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不尽的教育

2020-04-05汪琼

江西教育A 2020年2期
关键词:支教家长老师

汪琼

在我生命的土地上,“教育”曾只是平面,我却茫然不觉。支教三年,它渐渐有了墙体、门、窗,但依然是座没建成的房子——

● 教育难以承受之重

从城市重新踏入乡村,个中复杂滋味不是只有脚心知道。支教学校距离我原先工作的学校不过10里路,但教育质量的差距却远不止“10里”。何以至此?几十年来,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长,许多新建或经过改造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常常好过城市的老学校;偏远乡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能享受免费午餐,对长期在乡村任教的老师有一定的政策倾斜,比如乡村教师专项津贴、任教满30年可以申报高级职称等,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乡村教师的心。每次有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新政出台,很多同事总会长吁一口气:“这日子还是有盼头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并不符合条件的老师,眼疾手快、捷足先登,搭上利好政策的顺风车,使政策变形、走样,恶化本不乐观的乡村教育环境。

而在城市里,教育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尤其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相对突出。名校占据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同样或更甚地被汹涌的考试、补习、排名大潮裹挟。在这种环境下,教师要长期保有教育初心是不容易的事。但心有书生意气的老师多少还火种似的存在着,他们对待教育永远有着淳朴深厚的情感,始终善待每一个学生。当然,政策引导人心,但无法决定人性,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定义或评价教师群体或教育行业,否则就将失之偏颇或跌入绝对化泥淖。

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就像空气般无孔不入,最基本的影响则来自每个家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毋庸赘言,而应试体制又导致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相较而言,城市孩子的父母更注重对高品质教育的追逐和投入,以使孩子能抢占竞争的制高点。不过,如今对高品质教育的渴盼,逐渐异化为对分数的狂热追逐,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辅导班占据。相当多的孩子在上大学前只有一个目的——高分,一个终点——高考。农村家庭如今大多也过上了较好的物质生活,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普遍存在很大的问题。支教期间,曾听见有位农村孩子家长对班主任说:“老师啊,我家房子有七八套,我只要我孩子安全健康就行,学习上你就别要求他太多了。”而且,这很难说是孤立的个例。

● 家庭教育缺失之痛

几十年来,从高中到大学,来自农村的优秀学生比例不断下降,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大环境和家长理念的影响依然是关键。“读书不如打工”仍是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默许的观念。当然,也有部分农村家长认识到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但缺乏教育方法与能力,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班有个小孩,天资聪颖,而且有个性与主见,妈妈却总觉得孩子不听她的,不够努力,因此不惜用自残的方式逼迫孩子学习。教育孩子是多么复杂的事情啊,但大多数人却认为孩子必须无条件听从父母的指挥。如果对孩子家长的培训不能跟进,如果他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得不到及时引导和纠偏,教育改革就很难落地,就难以落实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支教期间,我自觉地带“双班”——家长一个班,学生一个班。我很清楚,没有家校互动,教师在教室里的努力,就会如水过地皮湿一般,一会儿就无影无踪。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三年时间,我能做的不多,但日日面对一张张稚嫩却又惶恐不安的脸,足以让我从铺天盖地的媒体语境中逃离:留守儿童最缺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教育,而是最基本的需要——爱与安全。而这种根源性的缺失,外力怎么弥补,如何挽救呢?它绝对不是仅靠一根网线、一块屏幕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时代造成的问题,最终的承担者不会仅仅是某一个群体。孩子是未来发展的基础,任何一栋建筑的外部有问题都可以补救,但若是基础动摇,后果不堪设想!简而言之,广泛存在的城市家庭教育过度、农村家庭教育不足的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

不少老师总有这样的疑问:“这一届孩子尤其难教,问题儿童特别多,不爱学、不想学。我以前教的孩子不是这样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每个学生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每个时代都有美好和糟糕两面,如今这个时代也不例外。当今的孩子接触得最多的就是电脑、手机、网络,信息化洪流、数码产品对他们的注意力、自控力等,都是极大的挑战。然而,许多家长对戒除孩子网瘾、玩手机游戏的控制缺乏科学的方法,只是习惯性地斥责或听之任之。数字时代的大潮势不可挡,也不必挡、不该挡,它们是否将成为洪水猛兽,依旧取决于成人的态度与行为。将电脑、手机当成保姆,只要孩子不吵不闹,不影响自己工作或享受生活就行的父母,显然是不合格的。让电子产品大行其道的核心因素,都与专注学习、终身成长所需的品质背道而驰。不良影响的隐蔽性和滞后性,使很多人根本感知不到危机四伏,何况家长本身既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我们班有个小孩,父母忙于挣钱和玩乐,孩子出生就丢给爷爷奶奶,老人成天让小孩玩手机,发现情况不对时,疗愈之路已是极其艰难而漫长了。

● 不能只找“替罪羊”

教育的个体层面不仅包括学生,自然还包括教师。教师作为时代的细胞,一样受制于肌体。纵使不排除部分卓尔不群者,其逆潮流而动的勇气和毅力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就像在八股制度之下,很少有先生敢教四书五经之外的内容;在今天以升学率为基本评价标尺的背景之下,同样很少有教师能不以分數为重。此外,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要求整个教师群体安贫乐道难免有些理想化。因此,我们不将教育放在整个社会生态中去认知、思考、建构,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泥潭。不从整个社会生态、教育现状去考量教育,却只考量学校和老师,那只是寻找“替罪羊”心态。“替罪羊”常有,问题也长存。

再落到小学教育层面。现在的小学课堂与评价,大多还是基于知识的灌输和巩固,而非理解与运用。到了中学和大学,学习难度加深,对认知、思维、创意的要求更高,而小学教育没有突出对学生思维的锻炼,这就是小学成绩具有欺骗性的原因。教育评价向来就是教学的指挥棒,而出试卷的老师大多数就是在应试中培养出来的。

支教三年,我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前两年半多是大阅读、活动式学习,学生很喜欢,部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其他方面能力也得到训练;我自己对每天的课堂也是期待的。从教育效果可以看到,就天赋而言,乡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差别并不大,但由于乡村中家庭困难孩子、留守孩子比例相对偏高,因此乡村教育困境相对更大:乡村孩子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通常成绩不会太理想。特别是有的小孩,老师虽然花了很多工夫在他身上,但回到家里就“原形毕露”。三年级下学期,教学侧重于基础巩固和应试,这对那些理解能力弱的孩子相对有些效果,但显然不利于对其他学生潜能的挖掘。因此,如何在学生潜能开发和应试教育之间找平衡点,是需要教师用一生去面对的复杂课题。

最后,深入最核心层面——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果仅仅从习惯养成、知识传授、成绩提高等方面评估,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相当一部分老师确实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但教育承担的东西远不止这些,教育本是对人的灵魂与思想的塑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能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学25年来,包括黑发染霜的这三年,我的学生也过千了,究竟触动过多少孩子内在的灵魂,我并不知道。而我的境况,也并非个例。

三年支教,所做的尝试不少,思考也不少,但教育是如此复杂的问题,我所触及的也许仍只是皮毛。曾以为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现在才知道,教育从来不是孤立于社会生态之外的异类。而今唯一能确定的是:教育,从来只有起点,永无终点。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

猜你喜欢

支教家长老师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家长请吃药Ⅱ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