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认知的分析研究

2020-04-07张海龙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武术

张海龙

摘  要:中华武术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凝聚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一直到现在都经久不衰。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认知为研究对象,从学龄初期儿童内心对武术的真实认知和武术教学开展情况入手,为改善学龄初期儿童武术运动开展现状,提出了学龄初期儿童武术开展的具体措施和相应对策,旨在为武术项目在中小学的全面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龄初期  武术   武术认知

中图分类号:G8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2(a)-0214-03

Abstract:Chinese Wushu is a bright pearl in the long history of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It has condensed the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has been enduring for the present.  Adopt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the interview method to study the Wushu cognition of the early school age children, starting with the real cognition of Wush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Teaching in the early school age childre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arly school age children's Wushu Movement, and put forward the children's Wushu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chool age.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aimed at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projec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 Word:Early school age; Martial arts; Wushu cognition

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制定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实施纲要》要求,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而看看我们现在的学校体育教育,学龄初期儿童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仍以西方国家的体育内容为主,有田径课、篮球课、足球课、滑步推铅球课,却很少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课。在一些开设有武术课的学校不仅没有增加武术课程内容,反而削减武术内容以增加跆拳道等国外武技项目。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思考,当前学龄初期儿童的武术课教学中反映出学习武术套路太枯燥,教师教学信心不足,没有足够的耐心,组织武术的教学比较困难,教学的效果还不太明显等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以学龄初期儿童为研究的主干线,调查分析学龄初期儿童内心对武术的真实反映,从学龄初期儿童的实际出发,研究出学龄初期的儿童对武术的真实认知。把分析研究出来的武术认知与现阶段学校里,学龄初期儿童的武术教育内容相结合,正确的引导学龄初期儿童进行武术学习。这不仅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还能让学龄初期儿童接受和传承中华武术,加大武术的普及,对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认知分析

1.1 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认知渠道

通过对太原市的3所小学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龄初期儿童中大部分儿童由于受到一些武侠小说、电影作品对武术的夸张、扭曲,导致对武术概念的认识模糊不清,认为飞檐走壁、日行千里、踏雪无痕、来无影去无踪才是武术。他们对武术的认知渠道主要以影视剧(电影、电视等)、武侠小说为主,其次就是依靠民间拳师、体育教师、武术表演、武术比赛等渠道获取对武术的认知。

1.2 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认知

武术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的产生缘起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劳动。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认知由武术感知—武术表象—产生武术概念的一个全方位的过程。武术感知、武术表象和形成武术概念这3个环节也是武术认知过程中的3种成分,这3种成分环环相扣,相辅相成。首先,武术感知是武术这种客观事物通过人们的感觉器官(眼睛、耳朵等)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其次,武术表象是指当武术这种客观事物不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武术的形象,因此武术表象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最后,武术概念是对武术的概括和抽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武术这种客观事物的本质的属性。

因此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认知程度具体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手持武术器械,器械主要以大刀(武术表演刀)、棍(双节棍)、红缨枪(霸王枪)、金箍棒等武术常用器械为主,除了手持武术器械外武术人物还表现出非常逼真的武术动作。第二种类型是武术人物赤手空拳,徒手练习武术动作,这里主要以武术套路中的冲拳、踢腿、弹腿等肢体动作为主。第三种类型是对练。

2  学龄初期儿童武术教学开展的现状

2.1 学校的武术器械现状及场地供应情况

通过实地的考察以及和3所学校里的部分体育教师的交流后发现,只有个别小学具有武术器械,并且武术器械的种类很少,只是到了学校需要排练武术节目时才拿出来使用,其他武术上课时间基本上不用。而武术课的教学相对于其他体育课对于教学场地的要求有所不同,地面最好为软地面,最好的情况是在室内体育场馆上课,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们的安全,但在实际上课中发现学校在上武术课时基本上都是在人造足球场上进行,或者是在塑胶跑到上。

2.2 学校针对学龄初期儿童武术课程内容设置情况及教学方法

武术课的教学过程相对于其他体育课而言有所不同,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授武术课程时,不仅是教授学生们基本的武术动作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们灌输武德思想和武术意识和修养,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对3所学校进行对比统计后发现,针对7~10岁的学龄初期儿童身体发育特点,武术课程内容主要安排的是五步拳、少年拳一套、一路长拳和武术操,武术基本功主要以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为主。在教学方法上,武术教师根据学龄初期儿童自身生理和心里特点,主要以示范法为主,在授课过程中特意安插了与武术成分相关的体育游戏,进一步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

3  学龄初期儿童开展武术的对策

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武术认知的分析研究,要想提高学龄初期儿童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爱好,需做到“四化”“一遵循”“一加强”“一结合”。这4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实际的武术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要根据学生上课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龄初期儿童学习武术的兴趣,最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好武术。

3.1 采用“四化”的教学方法

“四化”主要指的是儿童化、兴趣化、游戏化、娱乐化。具体的来讲就是在对学龄初期儿童进行武术教学时,武术教师采用具有儿童化、兴趣化、游戏化、娱乐化的教学方法。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儿童的心里特征,从而避免“成人化”教学的出现。兴趣化教学主要是针对学龄初期儿童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所以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教学手段多样化,推迟疲劳感的出现,才能提高学生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游戏化是指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适当的采用游戏方法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能够起到比较乐观的教学效果。娱乐化教学是指让学龄初期儿童在快乐中学习,突出武术教学的快乐性、娱乐性,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

3.2 遵循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龄初期儿童爱听表扬,自尊心、自信心强,体育教师需遵循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经常表扬好人好事和进步快的学生,使学生学有方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另外还要采用比赛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上进心和武术竞争意识,从而促进武术学习兴趣的提高。

3.3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学龄初期儿童好动,对什么事物都很好奇,在学习武术内容时经常出现无意注意,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因此,加强注意力的培养,提高武术意识,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激发学习武术的动机,最终能够促进武术学习兴趣的提高。

3.4 “教”与“玩”的有效结合

学龄初期儿童的兴趣特点决定了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武术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武术教学内容,达到武术教学的目的。学龄初期儿童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武术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学龄初期儿童上课时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武术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武术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学龄初期儿童在上武术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4  结语

(1)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加强正确、正面的武术宣传,武德、武礼的文化内涵的宣传,使学生正确认识武术,热爱中华武术。

(2)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学条件,规范武术场地、完备武术器材,从而尽可能的满足教学的具体要求。

(3)学龄初期儿童对武术的真实认知与现阶段学校武术教育内容相结合,改革武术的教学内容,要把武术的实用性放到突出的位置,正确的引导学龄初期儿童进行武术学习。

(4)在实际的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师要充分的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86-88.

[3] 李彪.“健康中国”视域下中国武术健康价值的时代审视[D].苏州大学.2017.

[4] 满现维.作为信仰的中国武术论绎[D].苏州大学,2017.

[5] 陆小黑.中国武术精神要义研究[D].苏州大学,2015.

[6] 余水清,何兵雄.湖北群众武术的认知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

[7] 李凤梅.解析少兒武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45.

[8] 卢强.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30-45.

[9] 郭玉成.武术传播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

[10]J.H.弗拉维尔.认知发展(第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11]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功夫电影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探析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塑“玉川武术”品牌 育自信阳光少年
武术健身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分析
基于大武术观的我国武术发展路径分析
我们是如何将学生带进“武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