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食品安全排名出炉 中国排名第35位上升11位

2020-03-31

中国食品 2020年1期
关键词:燕窝

全球食品安全排名出炉 中国排名第35位上升11位

据媒体报道,近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旗下智库发布了《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在该指数跟踪的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排名第35位,较2018年上升11位。

报道显示,尽管2019年有新的指标如食品成本、基础设施和营养标准,新加坡、爱尔兰和美国仍然连续第二年被评为食品安全三强。2018年,中国在该排名中以65.1的成绩排在第46位的中上游位置。2019年,中国综合得分71分,排名上升。

不过,如果计入气候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与水有关的风险后,食品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新加坡的排名将下降11位。不仅如此,上述指出,当计入气候变化和自然资源枯竭的影响后,“所有国家的总体得分都下降了,这突出表明了全球粮食系统易受干旱、洪水和海平面上升等威胁的影响。”

媒体报道还指出,上述报告发现,30%以上的国家缺乏维持正常视力、健康的免疫系统和器官功能所需的维生素A;四分之一的国家缺乏对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锌。此外,报告还显示,全球范围内的食品价格正在上涨,委内瑞拉和叙利亚的上涨最为显著。

据悉,《2019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官方数据综合评估得出。“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是一个动态的定量和定性基准模型,由34个独特的指标构建而成,可衡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驱动因素。(紫林)

《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发布中国茶饮市场总规模在2019年突破4000亿元

2019年12月5日,36氪研究院联合奈雪的茶发布《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披露了中国茶饮行业最新的市场容量。根据测算,中国茶饮市场规模=新式茶饮门店销售额+传统茶叶销售额。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将突破4000亿元,是另一个明星赛道咖啡市场的两倍,现制茶的市场规模则在500-800亿元左右。

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目前处于行业发展底部的奶茶加盟品牌仍然是消费主流,这个赛道里知名的品牌有一点点、50岚、小鹿茶等,它们因客单价低、制作便捷而销路广阔。但发展潜力更大的仍是新式茶饮,其中水果茶、纯茶等新品类正成为新的流行。它们凭借更高的客单价、更讲究的原料、更具体验感的门店让茶饮行业实现转型,摆脱了街边小铺的“廉價标签”,开启了行业中高端化和品牌化的进程。根据白皮书的数据,在新式茶饮中15-24元是受众群体最多的单品价格区间,占比高达64%;而单价25元以上区间的受众人群也占到了30%;此外,有超过72%用户月茶饮消费在200元以上。在消费人群中,90后消费者(21-30岁)已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的50%,而80后消费者占比为37%。

茶饮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饮品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主营品类边界逐渐弱化,重视场景化运营、试水新零售或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大势所趋,场景化体验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和喜爱。此外,新式茶饮与近年来餐饮行业大趋势如健康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塑造了更加高端的品牌形象。在健康化上,新式茶饮以“低糖、零脂、轻体”的健康理念吸引着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而在数字化领域,新式茶饮采用与三方外卖平台合作和上线自营小程序相结合的方式,并联合线下门店推出自提服务;在国际化上,新式茶饮也走出国门,尝试为全球用户提供茶饮产品。(思雨)

到2022年底全球生姜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41.8亿美元姜味饮料增长最快

生姜最初主要在特定的饮料和烘焙食品中使用,在中国的主要应用就是粗加工(餐饮食材、化妆品、药用),最常以姜粉的形式被用于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中。在消费者眼中,生姜常与养生保健功能联系在一起。作为药食同源的典型代表,生姜正在以健康食品的全新身份,被搬上海内外的食品货架。近期,全球市场研究公司透明市场研究(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在报告中指出,到2022年底,全球生姜市场价值预计将达到41.8亿美元。

全球领先市场调研公司 IMARCGroup的生姜加工市场报告指出,2018年全球生姜加工市场价值21.6亿美元,应用领域包括调味品、医药、加工食品、个人护理产品等,预计到2023年生姜加工产品市场将达34.2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

其中,生姜食品中增长最快的是饮料。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和天然的趋势,生姜已开始出现在各种苏打水、果汁和汽水中。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姜味饮料搜索量2017年同比增长30%,消费者对姜味饮料的搜索主要分为3类——姜茶、姜啤酒和姜味麦芽酒。特别是近年来,姜啤作为一款经典复古饮料重新回到了饮料市场主流位置。在2019年早些时候,品牌Reeds与CanadaDry因为“生姜含量的多少”引发的口舌之争在业内引起了较高的关注。数据显示,CanadaDry占据整个美国姜啤市场的25%,大约5.77亿美元,另一知名汽水品牌Schweppes的姜啤饮料销量在2018年也达到了1.42亿美元规模。

另外,在零食市场上也出现了利用生姜的新领域,各种生姜产品层出不穷。(韩松妍)

首期“食育指导师”综合培训班在京启动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加强推进食物与营养健康知识的科普教育工作,促进培养专业食育人才队伍,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作为主办单位,联合发起的“食育指导师”综合培训项目于2019年12月15日在北京正式启动,来自全国各地在食品、营养、健康领域工作的36位骨干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

据了解,培训班邀请了农业、食品、营养、传媒、教育等行业专家为学员们授课。课程设置包括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安全、膳食营养、饮食文化、减少浪费等多领域内容。学员们需经过7天封闭培训,培训后完成20个小时的社会服务实践,经过实操、笔试、社会服务综合考评合格后,可獲得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工作委员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颁发的《食育指导师》和《食育公益讲师》证书。

据培训班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食育是食物与健康知识的普及、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本培训是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及《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践行,将为我国专业食育人才队伍的培养、食物与营养健康知识的科普推广等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子琳)

2020年1月1日起我国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

为维护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退出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开始实施最严格的禁抗、限抗、减抗和替抗政策。

据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饲料饲草处处长黄庆生介绍,此次推出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目标是饲料禁抗、养殖减抗、产品无抗或达标。所谓“禁抗”是指饲料中禁止添加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一些具有调养机体、健康肠胃、改善吸收、增强免疫、平衡微生态等功能,不属于药物、抗生素的绿色新型产品,是可以作为功能型饲料添加剂在商品饲料中添加使用的。而在养殖环节并未禁止使用抗菌药物,应该减少抗生素、抗菌药物的使用,按照规范剂量和标准要求使用药物,严格遵守停药期制度。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戴小枫告诉记者,饲料是养殖动物的物质基础,今天的饲料就是明天的食品。破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以构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命运共同体来推动我国养殖业绿色生产。饲料研究所将通过产业技术联盟的公益平台,提供中医药+饲料+兽药+养殖+食品的系统解决方案,打通种植养殖加工、产前产中产后、植物动物微生物、生产加工消费、农业医药健康间长期存在的产业鸿沟与技术隔离,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主体融合、多支撑体系建设、多渠道培育,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利益链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加速全国农产品与食品绿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助力我国现代农业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探索健康导向型农业发展新模式,建设现代农业新经济体系。通过横向跨界融合发展,实现禁抗、减抗、限抗和替抗,让动物在健康状态下为人类生产安全、营养、美味、健康产品。

据悉,产业技术联盟将以健康、融合、创新、共享、发展为宗旨,按照“一个问题、一个定位、一个任务、一个目标、一个平台、一个专家、一个团队、一个理论、一套技术、一套产品、一个企业、一个示范乡县村、一个产业、一个体系”的思路,将食药同源的养生理念、原理、方法、技术和产品,贯穿于动物生产、动物保健、疫病预防、饲料替代、新饲料源开发、饲料添加剂、动物福利、食品加工和健康管理等各环节,提升在精准营养和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加速全国农产品与食品绿色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实现“一盘棋、一条龙、一体化”顶天立地产业发展模式。

针对为何中药没有在退出之列?戴小枫说,中草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医药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和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中草药资源及相关饲料应用的产业,是响应国家禁抗限抗减抗战略、促进动物绿色生产、确保人民食品安全、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健康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饲料产业升级换代、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环境增绿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质量效益与品牌农业发展、中国食文化与中国健康文化走向世界,发展中国特色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涵。(梁宝忠)

我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提前两年达到“零增长”目标

近期,农业农村部发布《2018年中国兽用抗菌药使用情况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养殖使用的兽用抗菌药有69种,养殖使用的制剂种类为199个,兽用抗菌药总量为29774.09吨。2018年中国动物养殖生产使用的兽用抗菌药总量比2017年下降29.05%,提前2年实现农业农村部制定的兽用抗菌药使用“零增长”目标。

报告表明,2018年中国动物养殖每生产1吨动物产品使用的兽用抗菌药量为140g。养殖中使用的兽用抗菌药分为促生长和治疗两大类,其中,促生长的用量为15412.682吨,占比53.20%,治疗用量占比46.8%。

据了解,养殖使用的兽用抗菌药主要依赖境内兽药生产企业。境内兽药生产企业提供65种,进口22种,境内兽药生产企业的销量占比97.33%。动物养殖使用的69种抗菌药归属于15类别,药物品种数量排名前三的依次为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类、氟喹诺酮类和磺胺及增效剂类。制剂个数排名前三的依次为磺胺及增效剂类、氟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及抑制剂类。使用量排名前四的药物类别依次是四环素类(45.90%)、β-内酰胺类(10.87%)、大环内酯类(9.72%)和酰胺醇类(7.13%)。

据报告统计,兽用抗菌药以混饲途径给药为主,占比62.22%;饮水途径给药占比19.15%;注射途径给药占比11.98%;其他途径给药占比6.65%。按使用目的分类统计,促生长用途占53.2%、治疗用途占46.8%。(刘一明)

“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发布2019年外卖交易额将达6035亿元

2019年12月17日,美团研究院与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外卖产业调查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我国外卖交易额将达到6035亿元,同比增长30.8%,其中北京的外卖订单量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居首。

如今外卖正在从新模式升级为新业态,其生态边界也在不断扩大,对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报告披露,在2018年我国外卖交易额 4613亿元的基础上,2019年外卖规模直接跨越5000亿元大关,预计将达到6035亿元,增幅将达30.8%。分城市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成都分居各城市外卖订单量前5名。

从餐饮向非餐饮跨越,是外卖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目前外卖服务已经外溢到生活超市、生鲜果蔬、鲜花绿植、美妆、日用品、服饰鞋帽和母婴产品等更多生活场景,这使得外卖成为了全时段、跨品类的新零售时代的重要消费场景。餐食仍是外卖订单的主要消费品类,第二大消费品类是甜点饮品,生活超市、生鲜果蔬分列第三、第四大品类。

此外,在外卖品类越来越丰富、配送越来越快捷、商户主动延长营业时间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外卖夜间消费订单占比明显提升。以2019年前三季度来看,美团晚18时至次日6时的夜间订单量足足占全天订单量的35.2%。(赵鹏)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报告(2018)》发布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已达220.3万家

近期,由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与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共同研究完成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指数报告(2018)》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20.3万家,辐射带动了全国近一半农户,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报告》显示,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发展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组织化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样本示范社的成员总数约为97万人,入社成员农户比非入社农户的年收入平均高出32%。样本示范社拥有的平均资产总额达1360万元。二是组织机制健全、人才队伍给力。样本示范社都有较为明确的组织机制设置和职责任务分工,理事长的平均年龄为49岁,有 1/3的理事长具有大学以上学历,近半数是中共党员。样本示范社中有超过1/4的农民合作社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三是运营能力突出、社会影响显著。样本示范社目前共有注册商标4155个,其中著名商标997个、中国驰名商标186个;拥有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8124项,社均2项;样本示范社在2018年度共培训成员和农民约329万人次,带动非成员农户约394万户。(思雨)

最新报告指出全球有近23亿儿童和成年人超重采用高质量饮食或可改变这一现状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柳叶刀》杂志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三分之一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营养不足和肥胖症是营养不良的两个极端。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采取一种新的方法来应对迅速变化的粮食系统。

新报告表明,全球范围内,近23亿儿童和成年人超重,超过1.5亿儿童发育迟缓,并警告营养不足和肥胖会影响几代人。报告主要作者、世卫组织营养促进健康与发展部主任弗朗切斯科·布兰卡表示,我们不能只将低收入国家与营养不足联系起来,或只关注高收入国家的肥胖症问题。他说:“所有形式的营养不良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能为所有人提供健康、安全、负担得起的可持续粮食系统。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在整个食品系统中采取行动——从生产和加工到贸易和分销、定价、营销和包装,再到消费和浪费问题。所有相关政策和投资都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重新审查。”

该报告建议采用高质量的饮食来限制营养不足和肥胖蔓延,主要方法包括在婴儿生命的头两年实施最佳母乳喂养做法;在膳食中增加水果和蔬菜,减少肉的比例,并避免食用富含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盐分的食物。(思雨)

燕窝“国标”或将出台

近两年来,燕窝逐渐成为滋补品中销售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品类之一,尤其是鲜炖燕窝的涨势非常明显。然而,随着行业快速发展,燕窝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生产经营不规范等现状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对此,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燕窝国家标准初稿已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牵头起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相关政府部门,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以及有相关研究背景的大学、行业头部企业等都参与其中,“燕窝国标初稿已定,还需征求意见。”

据介绍,燕窝是雨燕科金丝燕及同属燕类用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穴,其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最为特别的是唾液酸、表皮生长因子和集落刺激因子。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燕窝具有滋补养生功效,因此也是燕窝最大的消费国,但由于国内缺少金丝燕的生存环境,我国基本上并不生产燕窝。行业最新数据显示,近5年间,我国合规干燕窝的进口量分别为3.09吨、22.5吨、37.1吨、81.4吨和105.2吨,燕窝进口量和消费量呈现井喷式暴涨,这还不包括大量非正规渠道流入国内的燕窝。

据新华社瞭望智库食品行业研究员王先知介绍,按照业内人士的测算,目前燕窝行业可能已经发展成千亿元级的市场,但尴尬的是,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出现足以影响整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小散乱”依然是燕窝行业的最大症结所在。根據行业内的估算,目前市场上体量最大的燕窝企业,年销售额也只有10亿元左右。

而且,“燕窝生产企业目前大部分按照罐头食品的国家标准生产。”王先知说,但目前市场上燕窝产品品类众多,包括燕窝罐头、冻干燕窝、即食燕窝、鲜炖燕窝等,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燕窝衍生品,如燕窝咖啡、燕窝粽子等。按照罐头食品国家标准生产的现状,显然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尽快出台燕窝“国标”势在必行。但“从推动燕窝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角度来看,仅制定国家标准也还不够。”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中国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马增俊认为,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社团标准和企业标准来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政府部门如何监管标准实施也同样重要。(吴佳佳)

我国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

2019年以来,现代种业发展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建设种业强国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提升供种保障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强有力支撑。

国家良种联合攻关成效显著。深入开展四大作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选育出西农511等强筋多抗节水小麦、京农科728等籽粒机收玉米、南粳5718等优质水稻,中黄301等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等一大批优良品种,加快新一轮品种更新换代,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95%以上,基本实现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全覆盖。启动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组建了优质瘦肉型猪、地方猪、荷斯坦牛、白羽肉鸡、湖羊、华西牛等7个联合攻关组,加快推动了畜禽品种自主创新。

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取得新突破。继续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发掘金寨小黄姜、北川黑大豆等一大批古老珍稀的特有资源和农家品种,挽救了一批有价值的新资源,丰富了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战略储备。全力推进地方猪以及牛、羊、马等家畜地方品种遗传材料的保护与利用,采集玉山猪、晋南牛等22个地方品种遗传材料,新鉴定枣庄黑盖猪、润州凤头白鸭2个畜禽遗传资源。我国长期保存作物资源达51万份,畜禽地方品种560多个、遗传材料67万余份。

国家种业基地建设迈入快车道。加快推进南繁基地建设,启动配套服务区建设。开展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基地认定,全面完成良种繁育基地布局。推动新一轮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实施,奖励资金规模进一步扩大,并首次将马铃薯制种基地纳入支持范围。启动建设海南、四川、甘肃、广东、湖南等5个以种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种业市场监管环境持续优化。狠抓种业市场监管,主要农作物种子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狠抓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植物新品种授权速度,申请总量达到3万余件,年申请量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组织开展全国种子打假维权现场行动,发布农业植物新品种十大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

天塞酒庄发布T20战略大单品 拓展2020新时代多维产品矩阵

2019年12月27日,天塞酒庄在北京举办“凝心聚力十年功,创赢国酒新时代”——天塞酒庄十年回顾暨2020新时代T20战略大单品发布会。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理事长王琦在会上表示,这十年,虽然中国葡萄酒市场一直深处艰难的调整期,但是以天塞酒庄为代表的中国精品酒庄集体崛起,让世界瞩目。无论生产技术,还是品牌市场,天塞酒庄都脚踏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特色的道路。在市场艰难的时刻,天塞酒庄超越本身,上升到中國葡萄酒层面宣传推广,值得学习。长远来看,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广阔,中国本土葡萄酒企业的前景仍旧光明。

天塞酒庄庄主陈立忠为现场来宾,讲述建庄十年以来天塞酒庄走过的风雨历程,并对天塞酒庄十年风土进行回顾,最后宣布天塞酒庄T20战略大单品正式面世。陈立忠表示,天塞酒庄此次推出10万瓶天塞酒庄T20战略大单品,意在进行2020年代战略升级,天塞酒庄将由“小而美”精品酒庄模式,走向“大单品、大品牌、强渠道”精品品牌营销模式。T20战略大单品是天塞酒庄面向2020年代的高品质葡萄酒大单品。“T”,源自“天塞”(Tian Sai)、“天山”(Tian Shan)、“风土”(Terrior)、“技艺”(Technology)、“传统”(Tradition),涵盖天塞酒庄的地域风土与酿造工艺;“20”,寓意进入天塞酒庄2.0时代,也彰显即将到来的2020新时代大背景。

作为天塞酒庄葡萄酒顾问,也是新疆焉耆政府特聘酿酒顾问,被誉为“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酿酒顾问”的北京农学院酿酒工程系主任、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副理事长李德美,带领现场来宾品鉴两款天塞酒庄T20战略大单品——天塞酒庄T20霞多丽干白葡萄酒和天塞酒庄T20西拉/马瑟兰干红葡萄酒,主题为“焉耆风土,十年探索”。李德美认为,十年中,我们通过许多精准的市场探索检验以及消费者测试研究,才有积淀与勇气酿造出天塞酒庄T20战略大单品,这是天塞酒庄十年风土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天塞酒庄种植酿酒团队的智慧凝结。

近年来,天塞酒庄大力拓展市场渠道,从最初的会员制为主到如今越来越广泛的经销商渠道,同时深耕高端渠道,进驻万豪、柏悦、香格里拉等全球顶级连锁酒店,登陆全球最大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等。未来,天塞酒庄将重点发力传统大渠道,为更多的中国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精品葡萄酒。

过去十年,天塞酒庄在精品酒与个性化定制酒方面,已被消费者认可青睐。天塞酒庄此次以T20战略大单品为开端,确定天塞大单品产品矩阵,建立“品牌大单品+酒庄精品酒”双轨道产品序列,挖掘不同消费人群及渠道,丰富酒庄定制系列,个性化、多元化、IP化、符合工业4.0阶段产品供应特点。自此,天塞酒庄也将逐渐构筑“品牌大单品+酒庄精品酒+酒庄定制系列”的多维产品矩阵。

天塞酒庄T20战略大单品,吹响天塞酒庄十年建庄号角,创百年企业决心,立足未来20年,用天塞精神创赢中国葡萄酒未来,值得用未来20年的市场,长路漫漫,来检验品牌战略的一款单品!(墨菲)

猜你喜欢

燕窝
只有辛巴的“糖水燕窝”是“智商税”产品吗?
是燕窝自由,还是养生陷阱
当妈了,到底要不要吃燕窝?
燕窝的价值,功在唾液酸
“有效”成分均严重缩水,康富来及白兰氏每瓶燕窝含量不足1g
关于燕窝的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燕窝虽好假货多,小小火机辨真伪
观察燕窝记
燕窝,想说爱你不容易
燕窝走私利益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