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芬兰学校里的人物

2020-04-05李美荣

江西教育A 2020年2期
关键词:芬兰师范生辅导

李美荣

2001年末,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首次发布了针对各国15岁学生在校内校外获得的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水平即PISA测评结果,芬兰这个只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测评成绩居于首位,超过其他31个参评国家和地区。测评结果还显示芬兰学生“学习成绩校际差异最小”“学生家庭背景影响最小”且“在校时间适度”。在其后的2003年、2006年、2009年连续三次测评中,芬兰学生综合成绩仍稳居前三名水平,其中阅读和解决问题能力尤其突出,维持了优质且均衡的表现。

芬兰学校何以在这一国际化标准下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仅从业内区域、学校视角、人物层面,述说其关键之所在。

一、“不让一个学生落后”的办学理念和保障機制

在盖丹中学,带我们去学校各区域参观的是该校学生,校方介绍时称之为“引导学生”。他们两人一组,陪着我们观看并作适当的解说。之所以这样做,用他们校长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比校长更清楚学校的情况”。

我们看到几间特殊教室,面积不大,但布置得很温馨,引导学生称其为"辅导教室”。什么样的孩子要进辅导教室?谁来辅导他们?引导学生告诉我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由特殊教师专门辅导。在拉普兰大学教育系附属实验学校小学部听课,看到一个有20个学生的班级,第一节课上芬兰语,只有17个学生来上课。课间休息时,有3个学生跑回来了;等到第二节上环境课,又有5个学生跑走了。我们好奇地问老师:这些学生去哪儿了?老师回答,他们有特殊需要,去接受单独辅导或特别帮扶了。原来,芬兰人特别关注对学习能力以及家庭环境弱势学生的照顾。在他们眼里,“每个人都有价值”,“放弃学习落后的孩子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不人道的事情”。为了保证“不让一个学生落后”,芬兰政府有强力的保障措施:一是设立“学生帮扶小组”。小组由专家、教师和领导组成,为社交上有问题、不愿学习或者学习能力偏弱的学生提供单独辅导或特别帮扶。二是延长上学时间。为一、二年级学生设立“零年级”,允许两年学习内容三年完成;同时为初三学生设立“10年级”,允许其选择再读一年后升高中。三是对残疾学生及外籍学生特殊关照。为残疾学生配备特殊专业的辅导教师;为外籍学生开设专门的双语学校,并用法律保证给予6至10岁的外籍孩子每年不少于450个小时的学习预备辅导课程,超过10岁的孩子则有不少于500小时的辅导课程。四是城乡学校一视同仁。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全部相同,城乡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样优良,城乡学生享受的教育福利完全一样。

芬兰教育不会去凸显或者强调优秀的孩子,因为“天才和精英毕竟是真正的少数”。芬兰没有“名校”,不设"尖子班";没有私立学校,也不提校际竞争;所有的学校都是好校,都要办好。学校开在哪里就为那里的所有孩子服务。这就是芬兰在PISA测评中获得“学生学习成绩校际差异最小”“学生家庭背景影响最小”成绩的最大原因吧!

写到这里,我脑子里闪出一个词——“有教无类”,芬兰教育正在践行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何其相似,真可谓异曲同工。但我们今天是否已落实到位?我不禁陷入了反思。

二、教师是公民向往的职业,但入口非常严格

在芬兰,教师职业是非常受人尊重和欢迎的,其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也很高。一是因为芬兰人认为教育很重要,他们从芬兰独立之后就认识到唯有靠教育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因而每位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二是教师在从业之前都受过严格的专业培养,所有的老师都必须是硕士学历毕业,师范生要经过五年的专业培养才能拿到硕士学历。

在芬兰,小学授课全部由全科老师负责。初中和高中则由学科老师完成。部分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有些学科如艺术、科学等也会让学科老师来承担。芬兰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时间和中国差不多,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不同的是,芬兰国家允许小学、初中都可由学生和家长自主选择多学一年,以便把基础打得更扎实。

从1974年开始,芬兰的师范生培养由8所大学的10个院校来承担。承担了师范教育的大学都设立了附属实验学校用于师范生的实习。师范生四年完成本科学历,主要学习大学通识教育及选修课程、学科专业及教学方法论等课程,之后进行高级研究性学习一年,拿硕士学历。

芬兰很重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训练。师范生第一年就会被安排到学校去观察3周,观察后要开始试教,每次试教时间为15分钟,最后完成实习报告。第二年开始就要到学校见习两周半,由见习学校的培训教师指导师范生独立上课。前两年师范生要尝试每门学科的教学,第三年到见习学校独立上课4周;第四年相对有自由度,可到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实习,也可以选择到政府公办学校去实习。第五年称为高级研修期,在学校至少实践5周时间,每周需要完成3至5小时的工作量才算合格。

尽管对学习过程要求严格,但教师职业仍然是芬兰高中生的首选。芬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赫尔辛基日报》曾经针对芬兰全国中学生做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有26%的中学生希望成为教师。每年6月高中毕业生开始接受师范生的选拔考核,考核时间为两天,形式多样,竞争激烈;录取比例只有6.4%。看来,在芬兰想当一名教师确实不容易。

三、对校长的资历和业务水平要求很高

芬兰教育法律规定,校长要由有丰富经验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担任。首先必须有教师经历。小学校长必须有全科教师经历;初中和高中校长都必须当过学科教师或者特殊教师。其次是除了有教育硕士学历外,还必须获得学校行政管理学的合格证书。最后是校长上岗要考核。校长岗位要通过网上申请、资格审查并面试合格才能获得。

比如拉普兰大学的教师培训学校校长Heikki,就是一位资深教育专家。他是芬兰第一批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具有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历,当过全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更有曾任芬兰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的履历。

校长的职责要求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管理、承担教学工作、负责学生的福利。校长除教学外,还要带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负责学生的福利是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需求,校长就要找到相关的心理医生、社工、校医来帮助学生。校长每个月都要向相关部门汇报学生心理教育的情况。如果学校接到投诉,校长必须出庭。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猜你喜欢

芬兰师范生辅导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