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教学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

2020-04-01杨时国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杨时国

【摘  要】“导学案”是优化教学流程,辅助学生开展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路径,对构建高效课堂大有帮助,创新“导学案”的应用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就如何高效运用“导学案”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策略

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以讲述或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满足新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标准与要求,甚至制约了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变革物理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是摆在物理课程教学面前的一个首要任务。其中“导学案”是一种可以满足高中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不足,顺利构建有效物理课堂。

一、灵活运用“导学案”,优化课前导学环节

在构建高效物理课堂期间,课前导学是非常关键但是却容易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具体就是要使全体高中生在课前提前了解和掌握待学习的物理新知,使他们搞清这些物理知识中的重难点以及自己还没有搞清的物理知识点与问题等,这样可以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如果指导高中生参与课前导学过程中直接对照物理教材进行预习,那么学生会显得非常枯燥、无趣,并且预习的盲目性比较强,预习效率低下。而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导学案”,结合课前导学的基本目标和要求,科学地编制用于指导高中生开展自主预习的导学案,那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开展物理知识预习活动,这样就可以为后续的物理知识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部分物理知识之前,为了使高中生提前高效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物理知识的重难点以及自身还未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导学案”来为学生编制科学的导学方案,具体需要重点联系教材上的小车实验内容来确保导学流程与内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比如,在编制导学案内容期间,可以重点涵盖课程知识导入、问题提出、问题求解几个核心部分。然后可以引导高中生结合这些导学案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尤其是要使他们对小车实验的基本原理、背景与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归纳、探析与总结。此外,在指导高中生借助这些导学课件进行自主预习期间,要注意使他们自主记录下那些还未解决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小车实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导学案”提升高中生课前导学的有效性。

二、灵活运用“导学案”,优化课中授课环节

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期间,课中授课环节是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阵地,这时候学习的效果会直接关乎高中生学习的有效性。在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下,需要高度重视强化高中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配合必要的指導与点拨,力求可以使他们高效地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而通过“导学案”的灵活运用,则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引导高中生开展有效性学习活动。基此,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授课中,要注意结合不同阶段高中生的思维认知需求与个性特征等,合理地调整课程教学方案与内容,期间配合师生合作性学习,力求不断提高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动能和动能定理”部分物理知识学习期间,可以立足于初中生的思维认知水平、教学内容与目标等,针对性为学生设置如下用于课堂授课的导学问题:现有某质量是0.2kg的小球,以8m/s的速度顺着水平方向向右侧进行移动,在触碰到所设置的障碍物之后会以相同速度顺着水平方向向左侧运动,试对小球碰撞前后动量的改变情况进行计算,看其是否发生了改变。通过这种问题情境创设方式,引导学生计算和讨论相应的问题,配合多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指导高中生开展深入学习活动,这更有利于辅助他们理解与掌握所学的课堂授课知识。

三、灵活运用“导学案”,优化课后复习环节

为了全面促进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提升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注意充分发挥课后复习环节的教学作用,具体就是利用课后物理知识复习环节来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升他们学习这些知识的效果。而如果可以利用“导学案”,则可以结合课后复习基本要求,针对性地为学生设计一些有利于帮助他们复习或巩固所学物理知识的导学案,这样更有利于提升他们课后复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利用“导学案”辅助学生完成课后复习期间,可以结合高中物理知识复习的基本目标与要求,灵活地利用知识网络方法为学生制作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框图,配合情境创设来引导高中生结合相关复习问题开展深入探究与分析,使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分析和解决复习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物理知识复习任务,并且在设置拓展性训练物理问题期间要注意贯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和“举一反三”等基本的变式复习题目设计理念与方式,确保可以通过多样化设疑方式来帮助高中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本物理知识,有效提升他们整体的学习效果。

总之,“导学案”是辅助教师开展物理教学,构建有效物理课堂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导学案”期间,可以重点侧重课前导学、课中授课和课后复习三个基本环节,力求持续引导高中生开展高效性自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永奇.浅析“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54):141-142.

[2]赵冬冬.“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2):54-55.

猜你喜欢

导学案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