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打赢学前教育普惠底部攻坚战

2020-04-05汤平徐光明甘甜

江西教育A 2020年2期
关键词:芦溪县公办民办

汤平 徐光明 甘甜

“物价涨了,房租涨了,孩子的保教费反倒降了。”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中心幼儿园广润分园,中班幼儿龙芃安的妈妈开心地告诉记者,儿子上小班时去了民办园,2019年10月中旬,政府将民办的广润艺彩幼儿园转为公办,孩子在家门口就上了质优价廉的公办园。

学前教育曾是江西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2011年以前,江西公办园占比只有4.5%,“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一度成为人民群众的烦心事。

为此,2011年,江西将发展学前教育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要民生工程,连续实施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速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江西省委将“解决‘入园难入园贵”作为聚焦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聚焦攻坚。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叶仁荪还将加快全省公办园建设作为2019年度“教育厅长突破项目”,带头狠抓落实。

“2018年年底,我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足30%。通过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公办园建设,2019年我省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的同志介绍。

以小区配套园治理为抓手,盘活存量

为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并且以小区配套园建设和规范管理为抓手,印发了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以县(市、区)为单位,逐个小区、逐个配套园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明确治理范围,完善台账信息。对小区配套园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以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名义下发督办单,督促各地落实整改。实施“月报告”制度和现场调度机制。省政府领导全面部署和现场推进全省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工作。

赣州市章贡区城乡接合部的水南镇原本没有公办园,城投公司建起的小区配套园正打算出租,赣州市市长曾文明就到现场开起了调度会。

“眼看着幼儿园在几个月内就完成移交和装修改造,配齐设备,9月份,孩子就在家门口上了这么好的公办园。”在赣州市章贡区第十一保育院门口,村民纷纷为政府的办事效率点赞。

建设城镇小区配套园是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这两年,赣州市委、市政府将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发展攻坚计划作为“一号工程”,市长挂帅整治小区配套园,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调度会,到一线调研并与开发商商谈。

“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各县(市、区),市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主动认领任务,定期找开发商商谈,积极为治理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态势。”赣州市副市长郭素芳介绍,截至2019年9月底,该市增加公办园学位3.3万个,新建普惠性幼儿园1000多所,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高了10个百分点。

为落实市、县(区)两级政府在治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江西省委、省政府还对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工作加强过程性专项督导。对治理工作成绩突出、有特色和亮点的地区予以相应激励,对履行职责不力、没有如期完成治理目标的进行问责。

从赣南到赣北,江西各地以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治理为契机,规范配套园建設和管理。吉安市吉州区开展拉网式治理,在发改、教体、自然资源、城建、房管、城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已完成7所小区配套园移交工作;丰城市采取新建、改造、移交等措施,规划新建城区幼儿园4所,收回小区配套园7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88所。

着力提升公办园覆盖率

“普惠性幼儿园占99%”“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赣西小县芦溪,学前教育有两个耀眼的数字。该县也是江西两个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之一。

时光退到2011年,那时,芦溪县只有县保育院一所规范的公办园。公办园占比由0.4%提高到82.4%,8年间,芦溪县发生了什么?

“我县经济并不发达。为了不让革命老区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县按照兜住底线原则,大力发展公办园,每个乡镇建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全县公办园占比达82.4%。”芦溪县县长刘占纯介绍,该县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对公办园实行每生每年2000元的生均经费财政拨款,真正做到“小财政办大教育”。

同时,为提升全省公办园占比,2018年7月,江西启动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攻坚行动,加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公办园建设。2014至2018年,全省累计投入学前教育发展资金达66亿元,重点支持以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主的公办园建设及普惠性民办园发展。2019年,省财政在预算安排中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已达12亿元。叶仁荪亲自带队到省内几个地市开展学前教育主题调研,掌握基层实情,弄清问题症结,现场督促已开工的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加快建设。

“截至2019年9月,全省已建成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337所,覆盖率达93.8%。”叶仁荪介绍,“在基本实现全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加快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行政村公办园或农村小学附属园建设,同时督促各地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举办公办园,鼓励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举办公办园。”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江西全省共增加公办学位25万个左右,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左右。

以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引导园所内涵发展

“幼有所育”是第一步,“幼有优育”才是核心。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后,如何提升质量?江西的关键举措是创新教师培养方式。

“近3年,我们镇分配来了80多名县聘园用的教师,稳定了幼教队伍,同时提高了保教水平。”在芦溪县银河中心幼儿园,副园长陈薇介绍。

从教10年来,陈薇一直为幼师待遇低导致队伍不稳定而犯愁。近些年,芦溪县主动改革创新,建立幼师自主培养、聘任补充、待遇保障相关制度,同时连续三年以“县聘园用”方式招聘了240名非在编专任教师。县级财政对非在编教师承担不低于每年4万元的待遇保障金,非在编幼师享有与在编幼师同等的“五险一金”。

“自主培养”+“县聘园用”,芦溪县的探索不仅筑牢了教师队伍质量门槛,还让更多有志于从事幼教事业的非在编教师有了盼头。

“若能申报成为市级示范园,就直接任命园长,独立出来,与中心小学平级。独立出来的幼儿园在财务、业务、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享有自主权。”2016年,赣州市赣县区出台“镇村一体化改革”试点制度,以教研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为抓手,激发办园活力,带动了区域学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自列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以来,该区有17所乡镇园被评为市级示范园,2所被评为省级示范园。

为提升幼儿园教师整体素养,2018年6月,江西还出台《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全面实施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幼儿园教职工配备要求,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保障非在编教师待遇。此外,全省统一实行幼儿园教师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自2011年以来,共培训各级各类幼儿教师12万余人次,基本实现全覆盖。

“此外,我们还探索一方面采取编制‘备案制,在保证教师工资待遇的前提下,将编制纳入总量管理并动态调配,解决学前教师编制缺口大的难题;另一方面鼓励各地采用‘1+N办园模式,积极开展集团化办园,把新建的和民办转公办的园作为分园,破解机构代码难题。”江西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猜你喜欢

芦溪县公办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乡村的傍晚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第一次做寿司
My New Friend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公办养老机构深化改革的思考
秋风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