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世界,工厂焉存”

2020-04-02周小铃发自广州刘鑫

南方周末 2020-04-02
关键词:于洋贸易商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记者 周小铃发自广州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刘鑫

2020年2月19日,广州最大的服装批发城外贸订单区延迟开市。IC Photo ❘图

在跟意大利客户聊天的时候,对方已经不回邮件了,可能是生病,甚至可能是住院了。

在一个柯桥纺织的交流群中,更多柯桥的面料厂纷纷以“白菜价”出货去库存,面料价格下降幅度甚至大于原料下降幅度。

两周之内,服装出口贸易商于洋的订单经历了被“Push”到“Cancel”的巨大转折。于洋的服装贸易公司位于安徽合肥,但他的供应商遍布全国。

2020年2月中旬,国外催单紧张,于洋联系的一家位于浙江的袜子供应商不得不想办法赶工交货,一系列生产工序交由多条村子协作完成。为了避免接触,双方只能约定在村子的交界处交接。

就这样连续“碰头”半个月后,这批货终于赶制出来。但没想到,客户却突然要求暂缓发货。

刚刚缓了一口气的中国供应商们,正被迫面对来自海外疫情的压力。3月中旬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连锁商店、卖场选择闭门停业,人们也自觉选择居家隔离,市场消费能力骤减。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1月—2月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产品,分别是有机化学品,纺织物,电力机械、器具、电气零件以及服装、附件,但同比却下降16.5%、18.6%、7.8%、18.7%。

于洋切身体会到,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与世界同凉热。

贸易商:谨慎接收海外订单

于洋从事服装外贸工作20年,在他印象中,外贸出口困难上次发生在2008年,“但仍没有今年这么明显”。于洋的服装产品主要销往美国,部分出口到欧洲国家。

“到了3月份,情况就变了。”于洋说,他好不容易将疫情耽误的工期赶上,如约在3月份向西班牙发出一批货物,但货物到达西班牙后,客户却打来电话告知,由于门店停业,没有销售收入,希望协商分期付款。

于洋表示理解,美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位于大型购物商场的服装类连锁店基本关门,只有沃尔玛、塔吉特、开市客等大型商超按固定时间开门营业。

按照美国客户目前的需求,服装连锁店订单基本取消或暂缓,有可能需要订单的只剩大型商超,但它们也不会按原先计划下单,“比如之前(订了)10万件,现在它们会在产品里选出需要的5000件”。这些仍有销量的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诸如内衣、内裤等。

于洋说,国内不仅是纺织服装企业订单削减,连生产包装纸箱、塑料袋和衣架的企业也会被大量取消订单或停工。

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已经构成“全球性流行病”。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不得不要求本国民众减少社交、外出活动,各行各业的零售商店纷纷闭门休市,全球商业活动步入寒冬。

“空运舱位紧张,价格也涨得很凶。”于洋说,物流也挤压了他的利润。南方周末记者向一家位于上海的国际物流公司确认,当前空运主要运送防护物资,一些客机也临时改货机,“30元/公斤的运费涨到60—80元/公斤”。

如今,海运成为外贸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但效率不及过去。于洋服务的美国客户分布在洛杉矶、纽约以及得州一带,远在美国洛杉矶的货代告知于洋,目前洛杉矶港口工作时间有限制,卸货、清关、交货等系列流程节奏放慢,“比如本来一天可以处理50万个柜子,现在只能处理30万个”。

3月16日后,超过30个国家采取边境管控的防疫措施,一些港口停止货物服务。

经受了半个月订单取消的折磨,于洋认清了当前的形势——疫情的阴霾没有散去,反而笼罩在全球的上空,经济影响也从国内扩展到了全球。

现在,于洋对客户的订单处理得非常谨慎。首先,对于即将发货的订单,要确定对方能够接收,才会订船,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还要估算物流是否能够保证货物准时进入客户的仓库,避免延期产生罚款或被拒收。

有客户建议于洋购买中国信用保险,规避客户信用违约风险。但中信保对单个客户开出的保额有限,对于持续下订的老客户而言没太大作用。

近日,南方周末记者走访广州海珠区的中大布匹市场发现,内销市场正在恢复昔日的忙碌,人们戴着口罩、拖着沉重的布匹穿梭于人海之中。而隔壁专注于出口的店铺,则显得门庭冷落。中大布匹市场,是国内超大型纺织辅料交易市场之一,有着三万多家纺织服装企业。

三位从事服装出口的贸易商都提出,现在基本上不敢再接海外订单。其中一位贸易商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外商客户向其反馈的疫情状况,还向多位同行警示海外订单的风险。但另一位贸易商则表示,如果是老客户下单,能发他还是会发。还有一位专门出口至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的商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的生意目前主要受到汇率影响。全球的投资者正疯狂抛售资产换回美元。非洲等国家货币贬值,客户需要花费更多价钱来购买商品。为了维系客户,他决定帮其承担一部分汇率损失,“本来利润只有13%,现在受汇率影响而损失的部分就占到10%”。

成衣加工厂:复工难复产

海外市场进入寒冬,被冻住的不只中国贸易商,还有大大小小的供应商。

“本来国内疫情平稳,工人们都在家憋久了工作兴致高涨,前后只耽误一个月工期,很快能补上,大家都觉得今年出口形势一片大好。”贺笛说。她是浙江杭州余杭区一家成衣制造、出口公司的员工。该公司主要向欧美国家出口高级女装。

▶下转第2版

猜你喜欢

于洋贸易商南方周末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Little Women (V)
Little Women (IV)Retold by M. Albers
Little Woman(III)Retold by M.Albers
后临储时代玉米贸易商经营之道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煤炭贸易商如何建立优势
互联网环境下煤炭贸易商供应链流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