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和养成策略

2020-04-07王一萍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比率习惯作业

王一萍

摘要: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不断提升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习惯,并提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当前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阶段,学生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便可实现内化,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先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然后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

本次调查以问卷的形式执行操作,以河海实验小学六年级3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是主要形式,个别谈话是辅助形式。具体的数学学习习惯调查主要分为预习调查内容、听课调查内容、作业调查内容、复习调查内容,旨在掌握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现状,以便教师熟知他们的内心所想。

第一,预习习惯方面。学生经常预习比率、偶尔学习比率、从不预习的比率依次为22.3%、58.6%、19.1%。

第二,听课习惯方面。学生认真听讲比率、偶尔不听比率、基本上不听讲的比率依次为53.2%、40.8%、6%。

第三,作业习惯方面。学生独立完成比率、时常抄袭比率、经常性抄袭同学的比率依次为78.6%、18.4%、3%。

第四,复习习惯方面。学生经常复习比率、考前复习比率、从来都不复习的比率依次为25.8%、60.7%、13.5%。

由上可知,很多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会直接造成学生数学成绩的下滑。看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务必探究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二、小学生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表现

1.没有学习计划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制订了良好的计划,学生才能科学有效地开展学习。然而,很多学生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只是被动地应付作业和考试,毫无学习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只会一味地考虑教师让我干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2.没有合理使用时间

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习和生活安排得妥当,可是部分学生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忙碌,却无法抓住学习重点,所以学习成效不高;部分学生不会利用时间,总觉得每天都在忙碌,抱怨没有多余的时间;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懒散,每到考试就临时抱佛脚。

3.只知死记硬背

在学习时,很多学生不讲究方法,一味地死记硬背,不断重复知识点,以生硬的办法进行记忆,没有理解知识,也忽视了记忆技巧。这种学习方式只会导致事倍功半,使得学生不但经常出现记忆混淆的情况,而且记忆也不深刻,学习没有条理性。不仅如此,很多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数学概念,导致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策略

1.课前有效预习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完善的准备是成功的首要条件,所以课前预习不仅要预习新课的内容,还要预习数学解题方法和相关的算理内容等知识。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罗列出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圆是否能够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并要求学生讲述转化的步骤。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形成清晰的思路,达到预习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2.上课认真听讲

从实际角度而言,“听讲”有两个含义:首先,学生要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不能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然后跟随教师的教学步调,进入课堂节奏,接受教师的引领,并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知识点,将新旧知识相互衔接,掌握公式、法则等知识的缘由;其次,学生要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深度思考同学们发表的观点和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评价和补充。

3.课中活动组织

教师可以开展以“习惯与成绩”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参与讨论和交流。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组,按照学生的能力不同仔细地安排与分工,决定发言人员、记录人员、补充发言人员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全组人员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学习习惯养成的意义。与此同时,每个小组的成员都能了解自身和组员的优点和缺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高效教学评价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创新课堂评价模式,且评价语言务必充满艺术性。当学生上课开小差时,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而要加以引导,采用眼神暗示或幽默的话语等方式,将学生拉回课堂上。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便会慢慢集中,认真听讲了。

此外,家校联动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渠道,教师要鼓励家长督促孩子,并与家长交流学生学习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查缺补漏、家校联合教学,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不断发展。

5.仔细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认真写作业的习惯十分重要,这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坚韧的意志力,养成优良的学习品德。首先,教师要明确作业要求。如写作业的时候,格式要正确、规范,作业要整洁干净,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业时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作业务必按时完成且具备新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认真审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题目的意思,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自主思考的能力,提升作业的质量和水平。最后,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检查写完的作业,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模棱两可或不懂的问题。

6.课后有效复习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睡前回忆今日所学内容與之前学过的内容存在哪些异同点,以及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助力学生构建正规化、常态化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对知识之间的衔接,夯实数学根基。

参考文献:

[1]梁英姨.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S1).

[2]刘晓英.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J].小学教学研究,2017,(14).

[3]沈燕,陈亚军.习惯为“径”方法作“舟”——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现状的分析和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8,(23).

[4]赵丽梅,陈守品.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5]张文选.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对策的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3.

[6]齐行新.打造活力高效的数学课堂——浅谈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河海实验小学<原国英小学>)

猜你喜欢

比率习惯作业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基于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的羧酸酯酶比率荧光传感
作业
千点暴跌 两市净流出逾7000亿资金
美拭目以待的潜力城市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