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称:想说爱你不容易

2020-04-05叶存洪

江西教育A 2020年2期
关键词:高级职称职称比例

叶存洪

虽然职称政策对调动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今天看来也存在不少的问题:(1)中小學教师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偏低,教师发展通道不畅。一些学校因为高级、一级教师职称的比例超过了规定,教师再努力,也没有机会晋升职称。(2)评审条件重名号轻实绩,苦了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审中,强调课题、论文、获奖、称号,对工作年限和实际业绩重视不够。一般而言,一些条件往往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进行“交换”,这对掌握一定权力的管理人员相对容易,而对一线教师就有点力不从心。(3)“职称到手,万事放手。”由于机制的原因,一些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失去了“再出发”的动力,工作不多干,待遇不少拿,没有目标,不愿意承担与自己职称相符的工作,想方设法减少工作量。

因此,应推进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发挥职称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一是适当提高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切实解决教师职称晋升难问题。这是教师职业的特殊地位决定的,人社部门应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来看待问题,对教师职称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不能总是想着要跟其他系统扯平。现在高级职称的比例是6%,建议提高到15%~20%。

二是破“五唯”,实事求是。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引导教师在提高育人质量、教学水平、工作业绩上下功夫。对论文等不作硬性要求,探索以教学改革成果、帮扶改变学困生、优化学生品格等典型材料替代论文。当然,在实施过程中,要解决好“成果认定”机制和办法。

三是突出师德要求,把师德作为教师职称评聘的第一标准。改变以往简单以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办法,所有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教师,均需从严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推行职称申报承诺和失信惩戒制度。

四是严格将班主任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一级职称的必备条件。现在每学年开学前,校长都要为安排班主任的事发愁,经常是“卖面子”“凭感情”才好不容易把班主任安排到位。要通过政策杠杆来解决这一难题,在职称评聘中,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师,以激励更多教师在班主任岗位上担当作为。

五是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探索把一级教师及以下职称的评审权下放给学校,提高学校的用人自主权。条件成熟时,可稳步下放中小学高级职称的评审权。人社和教育部门按“放管结合”原则,提供业务指导,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随机复审机制。

六是加大向乡村教师倾斜力度,增强乡村教师的成就感、获得感。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对长期在老区苏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农村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占各地专业技术高级结构比例,可试行单独分组、单独评审。评审正高级职称,各地在推荐人选时,乡村教师原则上不得少于10%。在乡村中小学任教满30年,可不受指标限制。

七是开展教师岗位分级认定试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完善教师岗位分级认定办法,适当提高教师中、高级岗位比例。”晋升可试点探索建立“教师岗位分级”的标准及认定办法,更好地体现教师聘用能上能下的原则。

猜你喜欢

高级职称职称比例
人体比例知多少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看各省职业农民如何拿到高级职称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职称
上海 率先实施高级职称全行业评审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
江苏省卫生高级职称评价要素的探索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