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08李志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胆囊炎开腹胆囊

李志龙

(本溪市铁路医院,辽宁 本溪 117000)

诱因为胆囊管发生阻塞或者致病菌侵袭的胆囊炎症称为急性胆囊炎[1]。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右上腹痛,疼痛的性质大多为绞痛,并且常常伴有明显的触痛、压痛,患者腹肌强直,Murphy征表现为阳性[2]。患者常伴有发热、恶心以及呕吐。急性胆囊炎患者同时合并患有胆囊结石的不在少数,占比约为90%,称为结石性胆囊炎;未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占比约为5%,称为非结石胆囊炎。急性胆囊炎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由于病情较急且病情发展变化速度较快,常常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重大的威胁。对于急性胆囊炎,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进行胆囊切除术,这种方式不仅创口大且愈合速度较为缓慢,老年患者多不能耐受[3]。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通过选取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样本,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供临床研究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样本,随机将100位样本人群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人数各50例。患者或家属均自愿对知情同意书进行签署,此次实验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纳入标准:(1)入选本次研究的患者无其他外科或内科疾病。(2)患者经各种诊断确诊患有急性胆囊炎。(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约80%患者白细胞计数增高,平均在(10~15)×109/L;B型超声主要声像图特征为:①胆囊的长径和宽径可正常或稍大,由于张力增高常呈椭圆形;②胆囊壁增厚,轮廓模糊;有时多数呈双环状,其厚度大于3 mm;③胆囊内容物透声性降低,出现雾状散在的回声光点;④胆囊下缘的增强效应减弱或消失。排除标准:①患者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基本认知能力严重受损。②患者有严重的药物过敏史。对照组中男∶女=28∶22;年龄:(67.25±1.45)岁;病程:(1.25±0.69)d。观察组:男∶女=29:21;年龄(68.34±1.68)岁;病程(1.19±0.56)d。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做好术前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谈话。做好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常规进行禁食禁饮。安全合理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协助患者摆放适宜手术的体位,一般辅助患者摆放头低脚高位,并向左侧倾斜约15度。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后,于患者腹部正中处做一直径约为10 cm左右的切口,进入腹腔之后,进行胆囊切除术,分离非手术组织,结扎血管,做好周围淋巴清扫,复原各项组织的正常生理解剖位置后,吻合切口,并给予药物敷料敷贴。术毕,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手术。做好术前评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谈话。做好术前肠道准备,术前常规进行禁食禁饮。安全合理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协助患者摆放适宜手术的体位,一般辅助患者摆放头低脚高位,并向左侧倾斜约15°。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后,采用四孔法建立气腹,于患者脐下做长度约为一厘米的切口,将三十度腹腔镜置入患者的腹腔之内,对患者腹腔进行探查。操作中注意动作尽量轻柔,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创面出血,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对胆囊三角区位置进行解剖,解剖过程中首先打开胆囊三角区右侧,之后再转向胆囊颈,将胆囊前后三角进行暴露之后切断胆囊动脉聚合物,将胆囊管靠近胆囊总管约0.5 cm位置进行聚合物夹闭,最后切断胆囊管。将患者胆囊进行切除之后,及时对术区进行止血并进行冲洗术野,确保没有出血和胆漏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给与药物敷料进行敷贴。术毕,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对比。治疗疗效分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无任何疼痛的表现,Murphy征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患者疼痛状况较发病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或者患者临床症状不仅未得到改善反而有加重的趋势。治疗有效率的计算方法为;治愈例数与有效例数的总和占全部试验例数的百分比。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深静脉血栓等。

1.4 统计学:文中计数(χ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结果

见表1。对照组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86.00%,观察组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8.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表2 两组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常常会引发其他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积脓和积水,胆囊炎伴胆囊管持续阻塞时,此时临床症状加重,患者表现高热,剧烈右上腹痛,极易发生穿孔,需急诊手术;胆囊穿孔,胆囊在坏疽的基础上并发穿孔,穿孔局部经常被网膜包绕,不被包绕者死亡率可高达30%;胆瘘,胆囊炎症可造成局部穿孔,形成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结肠瘘、胆囊胃瘘、空肠瘘、胆囊胆管瘘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将腹腔镜运用到胆囊切除术中的技术日臻成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具有更多优势。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由此可见,运用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与运用传统方式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相比,不仅具有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的优势,且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

猜你喜欢

胆囊炎开腹胆囊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前切除术的近期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