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关节外固定支架在治疗Pilon骨折中的应用

2020-04-03谭斌王振林李登博侯识志王相王渭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固定架清创腓骨

谭斌,王振林,李登博,侯识志,王相,王渭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6医院 骨科,浙江 宁波 314050)

随着社会工业、交通的高速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开放性Pilon骨折患者增多,传统的内固定方式常合并皮肤坏死、内固定外露、关节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2013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应用单边跨关节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9~43岁,平均34.6岁。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砸伤4例。所有患者合并腓骨骨折。入院后均行急诊清创、手法整复、单边跨关节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如合并骨缺损,Ⅰ期行清创、碎骨块去除、骨水泥占位、VSD治疗,Ⅱ期行皮瓣修复,术后满3个月伤口愈合良好后,行髂骨植骨。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静吸复合全麻插管下行急诊手术。开放性骨折首先是彻底清创,Ⅰ期清创封闭伤口,在小腿内侧安装外固定支架,小腿外固定钉于胫骨干约2/3以上的前内侧安装2枚,跟骨钉从内向外钉入跟骨结节;足部钉入一枚,从内侧钉入3个楔骨的中央;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牵引、加压、旋转、侧方调节使骨折功能复位,复位满意后拧紧夹棒器及胫骨钉棒,外固定架将踝关节固定于功能位或趾背伸位。术后一周待肿胀完全消退、皮纹出现后行二次手术。腓骨骨折距踝关节12 cm以内移位明显可用6~8孔锁定钢板固定,胫骨下段骨折可行小切口撬拨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或双动力加压螺钉固定(图1-6)。

1.3术后处理

图1 术前创面

图2 术前3D影像

图3 第一次外固定术后

图4 第二次内固定术后

图5 术后6个月

图6 术后6个月

术后予抬高患肢、消肿、预防感染等治疗,早期行足趾背伸、屈曲及股四头肌收缩康复训练。4~8周根据X线复查情况,去除外固定支架,动力活动踝关节,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部分负重训练。

2 结果

本组2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20例中1例创面缺损,经VSD负压封闭引流、创面换药、Ⅱ期植皮愈合。1例合并骨缺损,经Ⅰ期清创、骨水泥占位,Ⅱ期取髂骨植骨后骨折愈合。根据Mazan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优16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5%。

3 讨论

3.1清创的重要性

开放性Pilon骨折,成功的第一步是清创,采用“地毯”式完全的切除,术中彻底清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及碎骨块、异物,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三遍,碘伏浸泡,最大限度地减少局部致病菌数量,为创口Ⅰ期闭合创造条件。

3.2手术时机的选择

Pilon骨折局部软组织肿胀明显,是急诊手术还是待软组织消肿后手术,尚有争议。我们认为对开放性骨折和伤后8~12 h的闭合性骨折可急诊手术,对超8~12 h的闭合性骨折入院后行跟骨牵引,抬高患肢,牵引状态下进行足趾伸屈主动功能训练。可使用药物促进肿胀消退,在局部水疱愈合或肿胀基本消退后手术。手术时机的选择主要关系到如何保护软组织血运。手术应选择在患肢肿胀消退后进行,临床判断标志是在皮肤起皱纹的时候。肿胀若不消退,加上术中对软组织的牵拉损伤,很可能导致切口难以关闭,而强行关闭缝合切口,会导致张力过大,皮肤坏死,钢板、骨外露。

3.3 Pilon骨折固定的方式与技巧

Pilon骨折的基本治疗顺序是:⑴复位腓骨;⑵前方暴露踝关节;⑶安放踝关节牵引用的外固定架;⑷复位外侧关节面和骨骺;⑸复位中间骨折块;⑹做支撑性植骨;⑺复位内侧骨折块;⑻放置前方或内侧支撑钢板;⑼早期活动;⑽晚负重,依骨折固定方法和愈合情况而定,一般在术后12~16周[1]。

3.4跨关节外固定支架的优势

外固定支架治疗Pilon骨折,其独特的牵引作用可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的牵拉辅助骨折的间接复位,即韧带整复作用。外固定支架操作不需要广泛剥离骨膜,极大地保护了骨折端血运,避免了术后局部肿胀和内固定材料置入所致局部体积增加,保护了软组织。2~4周踝关节的早期功能训练,对骨折的愈合,软组织的修复,预防踝关节粘连、僵硬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猜你喜欢

固定架清创腓骨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
不同清创方法在老年压力性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野外多功能可拆卸式肢体清创手术台的研制与应用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崴脚千万莫忽视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无天于上2035(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