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传播策略研究

2020-03-27潘浩然

现代营销·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新媒体

摘要:当前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使得现代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应用,所以说人们已经进入到了全媒体发展的时代当中,因此如何能够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有效的结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意义,已经成为十分焦点的问题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够对文化的传播影响力能够做出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产业发展;传播策略研究

引言:

进入到新世纪之后,网络技术和数字化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与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之下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严重的冲击。传统媒体主要通过电视、报纸、广播进行不断的传播,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界定,展现出了更强的针对性和交互性,同时覆盖的范围更加广阔,接受的群体大多数以年轻化为主。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当中都进行了不断的渗透。同时新媒体的不断的应用对文化的传播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新媒体的运用对地方文化传播发展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新媒体的出现能够对文化传播的平台和渠道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运用。当下人类发展的每一个过程都会提出相匹配的媒体传播形式,其中最初受到媒体传播形式主要是通过话语进行宣传,具体的思想表达的主要是通过声音或者手势进行运用。在新媒体发展的时代之下,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信息网络技术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已經成功的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定,从而对文化传播的渠道进行不断的拓宽发展。当下新媒体不断的发展运用,并不是对传统媒体进行取缔,而是两者实现共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取长补短共同运用,以此能够对传播的形式做到全面的提高,同时在传播效果和运行效率方面都做到了有效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大众化群体的基本需求。

第二,新媒体的出现,对于社会互动方式做出了进一步的拓展提高。在传统多媒体运行过程当中往往会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影响,通常这种局限主要是针对个别人的身份识别上,但是新媒体的运用往往会对这一局限性影响降到最低。互动的模式将会变得更加的直接有效,人们又想表达出自己的所看所想,只需要通过新媒体技术就可以做到进一步的展现,不会再像以往一样受到种种因素的顾及。这种互动的方式更加的高效直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发言人做出了进一步的保护,对于文化传播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都会做出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当前我们所使用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都是思想文化发挥的重要阵地,在对文化发言的过程当中根本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能够更好的展现出一定的随意性,文化传播的主体形式和课题形式都会根据情境模式的改变产生一定的互换,这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文化情感做到进一步的融合。

第三,当下新媒体的运用能够对文化形式作出进一步的催化。因此我们要对新媒体技术以痛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看待,其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的运用与发展能够对社会文化进步做出进一步的提升。其二,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就是着重体现文化特性。只有技术的不断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变迁生成。特别是在当下各种信息技术的不断的完善,使得新媒体技术做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对文化的形态形势都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例如社交APP运用微博的运用以及网络电视的运用等。当下每一种崭新的新媒体形态的形成,都是人们对现有文化环境重视改变所取得的成果。

二、提高新媒体传播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保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效的结合

虽然当下新媒体取得了良好的进步与成果,但是很大程度新媒体的进展与实施需要依赖传统媒体模式进行。因为新新媒体所利用了大量信息都是通过传统媒体所获得。而且在采访工作编辑工作以及传播制作等方面都没有进行全方位的霸占。同是传统媒体在广大群众心目当中还是具备着一定的权威性,并且还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记者在进行主要工作。所以说新媒体要想不断的发展,一定从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人才运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新技术做到进一步的展现与发挥,以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未来的传统媒体发展过程当中不会出现新媒体取缔旧媒体,二者只会进行不断的融合实现共同发展,以此能够达到通过合作实现共赢的发展局面。

(二)对新型的营销手段做到全面开发

对于新媒体不断的发展与运用对文化秩序做出了一定的改变,对于其他行业的变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当下最为流行的互联网行业,数字应用电视行业,无线传输行业等。同时在这些行业当中所创收的利润在逐渐的提高。在经济效益的趋势之下,不少传统媒体都开发出新型的媒体应用渠道以及平台,通过这样合作共存的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为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意义。

三、结束语

新媒体的运用是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虽然当下对地方文化传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才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同国外先进国家进行不断交流学习,以此能够更好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得新媒体行业发展能够进入到持久稳定的发展当中,这样才能够对国民的综合素质水平做到进一步的提升,国民素质的提升才能够保证国家走向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 聂伟.城市文化的微电影传播解读[J]. 东南传播. 2014(05)

[2] 游敏惠,袁晓凤. “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  青年探索. 2013(04)

[3] 包霄林,戚鸣.创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理念与途径[J]. 中华文化论坛. 2013(02)

[4] 万朝晖,胡小强.新时期“红色文化”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J]. 人民论坛. 2012(17)

[5] 孙书文.主旋律影视的大众文化认同——论“赵冬苓编剧”[J]. 东岳论丛. 2012(02)

[6] 傅梅芳.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J].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作者简介:

潘浩然(1997.9.25—),男,蒙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人,辽宁传媒学院,16级本科生,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新媒体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