药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组方如下:炙甘草12 g、杏仁12 g、甘草5 g、地龙4 g、川贝母4 g、生地6 g、麻黄12 g、知母6 g、石膏12 g,高热患儿加用鱼腥草6 g、金银花6 g、黄芩6 g,咳嗽剧烈以及痰多患儿加用半夏6 g。每日煎服1剂,每日服用3次,每个疗程为7 d,持续用药3个疗程[3]。

1.3 观察项目:比较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本研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18.0,通过(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χ2或者t检验进行比较,±s表示计量资料,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2.1 比较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探析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哮鸣音、咳嗽以及发热等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2组各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s)

表1 比较2组患儿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s)

2.2 比较2组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探析组2例患儿腹泻、1例患儿食欲不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2%,对比组1例患儿腹泻、1例患儿食欲不振、1例患儿肝功能受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比较分析2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婴幼儿由于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患有小儿肺炎的风险较高,引发因素主要包括过敏反应以及病原菌感染等,典型临床症状包括肺部啰音、气促、咳嗽等,临床上通常采用综合疗法。抗病毒、抗菌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具有较强的不良反应,容易影响治疗效果[4]。麻杏石甘汤方中杏仁具有通便润肠、平喘止咳的药效,麻黄具有宣泄肺热以及开泄腠理的药效,地龙能够使患儿喘咳、肺热等临床表现得到减轻,川贝母在止咳化痰、润肺清热方面效果显著,生石膏具有理想的止咳清肺效果。诸药联用能够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可取得理想的消炎、镇痉以及解热效果,不但能够使抗病毒抗菌功效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使患儿受损肺部功能获得修复,可显著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5]。此次研究中,探析组患儿肺部湿啰音、哮鸣音、咳嗽以及发热等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比组,住院时间短于对比组,2组各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2%,对比组为6.25%,比较分析2组患儿不良反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患儿应用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猜你喜欢

麻杏石体征探析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抗疫良方麻杏石甘汤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传统养生和现代健身相结合的思考探析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月山八极拳传承探析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