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关键点 实现新突破

2020-04-05温金英王建发

江西教育A 2020年2期
关键词:课堂教育学生

温金英 王建发

2019年11月2日,由教育部组织的“第六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在郑州落下帷幕,赣南医学院学生代表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充分展示了该校大学生扎实的实验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

近年来,面对新时期高等教育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之势,该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重点、攻坚克难,在破解难题中求突破,在另辟蹊径中谋发展,学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稳步发展,实现了较好发展。

一、以行为养成为抓手,坚持立德树人

学院积极推行寝室、课堂和礼仪三项文明建设,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青年学生回归本位、回归本色、回归本真。

——一句问候,从细微处彰显文明的力量。步入赣南医学院的校园,耳边还是传来“老师好”“同学好”的问候声。一句“老师好”让老师身心舒畅,感受到特有的尊重,以及对知识的尊崇;一句“同学好”,让师生关系更加亲密和谐,拉近了心理的距离。渐渐地,在校园内,不管是否佩戴校徽,只要是年长者,学生一律驻足颔首主动问好,彬彬有礼,令人由衷赞许。礼仪文明作为该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五项工程(思想引领工程、阵地巩固工程、仁爱教育工程、以文化人工程、师德铸魂工程)的一个抓手,既从细微处生动体现了仁爱教育的成效,更彰显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

——一间寝室,从细节着手培养一生的好习惯。学生宿舍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关系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于是,该校以寝室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倡导“扫天下先扫一屋”,要求学生每天搞好寝室卫生,整理被子和书桌,摆放好室内物品,上课时间一律不睡懒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2018年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到该校考察,对学生宿舍卫生文明高度赞扬;江西省校园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检查组到校督查后,将该校宿舍卫生立为全省的示范标杆,号召省内其他高校学习,并“戏称”今后赣医宿舍一律免检。

——一个课堂,在精耕 细作中回归求学的本分。2018年,一份《赣南医学院教师着装仪表规范》在网上广泛流传,号称“史上最严的教师行为规范”,拉开了该校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序幕。一方面,该校狠抓教师课堂仪表规范;另一方面,狠抓学生课堂纪律,坚决制止课堂“低头族”“拇指族”,推行無手机课堂,让学生回现象归求学的本分。让师生围绕着“改进学风教风”这一共同目标,上文明课,文明上课,在精耕细作中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2019年6月份,江西省教育厅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八项要求》,明令除非教学需要,学生不能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带入课堂。这进一步坚定了该校狠抓课堂教学纪律的信心和决心,也让学生们充分享受到了实施“无手机课堂”带来的好处。很多任课教师反映,认真听课的学生多了,有“反应”的学生也多了,挂科的学生却更少了。学风明显好转,学生终于回归学习的本位了。

二、以教改课改为抓手,推进内涵建设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作为有着近80年办学历史和30多年本科教育经验的高校,该校把“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摆在“五大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位置,大力实施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课堂革命:改进教师教学方法。该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大力实施医德教育具体化、课堂教学互动化、案例教学情景化、言语交流亲情化、教学手段信息化等教改“五化”。如在教学互动方面,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为主的方法,大力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PBL教学,建立了小组讨论学习室,升级改造了智慧教室,采取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的洗礼。2019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达到20.18%,就业率位居全省前列,达到88%以上,部分专业供不应求。

——以生为本: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自我表演,而是通过运用启发式、互动式、发散式教学方法,将师生“隔河相望”变成“架桥互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引进网络课程,让学生自由地在网络空间中学习。与赣州市兄弟院校开展跨校学分互认工作,畅通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渠道,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技能竞赛,以大赛促进学生学习。2018年,在教育部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该校学生获得一等奖,实现江西省历史上的突破,这也是学院的学生连续第七次在该竞赛中获奖。

——用好指挥棒:改进考试考核评价。从培养方案的修订伊始,加强了顶层设计,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导向。各个专业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不仅盯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关注美的欣赏和陶冶、关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逐步取消了清考制度,并合理增加了课程难度和学业挑战度,积极打造金课,消除水课。致力于改变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交叉教学,特别是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让他们“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大力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以通识教育为抓手,实施以文化人

近年来,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以德为先,以仁为要,以能为本,狠抓师生的通识教育,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讲好红医故事。作为地处革命老区的新时代医科大学,该校立足赣南革命老区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凝练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红医精神。学校牵手国内30余所医学院校,联合组建了全国医学院校“红医联盟”,积极打造红色卫生文化特色和品牌,建立了红色班级,成立并大力扶持大学生红医精神研究协会等“红”字号学生社团,在校园营造学习红医精神、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通过组织编写《红医故事》《赣医人的故事》等读本、举办红色家书主题诵读会、开展百名博士教师“传承红色基因”专题培训等,引导师生弘扬苏区精神,厚植核心价值情怀。打造了国内首家陈列展示和宣传研究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史的专题性院校博物馆——红色卫生史博物馆,该馆展出各类图片与文物1400余件,成为传播红医精神的重要阵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该校要求党员师生收集、讲好一批红医故事、医德故事,充分吸取红色能量,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牢记初心使命。

——练好医学技能。2019年7月,在江西省教育厅、省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首届高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中,学院代表队经过激烈角逐,斩获团体第2名及单项奖1项。该校参加比赛的选手,很多都是低年级甚至是非医学类专业学生,这些都得益于该校医学技能教育的广泛推广和运用。近年来,该校在全校师生中推行医学技能培训和考核,以教职工为例,共举办了心肺复苏、包扎止血、骨折3个专题的学习,每个专题都由该校三甲附属医院的专家亲自授课。通过培训,全校教职工不管是否具有医学专业背景,人人都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急救方法。走出校园,在面对突发意外或伤病时,能正确实施自救互救,在救护车到达前,为患者提供第一时间的救助;又通过自身行为,身体力行传导给身边的其他人,较好地承担起了医学院校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2019年1月9日,一名花甲老人亲自来到该校,送来一面写着“医学院教育有方,众学生救人危难”的锦旗。原来是该校6名学生在大街上凭借所学医学知识,救助了患急性脑梗即将倒下的老人,并拨打120,为老人赢得了治疗时间,避免了瘫痪甚至是生命危险。老人出院后,第一时间来到学校,费尽周折找到做好事不留名的同学。他们的行为,一经报道后赢得了社会广泛“点赞”。

——守好大医精诚。该校始终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一方面抓好教师、医护人员的师德师风、医德医风教育;一方面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人。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10项负面清单、医德医风10项负面清单,作为教师、医护人员从教从医不可逾越的职业道德底线。在学生中,连续几年利用寒暑假,围绕“过好一个健康安全假期、开展一次社会调研、做好一些家务事、拍摄一组有特色的照片、收集一份有特色民间中药方”,广泛开展仁爱教育“五个一”践行活动,倡导医学生要从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开始,再延伸到将来参加工作后爱病人、爱工作,以及爱社会、爱国家。以2019年寒假为例,全校共有190个班级的8021名学生参加“五个一”仁爱教育践行活动,提交了调研报告7977篇、摄影作品7981幅(组)、民间中药方7993份,在师生及家长中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四、以正风肃纪为抓手,加强作风建设

学校发展和师生利益,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该校以整改为契机,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抓整改,重塑政治生态。以黄林邦案为反面教材,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整治活动。一是在全省率先开展“三会一书两公开”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先后7次组织全校副科级以上人员共1800多人(次)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党员领导干部吸取深刻教训,筑牢反腐倡廉的根基。二是认真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运用“四种形态”,依法依规对涉及黄林邦案的数十名相关人员作出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全面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尤其是对发生“塌方式”腐败案的第一附属医院开展了蹲点调研,梳理出近200项重点防控风险点。三是积极开展校内政治巡察。促使各级党组织不断增强廉政意识,重塑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抓作风,强化干部管理。重点开展了對“慵懒风”“赌博风”“衙门风”“网聊风”“剽窃风”“挂名风”等六种歪风的专项整治工作。针对“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成立督察组,多次采取明察暗访、通报曝光、追责问责等方式,对作风整治不力的有关单位和10余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有的处级干部在大会做检查,有的被扣罚绩效工资,有的被停职,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同时,坚持深化问责与正面激励并举,最大限度激发干部的担当实干精神,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举措和容错纠错的机制,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师德师风、医德医风、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

——抓教育,源头防腐拒变。通过学习党章党纪、开设廉政课堂、签订廉政承诺书,举办廉政征文、演讲比赛、撰写标语等系列活动,从思想源头上开展经常性的廉洁自律教育。持之以恒纠“四风”,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前,及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等向每个干部职工进行廉政温馨提醒,使广大党员、师生在思想上时刻绷紧自重、自警、廉洁这根弦,切实筑牢拒腐防变、廉荣贪耻的思想道德防线。

(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