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华集团“扫”出来的电容器冠军

2020-04-07辛国奇

中外管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安安电容器管理

辛国奇

铝电解电容器,有些人听起来或许是一个比较生僻的名词,但它却会出现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电视、空调、电脑、手机充电器、5G 通讯……

位于湖南益阳的艾华集团,主营铝电解电容器生产与销售,短短的几十年里,从“跟跑”到“领跑”,艾华集团已成为铝电容器领域的绝对霸主,占有照明、电源、充电器等市场的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第一、全球前四的铝电容器制造商。

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供应链中断,导致许多中小电容器厂家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局面。《中外管理》发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得主艾华集团却能应对自如,他们以世界少有的“腐蚀箔+化成箔+电解液+铝电解电容器”完整产业链,实现了疫情期间的稳定供给。

“我们基本没有银行借贷,公司手持现金充足。这一切让我们在面临疫情冲击时有底气、有信心能走得更稳、更远。”艾华集团董事长艾立华说。

动荡飘摇中泰然自若,艾华集团2020年的业绩依然迎来了逆势大涨。这一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也出现过,当年,在行业整体下滑30%的情况下,艾华集团却保持了25%的增长。

从3700元起步的手工作坊到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上市公司,从几度陷入绝境到逆势突围成为世界级霸主,艾华集团究竟做对了什么?为何他们总能找到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第二生产力,继而始终保持加速度增长?为何他们不赚胜可知而不可为的快钱?而是有木石心,具云水趣般痴心于实业?为何他们虽是上市公司,却一直不增发不并购、不搞市值管理?

突围:“农村包围城市”的营销策略

1958年出生的艾立华,1975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湖南益阳电容器厂,凭借一股钻进和超强的领悟能力,成为一个技术好手,不久就当上了车间主任。

随后,同乡、现任艾华集团副董事长王安安也进了电容器厂。1984年,“厂花”嫁给了车间主任。

1985年,艾立华独立完成的一项创新成果因获得市场丰厚的回报,政府发放了1万元奖金,但工厂只奖励了艾立华一个几块钱的饭盒。

而艾立华为了钻研技术,曾经花自己一个月的工资购买实验材料,他有些心灰意冷,想到了自主创业,妻子王安安十分支持他。此时是1985年,比第一批创业的“84派”只晚一年,当时出来创业,多被遭遇冷眼,并且只能是“个体户”。

要干当然继续干老本行。1970年代,原益阳县主管部门创办了当地第一家电容器生产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既远离市场又远离原料的赫山区竟然发展成为“中国电容器之乡”,而艾立华显然是其中起步最早的一位。

艾立华和妻子找了两名合伙人,东拼西凑了3700元,租赁了两间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废弃小平房,又从长沙购置了两套破烂不堪的旧手工设备,同时雇佣了4名工人,艾华公司就这样起步了。那时,艾立华和王安安既是老板也是工人,纯手工制作电容器,不分白天黑夜吃住在车间。还好,付出终见回报,艾立华对自己的“第一桶金”印象深刻:卖了9800元钱,赚了7000元的利润,第一笔订单就收回了投资。

卖了产品买材料,买了材料做产品,就这么日积月累、周而复始,三年时间里,艾立华和王安安将“小作坊”的营业额从27万做到了270万。回想这段经历,艾立华对《中外管理》感慨:“创业这么多年,我没有一年是亏损的。坚持做好自己的主业太重要了,我就专注于做好电容器这一件事,产品最便宜时只卖2分钱,从默默无闻的小工厂成为行业的龙头企业,营业收入比创业时增长1万多倍,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守、绝不中断的创新。”

1990年,手工作坊终于变成了工厂,“资江电子组件厂”的牌子被挂了出来,专门为电视机、收音机等厂家提供电容器。

艾华集团园区的设计,包涵着艾立华强烈的价值哲学色彩

但發展势头好了,人心也就不齐了。另两位股东想及时分钱,而艾立华和王安安却想着继续把公司做大。1992年,正是工厂形势喜人的时候,由于理念不合,另两位股东要求退股、分家。其中一位股东负责销售,还带走了所有的客户,公司一时陷入了困境。

留给艾立华和王安安的是一个极为被动的烂摊子:现金流断裂,销售渠道全失,130多名等着发工资的员工和一些旧设备。

别无选择下,艾立华夫妇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夫妻俩明确分工:艾立华负责生产和技术,从未出过远门的王安安扛起了销售的重任——这一决定,维持了将近30年。目前,王安安还负责着艾华集团的营销工作。

小企业也要有策略。艾立华始终觉得,办工厂,就是打江山。而毛泽东打江山的两条策略最伟大:一个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另一个就是农村包围城市。

而对企业来说,质量就是枪杆子。质量好,走到哪里都不怕。对于名气还不大的企业来说,就得使用“农村包围城市”——从多个小客户开始,逐步向高水平的大客户进军的销售打法。

“因为在附近大家都知道你是个体户,即便质量好可能对方还不太相信。但走远了,客户在并不熟悉你的情况下,就只用质量说话了。”王安安告诉《中外管理》。

在艾立华的两条策略下,公司熬过了“苦闷期”,营销局面有了起色。

一直吃“技术饭”的艾立华,也不断发现了新的商机。有一次,公司的电话机坏了,喜欢捣鼓的艾立华把电话机拆开一看,心中一喜后大叫一声:哇!里面有17个钽(tan)电容!

艾立华用“你砍我来”的悖论,保住了四川长虹这一大客户,而在绵阳磨难建厂,最后也变成极大的收获

当时,铝电容还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但成本是钽电容的一半。如果用铝电容替代钽电容,电容器的使用数量也会减少,所以就能直接提升终端产品的性价比。

艾立华立即让王安安联系电话机的生产厂家,但王安安并不着急,她觉得口说无凭,得有人做个检测报告才有说服力——凭着这一当时朴素的认证意识,王安安只身来到了北京,找到电话机检测中心去做实验。

王安安绘声绘色地说起当时的场景:“当时纯粹是陌生拜访,人家也不让我进,说我们是检测电话机的,你拿电容器给我们干嘛?我就坚持说公司搞了一个新产品,可以取代电话机上面的钽电容,不信你们可以做实验。”

检测中心的人,将信将疑地接下王安安送来的电容器。最后经过性能测试、对比,对方回复王安安说:恭喜你!你们的产品完全可以替代钽电容。

王安安立即追着说:“你们得给我出个报告。”就这样,电话机检测中心将这一技术申报了成果,并且相关人员还拿了奖,而王安安获得了背书性极高的报告。

“接下来联系电话机厂商,成本降低,效果一样,当然一打一个准。那时一台电话机的利润也就不到十块钱,而用我们的铝电容,一下就可以节省五块钱。你说能不好卖吗?”王安安说。

艾华公司凭借以铝电容替代钽电容的技术,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一下子翻了身。

破局:“你砍我来”的悖论

随着公司体量逐渐增大,艾立华逐步从“农村”走向“城市”,他觉得只有与大企业同行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于是,艾立华夫妇将营销目标,锁定在当时的中国第一品牌:四川长虹——彼时的长虹,就像今天的华为,在产业界拥有如日中天的地位。当王安安费尽周折,见到长虹的营销部经理时,对方拿出一支当时只有日本企业才能生产出来的铝电解电容器,对她说,“能生产出这个,达到日本产品的水准,就和你簽订单。”

供图 艾华

这是一个市场容量较小的电容器产品,艾立华觉得这是一个获得大客户的突破口,必须拿下!在艾立华的牵头下,经过反复研制,艾华公司终于交出了自己的“作品”。

当王安安把产品送到长虹公司做试验时才发现,实际上有六七家公司都在“竞标”。试验之后,长虹给各相关公司发布了试验结果,并附上了一段话:这个产品我们一直依赖于日本企业,此次试验只有一个合格单位:艾华公司。

如此,艾华将产品打入了长虹,一年超过1000万元的合同随之签下。

“现在看起来,这个产品就是‘小儿科了,但当时情况下,是很难的事情。我们那次做的最好,所以就抓住了机会。”艾立华回忆说。

不料,和长虹合作仅一年多后,危机又来了。

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四川长虹准备大幅精简供应商,要对9个电容器供应商进行缩减,砍掉5个,抓大放小。

当时,艾华公司在这9家供应商里面,是规模最小的,还是唯一的民营企业。

如果不采取行动,第一个砍掉的肯定就是艾华。好不容易才谈下来的客户,才一年就要泡汤,艾立华当然不情愿。而且一旦失去这个大客户,企业可能又将陷入绝境。

艾立华和王安安一起商量,他反问王安安:你知道悖论吗?悖论就是反过来做,我们要依托名牌办品牌,他们要砍掉我们,我们就要背水一战,去四川绵阳就地办厂,就地服务!

艾立华倾其所有,带着有限的资金来到绵阳,当地政府听说有投资来了极为欢迎。艾立华也加快速度,一天时间就完成了选址征地和工商税务手续,“四川绵阳资江电子元件有限公司”很快就有了雏形。

四川长虹听说艾华竟然“上门办厂”,被艾立华的诚意所打动,还是把艾华的供应商资格保留了下来。

“他要砍,我要来。艾华身为最小的企业没有被砍掉,现在其他8家企业有的已经倒闭,有的全部加起来,还没有艾华的实力和名气大。我们就稳稳当当地站住了脚跟,目前长虹80%的电容器都是出自艾华。”艾立华感慨说,这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如果不走出益阳,可能就像井底之蛙,跳到井外,才知道外面的天地有多大。

但开工之后,艾立华还是有些彷徨:一个规模尚小的工厂,长虹怎么会轻易用你的产品?这么大的名牌,怎么会把产品质量押在你身上呢?

在艾华集团一尘不染的车间,地面就像“镜面”

果不其然,合作又陷入了僵局。“长虹换了一个机型,就不用我们的产品,我们去调整。结果再换一个机型,又不用了。”艾立华陷进了深深的苦恼中。

彼时,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着整个产业链。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四川资江公司”亏损严重,甚至连湖南益阳的“大本营”,也都净亏了1400多万元,公司甚至有倒闭的风险。

艾立华的女儿、艾华集团CEO艾亮经常听父母说起这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当年是负资产1400万,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但艾董事长为了保障员工的收入,并没有下达车间停工的指令,因为一旦停工,对他们收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因此,有员工当时发现,公司在不停地下订单,不停地生产,但好像却卖不出货。

艾立华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情绪一度极其低落。生死存亡之下,王安安只好用最快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客户。“一天当两天用,最多的一天跑了5座城市,谈了5家客户。”王安安说,幸运的是,公司最后还是“缓过来了这口气”,当年营收恢复到2000万元以上,最后奇迹般地没有出现亏损。

给《中外管理》讲述完这段“非常时刻”后,艾立华喝了口水润润嗓子,感慨说道:“在四川绵阳建厂给了我四年的磨难,但所有的‘坎我都迈过去了,最后也变成特别大的一个收获。从那之后,我也搞明白了:企业之间合作一定要对等,文化要对等,规模要对等,否则就会很痛苦。那个时候我们还是个小孩,长虹是个大人,为什么小孩非要只和大人一块玩呢?”

当时长虹一年的电容器需求大概是两个亿,而中国电容器市场有200亿。为什么只抓着这1%不放,剩下的99%却放弃?想清这个道理后,艾华公司就多找了一些“小朋友”来玩,这样“童年”就过得舒服了,越做越好,慢慢成长起来。反过头来,再做长虹的订单也就越来越轻松。

后面的发展,顺风顺水,尤其是艾华集团在2015年成功上市后,公司更迈进了发展的快车道。

艾华集团车间里的“废品分类收集柜”艾立华认为,废品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扫除道+”: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走进艾华集团总部,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有序。如果不进入楼内的车间,根本觉察不到这是一家生产制造型企业。听不到机器轰鸣声,花园绿化的就像公园,道路干净无尘,连墙外空调机箱的外壳看起来都一尘不染。简洁现代的员工餐厅里桌椅摆放得整齐划一,白色的椅子上没有任何油点,地面看不出有污渍,加上餐厅前一片“枯山水”式的园林景致,宛若置身于一家高档星级餐厅……

这一切,都让人不禁纳闷:这真的是一家工厂吗?

在艾华集团,帮你安装鞋套的机器无处不在,甚至连上厕所都需要换上专用的拖鞋。艾华员工进入车间,都要換上布鞋套,整个车间清爽整洁,一尘不染。车间的地面斜着头望过去,没有任何脚印。《中外管理》注意到,在车间,不少员工随身携带抹布,工作间隙会随手把机台擦得干干净净,以至于机器的每个螺丝钉都是干净的,地板也随时拖得像一个“镜面”。

“我们工厂是一尘不染的,所有地方都干干净净,全部要求达到五星级标准。我觉得财神爷是不会到邋遢的地方去的,一定会到干净的地方去。有一位客户,来艾华集团参观,看到整洁无比的车间后叹了一口气说:同样的价钱,不买艾华的产品吃亏了。”艾立华在对外介绍独有的“扫除道”时,经常这么说。

而从艾立华了解扫除道,到践行扫除道,继而结合企业实际摸索出自己独创的“扫除道与企业管理”,前后不到半年时间。

2018年底,华为公司副总宗润哲来到艾华集团参观,他发现艾华的工厂很干净,于是就给艾立华推荐了一本由“日本清扫学习会”创办人键山秀三郎所写的《扫除道》,这是一本探讨“清扫哲学”的书籍,其基本精神就是“凡事彻底”、“感恩惜福”。

作者键山秀三郎秉承匠人精神,创立一套完备的扫除流程与模式,致力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在键山秀三郎的发起下,日本成立了130多个扫除活动基地,几乎每天都有扫除活动举行,他坚持了60年扫除,唤起了风靡日本的“厕所革命”,改变了整个日本社会。键山秀三郎曾说过:“邪恶滋生于肮脏之所”,打扫很干净的地方自然散发一种正气。

拿到《扫除道》一书之后,艾立华就很激动,以至于连续几个晚上睡不着觉。“键山秀三郎打扫了60年,我打扫了45年,但这45年里我没有总结成方法,只是今天说一说,明天做一做,没想到还有一本书专门来讲述‘扫除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事情。”

事实上,在看这本书之前,艾立华就十分在意车间的整洁度。因为电容器作为一种大规模、批量化、定制性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对生产环境清洁度的要求很高。被带入车间的杂质会造成元器件良品率大幅度下降,给下游客户和公司股东带来损失。

艾立华父女(左为艾亮)在2019年“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如何成就“创二代”?》论坛中,分享了他们的接班故事、相处情感和传承信念

“排我们前面的全是日本公司,为了赶上他们,艾华一定要做得更好,否则客户一来看,生产环境比不上日本企业,怎么放心把订单交给你做?”艾立华说。

同时,艾立华认为“企业是从家庭开始的”,所以要求家里也要达到“5S标准”,以至于因此帮助留学澳大利亚的女儿艾亮当年成功租到了房子。

“大女儿艾亮当时和我视频聊天,我就说车间要搞5S,家庭也要达到5S,你房间的卫生间、卧室、走廊等,都得用5S的标准来进行‘管理。”艾立华回忆说。

在国外,租房子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房子,部分洋房东甚至对中国留学生有了些许偏见,所以有一些不注重整洁的留学生迟迟没有租到房子。

“那一年我换了一个地方住,找了一周也没有人愿意租给我,艾董事长就让我把之前租房居住的照片拿给房东看,他们看了之后立即就跟我签合同了。”艾亮告诉《中外管理》。

不仅如此要求子女,艾立华更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在出差时,他会把宾馆恢复成“好像没住过人一样”。“被子叠整齐,口杯放回原位,如果连续住几天,我会专门写张纸条:今天不退房,牙膏还可以用,请不要更换。”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便可以理解为何艾立华接触到日本人所写的《扫除道》后,会如此激动不已。

艾立华准备践行扫除道,并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独有模式。就像产品也要做试验一样,他起初并没有“声张”,而是“偷偷摸摸”地在艾华集团的五厂进行试点。艾立华与五厂时任负责人赵新国——也是艾华扫除道培养出的第一位“道长”,亲自去打扫车间、厕所,并且擦拭机器。试点几个月后发现,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和车间的环境都有了提升。

在车间和家庭亲身践行数月后,艾立华有了新的感悟,他觉得扫除道可以有五大“功效”:成为细心的人、成为谦虚的人、培养感动之心、萌生感恩之心、磨砺心性。

但扫除道只是工具,并不能完全照搬日本的扫除道。如果扫除道再加上企业管理,那么无疑对员工的敬业度和家庭和谐都会有极大促进。

艾立华下决心在全公司推广扫除道,他通过自身体悟确立了《扫除道与企业管理》十二条:1、营造和谐的入与人的关系;2、提升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3、打造积极向上的氛围;4、理顺工作条理,提高工作效率;5、减少人员,提高在职员工的工资;6、创造和改善优质的工作环境;7、减少费用,节约成本;8、改变工作态度;9、減少工作场地使用面积;10、锻炼身体延长寿命;11、提升家庭幸福指数;12、扫除道是一项一辈子可做的快乐工作。

乍一看,这和稻盛和夫的经营12条有相通之处。

一开始,有员工心存疑惑,从小就在学校搞大扫除,到了公司还要搞,做这事到底有多大意义呢?还有人说,艾立华不务正业,不去搞大战略,打扫什么卫生?

但看着老板带头去打扫厕所,不少员工也就没有了抵触心理,自愿跟随去做。

“扫除道有一个核心点,它要求的是自上而下,老板首先要以身作则俯下身去打扫。”艾立华说,自上而下的“扫除道”行动,从内到外洗涤员工思想,让员工切实感受井然有序干净整洁的魅力,追求极致工作状态,最终提高公司产能。

“艾华扫除道”的精髓在于,从家庭开始打扫,再到企业生产设备和车间、食堂、员工宿舍等。艾立华觉得,从家庭的改变到环境的改变,再到幸福指数的改变,这一道理对企业管理也适用。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减少浪费、提高效率。而这和扫除道的目的——丢弃、整理、去污是完全相通的。

而艾立华一直认为,扫除道不能成为墙上的标语和嘴中的口号。“知道没有力量,做到才有力量;做到没有力量,坚持做到才有力量;学习扫除没有力量,亲身体验才有力量!同时,扫除是在扫心,心不扫,也是白扫。扫除道,其实是扫心之道。扫除,实为明心。”

按照艾立华的“分配”,扫除道应该3 0 %在家里,10%在工厂,60%在企业管理,所以打扫卫生其实是最其次的,更主要的是用在企业管理的“打扫”上。

《中外管理》看到,艾华集团的扫除道责任清单上,详细标注了需打扫物品的区域、数量、打扫频率、主要使用工具、责任人等,而打扫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上班前及中午休息时间,时长大多为十多分钟。

“我们提倡的是十分钟扫除道,从思想到行动,扫除一切不必要、清除一切不良品。把家庭工作环境变为优越,把产品品质带向卓越。”艾立华说,“每天打扫十分钟就足够了,不用抽出专门的时间,否则有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员工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容易坚持下去。”

艾亮觉得,扫除道极具磨砺心志的“功效”:“厕所那么脏的地方,你都可以俯下身去清扫。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够俯下身去做的?还有什么做不好,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艾董事长就是希望大家去做最难的事情、最辛苦的事情、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最有挑战的事情。”

因此,不再有做不了的事,不再有开不了的口。“有的员工之前觉得公司领导高高在上的,结果发现公司领导也要同大家一起去打扫厕所,这样就没有什么心理距离了。有些话以前不敢讲的,现在都敢说,有些不敢提的,现在随便提。更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了。”艾亮告诉《中外管理》。

在《中外管理》发起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原会长、中国驻德首任大使卢秋田(左)为艾立华颁奖

艾立华还独创了扫除道“分享会”的模式,并成立了艾华扫除道志愿者团队。

而加入这一团队,有着严格的审核流程,在艾华,能加入这个志愿者团队已成为一种至高荣誉,艾立华会亲自给每一位志愿者“授徽”。

“如果你的衣服上带着志愿者标志,可以说你的人品和能力都是被尊敬的。”艾亮说。

而扫除道志愿者的至高荣誉,便是被艾立华请进装修典雅的公司餐厅包间,享受美食,艾立华会亲自做厨师,感谢每一位扫除道志愿者。“估计在全国的上市公司里面,上市公司老总请‘打扫卫生的吃饭的可能只有我一个人。”艾立华笑着说。

艾华的扫除道分享会每月都会召开。而开分享会的初衷,就是不断给扫除道成员们“加油”“充电”,同时产生互动,激发热情,更重要的则是让普通员工在大雅之堂展现自己,体现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艾华集团的高管,几乎每个人都去打扫过公司的厕所。而最后大家发现,厕所不用去安排专人打扫了,因为始终处于“被打扫”的状态。

艾华集团有近4000名员工,原来每个车间就配有四五位保洁员,而现在全集团只有4位保洁员。在艾华园区的3栋厂房里,只配备了一个卫生员——这在外界,肯定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目前,艾华集团的扫除道文化早已不局限于集团内部,更伸向了周边城镇。“我现在捐了50多万元在附近的村里推广扫除道。”在艾立华的设想中,扫除道可以“+”很多东西,加号后面可以是企业、学校、机关、农村等。所以艾华的扫除道分享会,会邀请很多来自学校或农村的“旁听”人士,以不断影响他们,有一次,艾立华就请了130多个村干部来旁听。

在一次分享会后,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竟然写出来了自己学习扫除道的12条方法,第一条是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艾立华知道后,很受启发,就让这位小同学来分享会分享,同时建议所有人撰写自己版本的“扫除道12条”。

近几年,已有30 0 0余人来艾华集团学习扫除道,艾立华不收分文,他希望把这项事业做成慈善,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从“扫除道与企业管理”中获益。

采访中,艾立华反复强调艾华集团独创的“扫除道与企业管理”模式与日本扫除道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提倡打扫,还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本来我想把这个‘道去掉,就叫‘扫除与企业管理。但我看日本每年还在增加汉字,那为什么我们不能继续用这几个字呢?虽然艾华的做法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扫除就能赚钱!

设备就是制造企业打仗的武器,这个“武器”的维护保养,无疑决定着最后的成败。

数年前,艾立华在日本札幌一家企业参观时,问对方眼前的轧机用了多少年,对方说:“应该和你的年龄差不多,60多年了。”这让艾立华大为感慨,别人的机器为什么能用这么久,中国企业为什么不可以?

扫除道文化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还原”。运用在生产上,即培养工人们“随时归位”的机械保养习惯。

通过扫除道,一些设备本来使用10年就该淘汰了,但在艾华完全可以继续使用。

“机器保养得当,它的使用寿命就会延长,产能也更有保障,质量也会更加过硬。我们要做到所有设备丢弃的那一天不少一个螺丝钉。”艾立华给《中外管理》算了一笔账,打个比方,假设艾华集团含设备在内的固定资产近15个亿,如果设备使用寿命再延长十年,每年可以为企业带来近1.5个亿以上的利润。而通过扫除道减少浪费减少垃圾的理念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

也就是说,做扫除就能赚钱!

艾亮向《中外管理》讲述了一个故事:照明事业部的员工邓凤玲刚入职时,只能操作四台机器,通过一年的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后,达到了一人操作八台机器的技能水准。但她认为还可以再增加,她的目标是操作十台机器,那么怎样才能突破瓶颈提升到十台机器?

艾华集团推行《扫除道与企业管理十二条》后,其中的第四条给邓凤玲带来了思考——理顺工作条理,提高工作效率。

邓凤玲对工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好用的机台与不好用的机台进行分解,保障运转顺利的机台创造出最大的效率,然后再来处理有故障的机台。她发现,开胶机容易接触胶水,长时间结痂就容易造成不良品,邓凤玲随时准备酒精抹布,对设备重要部位进行擦拭。细心的邓凤玲还做了统计:卫生干净的机台效率比卫生差的机台效率要多做 2000 支产品。

坚持践行扫除道一年后,邓凤玲顺利通过工作效率、品质、成本评估,拿到A+级技能证书,可以同时操控十台机器。

“扫除道,已经成为我们的第二生产力!”艾立华说,通过扫除道,艾华员工变得更加“正能量”,提高了共同作业的集体意识和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显著提升,职场气氛变得和谐。而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心灵浮躁的消失,员工能微笑面对一切,家庭氛围也能更和谐。“幸福指数改变了,工厂的浪费减少了,设备损耗降低了……扫除的目的不只是打扫卫生,而是挖掘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强大力量。”

《中外管理》注意到,在艾华集团的车间里,摆放了很多“废品分类收集柜”,里面有各种不合格的废品。

这也是艾立华的一个创意,他觉得,废品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废品也是财富,只是放错了位置。所以,不能把废品白白扔掉,如果仔细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就会避免再次犯错。

除了扫除道的志愿者,艾华集团还有废品管理的志愿者,他们用扫除道的精神将所有的废品分类,继而改善提高。

“不理解扫除道就以为是抹桌子扫地,其实‘扫除废品、分析废品,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把废品当老师!”艾立华说。

名曰打扫,实为管理,艾华的扫除道要达到管理的目的,而长期坚持下去是其中最难的事情。艾立华觉得,中国有些企业没有做好,就是因为没有坚守的定力。往往是头脑一热,坚持几天,之后就坚持不下去了。

“有一家江苏的企业来艾华学习扫除道,回去之后激动得不得了,老板也亲自打扫卫生、擦马桶。但一个星期后,可能就没几个人继续了,一个月后再去看,根本没人做了。”艾立华说,“这些企业就是没有学到真谛,只学到皮毛,他们真的以为扫除道就是打扫卫生。其实打扫卫生只是一张电影票而已,后面的电影才是最精彩、最重要的。”

磨砺出来的管理理论

有一年,艾立华经常在公司仓库里转悠,他发现很多不需要的产品,生产了一大堆,而紧俏的产品总是没有货。

同时,艾立华发现员工的工资忽高忽低,虽然实行了多劳多得制,但他感觉员工的工资仍然存在不平衡的现象。而且每一次评选先进,总是那几张熟面孔,没有新面孔。工厂需要的是人人先進,而不是“先进一个人,落后一大堆”。

艾立华想找到一个办法,把优秀员工的结构从“正三角”变为“倒三角”,同时解决掉库存积压的问题。他就开始分析先进员工的特点,有的确实手脚快、技术好,而有的则是和班组长关系维护的好,会“挑”产品去做,比如选择速度较快的机器,有意避开速度慢的机器。

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多劳多得的计件工资制,显然不合理。在此背景下,艾立华创造性地提出了国内首创的“定量管理模式”:对于生产增加计划性,需要多少产品,当天完成多少产品就可以了,如果增加则需要提出申请。而只要计划完成,不论做了多少工资都是一样的,完成任务后就可以下班。

“定量管理就是让员工们有序地做工作,是有计划地保证每一个人按照指令完成任务。每一天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拿回去,员工们可以自己设定工作时长和同时看管机器的数量。”艾立华说,“在艾华可以不用考勤,自己的时间自己做主。对于机器不需要连续运转的产业,完全可以进行复制。”

艾亮告诉《中外管理》:“通过团队组合,员工们之间还出现了互帮互助、去短板的状态,今天的产量如果因为某种原因没有完成,下一个班组的人会替上一个班组去补做。因为完成任务了整个团队的工资也会提升。”

通过定量管理,艾华集团有效减轻了生产管理的难度,也减少了原材料浪费现象,实现了生产效率与员工收入的双升双赢。

如此,艾华员工的工资也稳定了,优秀员工也越来越多了,员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主动性都有了突破性的转变。

“定量管理”生产体系的另一个好处是,让艾华比同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业界也在纳闷,为什么艾华集团在全球铝电解电容器行业产量能高居第一,并且利润也能排名前列?

王安安将之归功于夫妻之间的默契配合。“艾总有40多年生产经验,而我则有30多年的销售经验,艾总能把成本控制到最低,而我能把性价比高的产品卖得最好。”王安安半开玩笑地告诉《中外管理》。

而艾立华觉得,艾华集团成本低、利润高则另有“秘密”。他有一句名言:工厂是设计出来的。凡事先算账,算完账再设计,把成本压到最低。

在艾立华的设计下,艾华集团可以做到满负荷生产。“假如说这个平台一天可以做1000万只产品,那么管理费用就按照1000万只来设计。如果一天只做800万只产品,那么成本自然高了。”艾立华说,“而有的企业则是今天300万,明天800,后天600万。产量一旦不稳定,成本显然是完全不一样的。”

这些管理理论,都是艾立华在多年管理实践中悟出来的。他也十分擅长从日常生活、旅游中总结悟道,并马上能用在实处。

2000年,艾立华到江西临安的天目山游玩,上面有一大片原始森林。导游说,里面有一个树王,因为这种树的树皮可以入药,所以100多年前人们都去剥这个树皮,结果树王就倒下了。

而艾立华发现,周边的树木都长得郁郁葱葱,树王旁边的两棵树加起来肯定要比树王的体积大。

艾立华就悟出一个道理:有意识地分开,才会长的更好。他将之命名为“天目山原理”,回来之后就把整个集团看成一棵大树,其他分厂都看成一棵棵小树。

“从那时起我们就推行了分厂制,不要求所有分厂的管理一致,反而要求必须存在个性。于是就搞了很多不一样的管理,引导大家比、学,赶,帮、超。”艾立华告诉《中外管理》。

“不用我去定目标、下任务,完成多少任务,都是各个分厂自行决定。除了销售、财务统一管理外,其他都是自由的。就好比分散了几个羊群,他们都在规定的领地里吃草。我的工作就是看羊,只要不跑出来就可以了。”艾立华说。在“自治”模式下,每一个分厂都发展的很好。

“企业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是磨砺出来、努力出来的,不然,企业家如果可以培养出来,我们需要1000个就可以培养1000个。”艾立华说。

除此之外,艾立华还把“二八理论”用于生产管理,做计划的时候就是将80%的订单,服务于20%的客户,同时把80%的利润留给20%的产品。

同时,艾华集团还提供“中药铺”式的供给,客户一来按照“方子”拿药即可,如有特殊需求再特殊照顾。

目前,艾华集团在经营模式上提出集技术、产品、物流、售后为一体的服务模式,灵活满足客户的差异化以及快速响应的要求。通过准确识别客户需要,第一时间提出元件最佳匹配方案,交货周期大为缩减。

成功传承:从小就开始做“热身”

“这是今年我第15次来公司,之前都是几个老客户来访才来的。”采访开始前,艾立华如此对《中外管理》说。

而在2020年1月,艾华集团的“春晚”上,艾立华的女儿艾亮,说了一番动情的话:“我来自湖南益阳艾华集团,我是一名80后,我将为艾华集团服务18年。”

为什么是18年?艾亮告诉《中外管理》,说这番话时,她并没有和父亲艾立华商量。艾立华事后也如此反问道。

“因为18年后我55岁了,就可以退休了。我觉得如果18年以后,艾华还没有发现比我更优秀的人才,如果在那个时候我还不能够退下来的话,那说明艾华还不足够优秀。就像艾华的技术一样,如果不能够在老一辈的基础上翻倍式地迭代,那艾华的技术又叫做什么?”艾亮语气中带着一股笃定。

艾华集团为外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是其独创的“扫除道+企业管理”,第二个便是其颇为成功的传承。

殊不知,为了2020年1月的那一时刻,艾立华足足准备了几十年。“交班方面,我从50岁就开始准备了,培养女儿的意识和思维,帮她做热身运动。犯小错的话就让她犯,这样才能历练出来,摔几个跟头没事儿的。”

也许正是因为有长期的心理准备,面对《中外管理》提出的接班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全球肆虐的时候,“危难之际”有没有感到压力的问题,艾亮坦然一笑:“没有特别的担心,感觉这都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说,从我有意识开始,我就知道并决定服务于艾华集团。”

艾立华在女儿们还小的时候,就经常对她们说:“按理说应该男孩穷养、女孩富养,但爸爸没有男孩子,只能按照男孩来‘穷养了。”

可能受在银行工作的母亲影响,艾立华有着超强的数字意识和成本意识,他计算电容器的成本可以细到以“毫”为单位。“母亲经常跟我讲一句话,油是挤出来的,钱是算出来的,这句话对我影响重大。我也经常对女儿讲,一个不会算账的老板,赚钱不知道怎么赚的,亏损不知道是怎么亏的,那迟早要倒闭。企业家首先要学会算账,数字概念都不清楚,还做什么企业?”

女儿们上大学后,艾立华要求他们每到一个新地方,必须先记一个月的流水账,接下来就开始分类,分析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第二个月,就必须把不合理的全部减掉,做到合理开支。如果第三个月和计划一模一样,那第四个月就不用再记账了,一直按照计划支出就可以。

而女儿们上大学时每月的生活费,艾立华“抠门”地只给1000元。以至于女儿们当时给家里打电话,都要響一声就挂断,让家里人再回拨过来,以节约长途电话费。

“这就是要让她们有全盘的数字概念,现在你管理的是1000元,以后1个亿,100个亿,可能都需要这么去管理。”艾立华说。

艾亮印象中,艾立华很少发脾气,但只有一次例外。还在上大学的艾亮和妹妹,在看到家里的床铺被亲戚的小孩尿床尿湿后,私下决定去外面的宾馆住。刚要躺下睡着,结果最后被艾立华强硬地叫了回来。

艾立华大发雷霆:去住宾馆要两三百块钱,为什么不想着去买一套床单被子?一个是纯粹的支出,一个是流动资金变成固定资产。钱要用得恰到好处,用到有价值的地方。就因为家里做生意有了些成绩,就可以铺张浪费吗?

“父亲当时要求我们深刻地反省,并写下检讨书。我觉得一生最大的收获就是:父母给我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艾亮说。

艾亮接班后,艾立华也没有忘记“扶上马送一程”,王安安继续负责着艾华的营销工作,替艾亮分担一些压力。

“其实在整个公司的内控方面,比如人力资源的布局,我觉得完全可以交班了。她(艾亮)现在还要补课的是品质管理体系,因为你不专业的话,别人反映的问题就会听不懂。”王安安说。

王安安经常给女儿打气:作为一个CEO,你就是总指挥,要指挥千军万马去打仗的,能不能打赢,就是取决于总指挥。所以要有纵览全过程、全体系管理的视野,从内控管理、技术管理到生产管理、品质管理、财务管理,必须样样精通。

而作为总指挥,艾亮在接班之初就面临两场硬仗:服务好华为和韩国三星两个顶级客户——这两家公司对于核心供应商的要求相当苛刻,容不得有半点的缺陷,稍有不慎就全盘皆输。所以要确保万无一失,要把工作做的更精更细。

面对压力,艾亮的应对方式就是沟通。“在接班的过程中,两代人要有充分的沟通。‘创二代一定要认清定位,在公司的定位就是一名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要对公司业绩负责任,必须要对得起公司。”

艾亮告诉《中外管理》,艾华集团倡导“用爱去管理”,但不是人性化管理的概念,追求的是科学的、换位思考型的管理。所以,这也可能是成功传承的一个必备因素。

艾亮曾和父亲开玩笑说:“这个世界上谁能读懂你,除了我,还有谁?如果是站在你的基础上超越你,除了我,还有谁?”

所以,艾亮已然有了更高的目标。“爸爸给我创造了一个中国第一,我一个人比不上爸爸,但到时候我们肯定一定会超过爸爸,做到世界第一。”

采访期间,《中外管理》和艾立华畅聊了整整一下午,期间没有任何人打扰,没有任何电话。从这个角度看,他确实成功交班了。

而艾立华的布局似乎更长远,他的外孙2020年已上小学,本来在益阳的贵族学校学习,但艾立华的女婿发现,孩子在那里似乎并不开心。“因为外孙是在我们集团内部幼儿园长大的,在这里和员工的孩子们打成一片。所以女婿就建议我,还是把外孙接回到艾华集团捐建的普通学校,继续和员工的孩子们一同成长。”

“我想想也对,说不定他的同学——这些员工的孩子里将来会有公司的高管呢!”艾立华意味深长地说。

未来:为“国产替代、自主可控”发力

综合来看,艾华的第一桶金,是耐超高纹波和耐超强冲击电流的铝电容器技术,以其领先世界水平受到飞利浦、欧司朗、GE等世界级照明客户的肯定,颠覆了照明用铝电容一直由日本企业统领的局面。目前,艾华在全球中高端照明市场占有率达到65 %左右。“每个艾华人,不管去到世界上的哪个城市,只要看到万家灯火,他们都会由衷地自豪,因为有光的地方就有艾华。”艾立华如是说。

艾华的第二桶金,是以缩体、抗雷击、长寿命的铝电容器领先技术,获得两大手机巨头及三星、OPPO、VIVO、小米等客户的青睐,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快充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企业。

艾华集团在新材料、新技术上方面掌握主动权,形成了“腐蚀箔+化成箔+电解液+铝电解电容器”的完整产业链,增强了公司对上下游产业链条的垂直整合能力。

中国在中高档铝电解电容器产品方面,仍主要依赖进口日本产品。随着2019年一系列“断供”事件刺激,下游主要大客户意识到,供应链断货风险会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社甚至造成生产停摆。

华为以往一直采购日本企业生产的电容器,“断供”事件发生后,他们开始储备“战略备胎”。华为公司专门派人前往艾华集团进行相关辅导,助力艾华制造自己需要的电容器。

目前,艾华已有超过130个规格的电容器产品送样至华为技术,主要用在手机充电头、通信基站电源、服务器等领域。在完成相关的检测、认证等程序后,艾华将会对下游主要大客户批量供货。

而为了实现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艾华集团成立了“基础材料研究院”“产品研究院”“工业装备研究院”“产品应用研究院”,这为艾华集团发展持续助力,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艾立华想打造基业长青的百年企业,他觉得想基业长青就要学恐龙同时代的蟑螂,恐龙灭亡了,但不断调整自己、適应各种环境的蟑螂却一直活着。做企业,也如是。

方法论

1、常怀危机,日日忧患

艾华集团董事长艾立华经常向外界阐述他的危机观:“我们是一家时刻心怀危机感的企业,这种危机感伴随我们穿越市场波动,直到成长为今天的艾华集团。”

正是心中常怀危机感,在实际经营中把危机感转化为全员的责任感,艾华集团打通电容器上下游产业链,与供应商、设备商、员工一道结成了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的时刻,这一产业链命运共同体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有效抵御了多方面的冲击。

而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三天,艾华集团专门设有一个“忧患日”,同时每季度也设有“忧患日”。他们将所有内外危机都清理一遍,比如关税、原材料涨价、安全消防等,并找到应对解决办法。

显然,始终保有忧患意识,是企业长寿的必备基因。

2、让“二代”扑打和呛水,方能“会当击水三千里”

改革开放40余年,第一批企业家渐步入老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交接班的历史时刻。外界眼中的“二代”们,有着更好的教育背景和国际化视野,甚至截然不同的管理风格。再加上与上一代存在巨大差异的经济环境和产业阶段,因此在交接班过程中,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是必然现象。

但在艾华这里,似乎难度大为下降。提前设计和谋划,大胆放权让“二代”摸爬滚打,都成为艾华传承的成功因素。艾立华对后代的要求是:先到外面打工两到三年,然后再回到企业后从基层干起。他曾把小女儿放到工厂最差的地方去劳动,女儿体验了一周的辛苦之后,抱着父亲大哭,当着父亲的面做了三条承诺:第一、尽最大努力改善环境;第二、大力改善工厂的设备能力,让工作变得轻松;第三、尽最大能力给工人涨工资。可见,二代顺利接班,除了需要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热爱。

所以,请提前放手,提前布局,今天的扑打和呛水,都是为了明天的“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3、远离诱惑,清醒认知

为了努力做好实业,艾立华坚持两个关键词:传统和创新。传统指的是坚守主业,他坚决不做金融,不投房地产。艾华集团对面有一块土地,本来可以用来投资做房地产,但他坚决不要,退给了政府。艾立华觉得,只要沾了房地产,就不会再踏实去做几分钱一个的电容器,两者的价值观是冲突的,人心会变得极为浮躁。“很多人一上市就不认识自己了,就好像无所不能了,什么都可以做了。其实跨一行,你就是小学生。我就是不忘初心,做好主业,我们甚至不做专门的市值管理,就用真正的竞争力说话。”

供应链企业点评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艾华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电容制造商,也是国内第一大电容器企业,新宙邦与艾华集团是战略合作伙伴,长期友好合作,共同为国内电容器事业发展助力。在与艾华集团打交道时,我们对于艾华的企业文化、企业愿景、发展历程、管理理念以及研发投入等,都十分钦佩。艾华集团的隐形冠军特质,体现在公司独特的企业文化以及工匠精神多个方面。

艾华的产品是行业的领导者、独树一帜,领先同行,他们产品系列非常全面,各方面都代表着行业的领先水准。在技术实力、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等方面,艾华集团的整体综合实力都非常强大,远远强于同行,其技术实力非常雄厚,研发投入力度很大,营销和管理体系是行业的标杆,这些都倾注了艾华人的心血和汗水。祝愿艾华集团蒸蒸日上,越来越牛。

猜你喜欢

安安电容器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兴词汇
诚实守信的陈尧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安安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概述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