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乒乓球启蒙训练中易犯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探讨

2020-04-04从字亮俞志波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臂手腕发力

从字亮,俞志波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吴镇中心小学,浙江 宁波315113;2.浙江省宁波市黄鹂小学,浙江 宁波 315000)

在启蒙阶段的小学生乒乓球课余训练会出现不同的错误动作,其原因有学生对动作结构理解的差异,有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原因,也有教师讲解或示范不到位的消极训练等原因,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建立错误动作表象。为了防止错误动作在启蒙阶段被定型,带训教师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新技术、新动作的积极性,讲解示范时要注意表述正确和规范;小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产生错误动作概念时,教师要及时发现,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给予纠正,如可采用直观示范法、帮助教学法、重复动作定型法等进行纠正,避免小学生不必要的错误技术动作定型,使小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更快、更好地掌握正确动作要领,提高训练的效率。

1 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分析

1.1 心理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兴趣是学习乒乓球技术动作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学好乒乓球技术动作。小学生表现欲望比较强,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初学时比较关注球是否上台,而忽视了动作是否规范。对于基本没接触过乒乓球的小学生来讲,初学时心理会急于求成,甚至焦躁不安,怀疑自己的能力。此时要引导小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学,用多样的训练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小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1.2 身体条件的影响

许多小学生身体的协调与适应能力不好,对动作的控制、动作频率、动作节律掌握不好,学习技术动作时存在空间感差、反应慢、身高不够高等,使有些动作无法完成,因此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或动作不规范。运动时身体的状态也会影响技术的发挥。训练的时间过长,出现疲劳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容易出现错误动作。所以,教师在训练时要重视小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手臂小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的训练。

1.3 教师讲解或示范不规范的影响

启蒙训练时,对小学生进行动作讲解和动作示范是乒乓球训练中最基本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以下几个原因易导致小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1)教师自己对所授乒乓球技术动作模棱两可,在训练的过程中讲解和示范不规范,在小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导致小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技术概念。(2)教师训练时没有注意动作细节,只教授大概动作轨迹。(3)教师训练时只示范不讲解或是只讲解不示范。

1.4 “拔苗助长”的影响

1.4.1 教练或家长急于求成,急于出成绩,让小学生在启蒙训练初期动作还没有定型的情况下就盲目地参加多种比赛,面对比赛中不规律、不规则的来球导致动作不规范,出现错误动作,久而久之,在思想上进入“偷鸡”策略误区,破坏运动形成规律。

1.4.2 启蒙训练阶段,在小学生身体能力还不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练超出能力范围的技术动作,导致动作变形。

1.4.3在小学生认知能力初步形成阶段,教师训练时出现太多专业名词或者讲解太多理论知识,分散了小学生动作学习的注意力。

2 常见错误动作与纠正方法

2.1 握拍拍型不定,手腕摇晃

小学生乒乓球启蒙训练时手腕应相对固定,手腕的晃摆使击球时没有弧线,容易出界,还容易在腿、腰、小臂合力击球之前,手腕就先把球击出,使腿、腰、小臂合力没有传递到球上,未形成整体发力、超越器械的能力,这样很难控制球的落点、弧线。纠正方法:握拍时要放松小臂和手腕,拍头稍微下压,击球前尽量使拍柄与小臂成一条直线,拍头尽量远离手腕轴心,增加整个挥拍的力矩。击球时手腕既不能僵硬也不能晃动,而是在腿、腰、小臂合力的推动下手腕自然带动将球击出,一定要使身体处于主动发力的地位,明白发力顺序。(图1~图4)

图1横拍握法错误动作

图2横拍握法正确动作

图3直拍握法错误动作

图4 直拍握法正确动作

2.2 抬臂支肘,有心无力

许多小学生初学时都有感觉大臂、肩膀酸痛的情况出现,击球时下意识地抬肘用手臂压球,长期这样抬肘会直接影响正手击球的威力,导致有力发不出,身体不协调,限制了日后乒乓球训练水平的提高。纠正方法:在正手击球时,放松肩膀和大臂,肘关节向下。做引拍动作时,要顺势挥拍至额前一拳的距离上,强调这一顺势挥拍收小臂的动作,学会用重心和小臂去调节控制球的弧线,这样可摆脱抬肘的坏习惯。(图5~图8)

图5正手攻球抬肘 错误动作

图6 正手攻球抬肘错误动作

图7正手攻球正确动作

图8 正手攻球正确动作

2.3 重心过高,用手臂击球

小学生乒乓球启蒙训练中经常会重心过高、屈膝不够、用手臂击球等问题,这样看似可以提高启蒙时击球的命中率,但是严重影响后期的击球质量。后期训练中,一些要求腿部、腰部力量的技术动作就无法完成。纠正方法:进行分解教学。(1)进行辅助练习,原地重心上下浮动,使队员前脚掌会蹬地,膝关节有弹性。(2)练习重心转换。(3)练习转腰。(4)原地收放小臂练习。结合以上几点进行完整徒手动作练习,再上台有球练习,这样小学生能自然做出完整协调动作。(图9、图10)

图9重心过高的准备姿势

图10重心压低的准备姿势

2.4 压拍过低,球不过网

在学习反手拨球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不自觉地把球拍下压,导致打球经常下网、击球不稳定,造成挥拍击球动作过大或者手臂转动幅度过大的情况,导致动作难以及时还原,连续击球的稳定性大幅降低。纠正方法:想要避免反手拨球频繁的下网,引拍回来时拍面与台面必须形成45°以上的夹角。想保证打球过网的成功率,手腕放松也是必不可少,打球时要放松肌肉,力道能握住球拍即可。(图11、图12)

图11反手拨球压的拍过低动作

图12 反手拨球适宜的拍型动作

2.5 抬肩吊腕,费力不讨

由于启蒙训练时小队员喜欢手臂发力,有的肩膀抬过高、手腕下垂,导致打球过程中肩膀大臂长期处于吃力状态,使肩膀酸痛,影响发力方向和击球的稳定性,击球的力量越来越小,后期训练越来越吃力。纠正方法:以反手拨球为例,反手拨球的关键在于小臂的摆动,以肘为轴旋转进行圆周运动,反手拨球不仅要看小臂的摆动,腕部的摆动,同时也需要大臂前后带动,只有大臂配合腰部与小臂做前后摆动,才能使腿部、腰部力量传递给球上,使发力更协调,有力发得出。(图13、图14)

图13反手拉球抬肩吊腕动作

图14 反手拉球自然放松动作

3 带训反思及训练建议

3.1在进行小学生启蒙训练时首先要培养小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进行训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在小学生乒乓球启蒙训练阶段,身体素质训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适当安排身体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脚下步伐的训练。既要加强上肢的训练,也要兼顾下肢力量的训练;既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也要针对性地进行专项乒乓球技术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为小学生以后学习更难的技术动作打下基础,才能在提高强度时不易受伤。

3.3在启蒙训练中要向小学生灌输战术意识,让小学生从小就知道打乒乓球是要动脑子的。既要重视技术动作的合理性,也要培养小学生的战术思想。乒乓球运动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光有技术还不行,还必须有好的战术配合、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支撑,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取得最后胜利。

3.4小学生乒乓球启蒙训练 ,是为“国球”事业长久不衰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为小学生全面发展、长久发展制定合理的技术打法,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要让小学生技战术和身体、心理素质兼顾,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必须从小一点一滴做起。

猜你喜欢

小臂手腕发力
少林鹰爪十八手
外宣媒体该如何精准发力
做四肢保健操, 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
大红拳(六)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常转手腕可通便
常转手腕可通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