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乐育人,以美育德

2020-03-28吕林

艺术评鉴 2020年3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创设情境

吕林

摘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和精神纯洁的源泉。”这说明音乐在德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初中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德育渗透:立足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营造氛围感染学生,深化德育内涵;开拓有效途径,以课外活动为抓手,加强德育力度。

关键词:以乐育人  以美育德  德育渗透  立足教材  创设情境  开拓途径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3-0124-0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旋律、乐音之美是人的德育和智育的重要手段,是心灵高尚和精神纯洁的源泉。”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这些都说明了音乐教育在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树立学生积极正向的三观,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上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如何将德育渗透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呢?

一、立足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音乐教师应该立足音乐教材,通过认真钻研音乐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自然而然把思想品德教育,对美好情操的陶冶融入到课堂中。

初中音乐教材中有许多课题都可以把德育渗透其中。比如初一年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的艺术处理环节,如何才能让生活在和平年代幸福生活中的学生们感受到歌曲所表现出来的战争年代苦难岁月时,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捍卫国家、民族尊严坚定不移的信念呢?教师可以列举因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一串串骇人听闻、令人震惊的伤亡数据和经济损失,然后播放影片《国歌》中词作家田汉凝聚心血、心潮澎湃地写下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时刻,义勇军英勇抗敌、新中国的举国欢庆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上确立国歌时的电影片段,再结合教师声情并茂、全情投入的讲解和精心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面前淋漓尽致地再现歌曲的创作背景。通过一系列地教学自然地把学生们带入到歌曲所表达的情境中,可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唤起学生努力学习,卫国强国的高尚情感。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即熟悉又陌生的国歌,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每个中国人背后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和力量,教师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播放《国歌》出现并具有代表性的场合如: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边远山区贫困小学的升旗仪式、港澳回归时的升旗仪式以及奥运会上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多方位多视角地感受《国歌》的意义。这种教学过程充满了音乐性,但其意义很显然已超越了音乐本身。教师通过横跨新旧两个时代脉络的《国歌》教学,即完成了歌曲的演唱和知识、技能目标,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撼动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笔者在《小调集萃》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了中国华东、华中地区小调民歌在结构、方言、衬词、旋律、伴奏乐器等方面的音乐特点,然后在拓展环节把话题落在了本地民歌——珠海的沙田民歌,通过聆听、分析、为沙田民歌的旋律创作有珠海特色的歌词并用方言演唱自己填词的沙田民歌,来使学生关注到家乡的沙田民歌,让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描绘自己的家乡,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德育渗透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抒发了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二、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营造氛围感染学生,深化德育内涵

英国诗人弥尔顿说:“音乐中蕴藏着如此悦耳的催人奋进的力量。”音乐作为一种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情感的艺术语言,本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优秀的音乐作品用艺术美感染着人们的同时,也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闪烁人类崇高精神的光芒润物无声地传递到人们的心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善于提炼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真理,创设良好的德育教学情境,让音乐的美感染、滋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追求真善美。

例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一课的导入时,先在大屏幕上播放有小桥、流水、花影、江水、归舟的优美景色,让学生感受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月光透过云层映入江面,渔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这一切大自然迷人景色,它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组成了一首典雅、优美、抒情的乐曲。《春江花月夜》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这首乐曲的动人旋律,巧妙构思与手法使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它是由一首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这时,伴着诗意的画面和解说,笔者用琵琶演奏了一段《夕阳箫鼓》的古曲乐段,用音画、视听结合的教学手段,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教师娴熟的演奏、优美动人的琴声与大自然的迷人夜景相结合,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美妙,也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锦绣河山,在学生内心深处播撒了爱国主义的种子,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既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课堂结构,又增强了音乐感染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恰如其分地创造了情境,深化了德育内涵。

三、开拓有效途径,以课外活动为抓手,加强德育力度

加强德育力度,音乐教师除了重视德育的主阵地——音乐课堂以外,还应该开拓有效的途径,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抓手之一,扩大德育教育的辐射面,为德育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多年来,笔者一直坚持开展第二课堂培训和组织学生开展校内外的音乐课外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方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特长,以弘扬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为主,开展过国乐重奏、中西乐器合奏、电子琴重奏、合唱等课程,所涉及的音乐作品都是笔者花大量时间收集、整理、编配的。如:笔者辅导的民族器乐小合奏节目《云之南》组曲、《蝴蝶泉边》《天山之歌》,古筝重奏《战台风》《瑶族舞曲》,古筝独奏《打虎上山》,小提琴独奏《丰收渔歌》等,让学生在校内外的舞台上用优美经典的旋律,娴熟精湛的技巧和自信大方的台风演奏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多次获得市级、区级一等奖。通过长期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即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了学生的合奏、重奏表演的能力,也通过第二课堂这一抓手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从练习、表演、聆听、赏析中亲身体验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和伟大源远,真切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动人魅力,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和爱家乡、爱国的情感。

例如笔者发挥音乐教师特长,根据当代青少年身心特点创作并辅导的合唱作品《点亮梦想》,用动人的曲调,富于启迪的歌词,美妙悦耳的歌声抒发了青少年对校园的热爱,对成长、未来、梦想的思考与追求,获得了市级、区级奖项。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日常训练与校内外的舞台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音乐教师除了音乐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可以进行德育渗透,还可以通过组织和配合教育系统、学校各部门的各类活动来进行德育渗透。如:开展以爱国、爱党、爱校、爱班、励志、友爱、仁孝、守法、弘扬民族文化為主题的校园合唱比赛、达人秀比赛、艺体节文艺演出、元旦文艺汇演和优秀音乐作品讲座,开办校园广播站,选用和传播中外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在校园杂志中通过音乐与自身的成长故事、音乐家成长故事等多种形式为全体学生提供广阔、多方位的实践、展示平台,让学生通过听、唱、析、赏、奏、舞、演等音乐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实现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

培美育之花,结德育硕果。总之,作为音乐教师要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的教育者,发挥音乐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操、美好的品德、健康的情趣、宽广的胸襟,使音乐教育起到“以乐育人,以美育德”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李蔚霞,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创设情境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