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地域建筑·时代精神

2020-04-01徐晨起

建筑 2020年6期
关键词:民国特色建筑

文 / 徐晨起

(作者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引言

建筑设计事业繁荣发展的进程中,一些问题不容小觑。历史建筑与地域建筑得不到科学的改造和发展。取而代之的是缺乏文化传承、地域特征、民族品格的国际化建筑、趋同化设计,这些建筑生硬的坐落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中,冲击着城市的肌理。当代设计师有责任做出理性的探求,以求得一条历史建筑科学改造与现代城市地域建筑的拓垦之路。

1 多元地域文化成就民国建筑风华

建筑风格表述着城市精神,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彰显着时代发展进程。民国时期的地域性建筑特征最明显,具有独立的创作倾向。而民国建筑也是我国当下历史建筑保护和改造的重点。

1.1 民国建筑既有民主共和的愿景也有列强殖民的烙印

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建筑,应是始于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推行的《首都计划》[1]。由此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建筑功用、布局均有明确规章。这些建筑肖形融情、状物明志,以喻对封建专制的唾弃和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愿景。如南京政务局大楼走廊地面满铺蓝色、白色、红色地砖象征青天白日满地红[2]。民国时期还林立着列强殖民入侵背景下营造的西式建筑。位于南京高云岭的法国大使馆,虎踞北路英国大使馆,均由国外设计师操刀设计,这种设计更应算作搬到中国来的外国建筑,完全无视所在地域内的地理与人文。

图1 《首都计划》中被称为中国“国会山”的紫金山南麓中央政治区

图2 《首都计划》将文教区的规划位于今天五台山一带,这里高校云集,至今未变

图3 《首都计划》规划中鼓楼的傅厚岗一带,建筑皆采用改良式中国建筑风格

三座城市民国建筑发展情况比较分析

1.2 民国建筑既有中西文化的融合也有对西方哲学的妥协

不同文化对接在一起是需要妥协甚至退让的。民国时期的建筑呈现出四种风格,维持着民国政府自尊心的中国古典宫殿式与西方古典建筑形式,在移植和强权下折中,出现了许多“对接”和“妥协”的建筑。中山纪念堂被誉为“东方审美和西方技术”交融的典范,建筑的和谐“对接”仅在“错位”的时空背景中得以实现;建筑的适宜“妥协”是在“匹配”的认知模式中达到平衡[3]。民国建筑简化了古典建筑精致的装饰构件,以线条和弧线做出简洁的装饰,这种介于古典与现代之间处理手法为不同理念留出空间,是相互间认定“妥协”形成的文化对接。

1.3 民国建筑既有多元融合也有中国品格的坚守

建筑反映城市在某个时期的特征和品味,记录历史文化,表述城市精神。民国时期,我国第一代接受西方现代教育的建筑设计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对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进行追寻和求索,他们承袭传统,立足当地,结合西学,让民国建筑成为文明的见证和地域的标志。

2 地域建筑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价值与回归

2.1 地域文化对人类时空认知和建筑创作的影响和价值

创作地域建筑应从地域建筑滋生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去发掘和探求。地域文化实现了社会的物质基础需求,也体现了人们的意识和追求。形成的地域文化与新源文化不断交融,孕育和推动地域文化繁荣发展;反过来,新的地域文化将滋养新的建筑文化,地域建筑与地域文化是互相作用、共同生长的。

2.2 建筑文化趋同与城市特色失落

西方社会的经济发达带来了全球文化的趋同现象。文化趋同可以推动一些领域的进步,也将抑制地域文化的多元发展,文化趋同必将导致建筑设计雷同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及建设经济的发展,尊重地域特色、追寻文化韵味、投入生态环境的工程设计不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形式单调、生硬的“国际化”建筑。与民国时期各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建设相比,当下的中国城市新建筑少有地域特色。

2.3 文化自信与地域文化的理性回归

时代的文化绝不是趋同的文化,而是文化自信,多元共存,特色鲜明,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与开拓,对外来文化理性的吸纳与创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综合建创是地域文化理性发展的途径,是创造符合时代特征、富于地域特色的城市建筑的归程。埃及建筑设计师哈桑·珐赛将埃及传统营造方法与地域文化精华应用在新项目设计中,获得了埃及民众的认可,也荣获了国际建协金质奖章。澳大利亚建筑师菲利普·考克斯同样是尊崇地域内气候、地理与文化的代表。尤拉勒度假村位于秋后炎热干燥的沙漠之中,设计师因此设计了大量太阳能收集装置,并设有遮阳作用的环廊、帐篷;为反映地域特色,建筑设计了网状遮阳、瓦楞铁皮顶,外立面墙体粉饰成与沙漠相仿的赫黄色。作品在澳大利亚获得最佳公共建筑殊荣。优秀的设计摒弃简单的模仿,它们传承地域文化的内涵,将当地材料与高新技术结合而具备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

3 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民国建筑与今日城市的和谐共生

沿江之城武汉在1997 年大力打造了民国文化街区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曾经的俄国巡捕房旧址、美国海军青年会旧址、俄租界工部局旧址等建筑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同时,再现街区活力,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将武汉的地域文化与城市肌理激活。建设主管部门以多种方式进行重塑:对历史建筑进行评价、定位和评估,将民国街区与周边环境整体考虑;清理环境,设计易于识别的标志和小品,引入视觉关键点;突出历史氛围,保护和修缮老建筑,增添基础设施;还原老街形象,保持街道原有的亲切宜人尺度;艺术化处理历史街区,增加绿化、空地、座椅并设置现代版“土电话”代替手机;塑造空间安全感、场所感,设置藤架、露天影院等;增加无障碍设施,满足老人和儿童的不同需要;建立良好的夜间照明系统。黎黄陂路民国街区在今天依旧美轮美奂。这些民国建筑将引领武汉新建筑在古典与现代之间承接历史,引领时代,立足地域,开创未来!

图4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街拍

4 地域性建筑再造的方法和前景

今日中国是发展的中国,城市大规模拆迁和新建,建筑设计势必产生趋同现象。

今日中国是开放的中国,国外建筑设计团队交流,城市建设势必会更加国际化。

今日中国是流动的中国,南北迁移民族文化互动,地域特色民族元素更加融合。而建筑设计师应当做的就是,从深层次的地域人文环境中探求地域建筑的方向,在大规模建设的趋同转化中坚持创新。

地域性建筑设计在中国前景远大。我国的地域性建筑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科技研发和经济投入,更需要建筑师在创作中主动求索探究。关键在科学处理国际化与地域性、科技化与地域性、创新性与地域性、经济性与地域性的综合效益,以此让地域性建筑积极发展。

5 结语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创新是最大的复兴。民国建筑设计师坚持挖掘地域特色,弘扬民族文化,让民国建筑经历了由模仿到洋为中用的发展轨迹,为新中国建筑从“民族性”向“现代性”的求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突破趋同设计,历史建筑传承,地域文化复萌的道路上,有待中国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事业中继往开来,广开思路,研精致思,从深层地域文化中求索地域建筑的精髓,在市场趋同转化中寻求创新和突破。坚持设计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中国地域建筑,迎接中国城乡建设的高光时刻。

文献注引

[1] 吴良镛. 广义建筑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04.

[2] 梁思成. 图像中国建筑史[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01.

[3] 赵广超,马健聪. 中国建筑·自然组曲[M]. 香港: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2010.09.

猜你喜欢

民国特色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特色种植促增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完美的特色党建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