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农村学校九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探讨

2020-04-07吴桥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九年级数学农村学校策略探究

吴桥生

摘 要:在当前的农村数学教学环境中,依然存在着九年级学困生的基数比较大,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以及在九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相关策略探究,以期能够提高农村学校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农村学校;九年级数学;策略探究

根据笔者长时间教育经验和相关观察,发现近些年来在农村的数学教学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学困生基数比较大,特别是九年级学生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一味照搬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标准和要求,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那么势必会出现学优生无法前进,中等生进退唯艰,学困生无法提高的学习状况。这些情况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教师的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素质教育观念得到指导,创新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性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相关概念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模式,需要充分把握九年级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将“协同前进”作为教学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发展。在开展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做到教育主体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评价分层,教学手段分层,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活动时,也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活动中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形象化,从而形成数学理论学习模式,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二、目前初中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晰

在当前的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教学问题就是教师缺乏立足于实际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程度和学习需求,导致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数学知识的理论基础打不牢,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许多九年级学生在升入高中和大學之后数学成绩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初中时期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此外,由于初中时期的教师面临着九年级学生的升学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得不放弃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为学生制定统一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这种情况导致学生之间的差距被拉得越来越大,产生了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弊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越来越轻松,而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教学弊端。

(二)教学机制不够完全

基于初中九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不同,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评判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着重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但是在当前的农村数学教学环境中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统一的数学评价体制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只是用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是否努力的标准是不科学的。如果教师以为采用统一的评价机制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无法发现学生在数学血虚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在开展数学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数学成绩的滑坡。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机械单一

在实际情况中,农村学校的教师大部分年龄都比较大,教龄也比较长,所以受传统教学管念的束缚比较严重,教龄偏大导致教师采用的往往是传统的听授制度,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在课桌上进行笔记。这种教学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年龄的限制导致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的适应能力比较差,比如,多媒体教学,许多大龄教师对电脑的掌握程度不够,对这各种教学软件的运用也不熟练,从而导致教师局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资源不够全面

在实际情况下,仍然有不少贫困地区的学校由于地处偏远,导致教学资源的短缺,不仅是物质上的资源短缺,还有精神上的匮乏。从物质上来说,一些边远贫困地区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不全,课堂的基础设施不够,不过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这些情况正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精神上的匮乏在于部分偏远山区的百姓观念陈旧,还有部分人存在着“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另外“留守儿童问题”也成为制约农村教学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师资力量的流动,很多年轻的教师在进入偏远地区的学校后就不愿长时间呆在这里。师资力量的流动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碎片化,不能进行连贯的有效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造成农村数学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三、分层教学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对教学主体进行分层

在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下,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九年级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农村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分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教学手段,在开展数学分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通过对教学主体的分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进行学生的分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两点。首先,学生的主体差异不是指并非是指学生的人格差异,教师的教学分层只是为了对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有实际依据,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非对学生的歧视。教师的教学态度要足够严谨;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主体分层时要注意不能单纯按照学生的成绩进行划分,而是要进行综合考量,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个人解题能力进行层次划分。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最终目的在于时教师能够立足于实际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

由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层次划分,那么针对不同层次的驾驭主体教师也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比如,我在开展《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活动时,针对我班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层次划分,分为A、B、C三个级别,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我把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要求确定为C级学生的学习任务;即通过探索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函数图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面对B级学生我则提高了目标要求,要求B级学生在C级的理论基础上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中的个数和抛物线与直角坐标系的横轴交点个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图像与方程之间的理解;对A级学生的目标则更高一层,使学生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学习上形成函数与图像的基本概念,拓展到将函数图像与函数方程自由转换的地步。教师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总是中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三)实现激励制度的分层

在农村的实际教学过程汇总,激励制度是引导九年级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好方式之一,农村的孩子大多数都很懂事,面对父母的辛劳会想拿好的名次和荣誉作为作为回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激励制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层次划分进行奖励。首先,针对自己划分的教育主体层次设置第一、二、三名的期末奖励,每个期末会颁发荣誉证书和学习用品等奖品;同时在每个月会设计一次月考,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努力情况设置“最佳进步奖”“最佳学习态度奖”,這样通过设置不同的奖项,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兼顾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性,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设置奖项,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动力,从而使整体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施行,教师在农村学校中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时,要采取分层教学手段对九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做到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还能促进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能力的问题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经过综合考量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开展分层次教学,开展分层次教学不仅要针对学生,还要划分教学内容和考核奖励机制,通过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对手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为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裕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01).

[2].朱晓宏.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

[3].丁春荣.分层教学的七种方法[J]理科看台,2018.(9).

[4].乔建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17(18).

猜你喜欢

九年级数学农村学校策略探究
九年级学生二次函数学习困难原因研究
浅析九年级数学中考复习策略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小班额背景下学生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艺术
九年级数学复习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