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成药处方分析与合理性应用的探讨

2020-04-08代丹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代丹丹

(辽宁省辽阳市中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中成药在我国使用十分广泛,中西结合理念在我国也深入人心,无论中、西医,在我国均有相当一部分曾开具中成药处方,部分西医实际上并未经过中医专业的培训,甚至一部分中医对中药本身了解,但在中成药方面认识仍然不足[1]。并且市面上存在的中成药种类繁多,部分中成药适应证模糊,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未阐明,因此给中成药处方开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合理、规范的开具中成药处方是院方以及患者的共同希望,可减少医疗资源浪费以及规避不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对36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合理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成药处方共3600张,每个月约随机抽取中成药处方300张,每天约随机抽取中成药处方10张,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整理。

1.2 方法:每天随机抽取中成药处方10张,每个月约随机抽取中成药处方300张,本次共抽取3600张中成药处方,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具体药品的说明说作为本次点评标准,并结合医院内中成药处方的点评细则及标准进行点评。处方书写的字迹模糊、不规范、无特殊规定药品用量、适应证不适宜、缺少临床诊断、诊断不完整、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适宜、配伍禁忌等多方面的考虑,对36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总结出3大类不合理情况,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处方、超常处方。

1.3 观察指标:统计整理本次纳入的3600张中成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的情况,并对不合理处进行点评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600张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处方共计531张,占14.75%,包括不规范处方383张,用药不适处方132张,超常处方16张,合理处方3069张,占85.25%,中成药处方合理率高于不合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本组3600张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情况分布 [n(%)]

3 讨论

3.1 处方不规范:医院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情况最为严重,在本研究结果中显示,本研究不规范处方包括383张,占10.64%,在所有不合理情况中占比最高[2-3]。而造成处方不规范的因素很多,首先,临床诊断的规范性与完整性显得十分重要,我国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发布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规定,医师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需要写明病名和证型,辨证结果等中医诊断,以确保用药适宜。但随着中成药在我国的应用日渐广泛,且监管力度下降,几乎所有医师均可开具中成药处方,而有相当一部分西医并未系统学习过中医药理论知识,虽然中西结合治疗是国内治疗疾病的有效方式,属于综合性治疗的一种,但要做到中西结合、辨证论治、准确用药仍然具有一定困难,而这部分对中医缺乏了解的医师容易在中医诊断方面出现纰漏,导致大量处方缺少中医病、证的诊断。同时,对于中成药处方,在书写方面仍然有具体要求,包括电子处方,虽然目前处方缺项情况已经大幅减少,但仍然未完全杜绝,因此医师在开具中成药处方时,仍然可能有不规范情况出现,如最常见的涉及药物用量时,医师时常对急诊患者开具超过3 d用量的药物而未注明理由,且处方修改后,遗漏签字等情况,因此需要特别注意[4]。

3.2 用药不适宜:处方用药不适宜情况也较为严重,本研究中有132张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本身中医理论传承较久,理论繁杂,结合现代医学后,在诊疗技术方面也获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并未完全完成诊疗规范化,并且中医也强调辩证论治、同病异治等理论,一症一方、一人一方等说法并不夸张,因此在不够严谨的中医诊疗大环境下,出现用药不适宜则颇为正常。其次中成药也有特定的给药途径以及不同的药品剂型,在这方面也容易导致用药不适宜发生。但上述因素并非用药不适宜的主要因素,从笔者分析来看,联合用药是导致中成药处方用药不适宜的最大因素,联合用药虽然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但药物的相互作用也会带来额外的风险,并且一些药物也可能药性重复[5-6]。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中医传统关于药性方面的理论约束,而不宜盲目联合用药,如黄氏响声丸也不能与下列温补性的中成药联用,包括复方玄驹胶囊、胚宝胶囊等,而藿香正气软胶囊、双黄连口服液、保济丸、牛黄上清胶囊、清开灵颗粒等不能与滋补性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联用。同时,三拗片与银黄清肺胶囊均可治疗外感风寒咳嗽,但二者药性相反,不宜联合应用。而部分含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更需谨慎联合用药,一些中成药中包含如马钱子等有毒成分,如果两种含同种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合用,可能导致毒素积蓄,引起不良反应,一些含汞的中成药也需要特别注意服用量[7]。

3.3 超常处方:超常处方一般包括用药无适应证以及处方中包含两种及以上药理相同的药物,无适应证用药在本研究处方中有发现,可能由于医师在询问患者或书写处方时出现纰漏,未将患者部分病症录入处方所致,常见于各类处方中出现治疗外感风寒药物,但记录病症中未出现风寒感冒[8]。而重复用药并不常见,时常由于医师对某两种中成药组方不够了解所致,这种情况轻则造成医疗资源浪费,重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在本研究中,超常处方整体出现率低下,说明绝大多数医师在对待病症自身以及中成药物构成方面仍然有较为专业的判断。

综上所述,中成药处方不合理会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不良反应发生以及医疗资源浪费,而分析后,应多从改善自身体系以及医疗水平方面入手,改善中成药处方不合理情况。具体可普及信息化技术,电子处方可规避许多书写不规范、漏项方面的问题,同时加强从业医师对中成药合理用药的认识,组织培训以及学术会议,使诊疗更为专业[9-10]。

猜你喜欢

中成药不合理处方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人间处方
差评不合理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处方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你是否有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