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发展探析

2020-03-26玄伟

新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训练核心素养

玄伟

摘 要:田径运动属于奥运会当中极为重要的大项目,各国人民对田径运动也越来越重视,其发展速度极快,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本文将对田径教学对高校整体教学的本质意义加以阐述,分析高校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广大高校体育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田径运动教学;训练;大学体育;核心素养

对于众多体育运动而言,田径运动属于一项基础运动,其可以将人类身心素质充分展示出来,而更加系统、科学的现代田径运动对于提高人体健康来说意义深远。在高校当中展开现代田径运动教学,除了可以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技术能力,更能够引导其逐渐拥有坚韧、勇敢的精神品质,更加注重团队合作。

一、田径教学对高校整体教学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打造健康体魄

大部分田径运动都属于户外型的运动,因此学生在户外进行训练的时候,可以从分吸收自然力量,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调节心情,让学生走近自然,更能全面提升学生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提高其抵抗疾病的能力,打造出一副健康的体魄,使其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强化[1]。

(二)培养高校学生体育习惯

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因此,对于田径运动教学而言,培养当代高校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属于整体高校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在参与田径运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除了可以掌握最基本的田径运动知识与技术,更应当掌握田径运动对于人体身心健康的关键作用,逐渐培养学生主动锻炼身体以及参加体育运动的意识,并且激发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三)田径自身的教育作用与人文精神

田径运动除了可以帮助学生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更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心理素质,逐渐提升其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公平竞争精神,使其人格更加健全,从而为高校学生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夯实基础。如今大部分高校学生都不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其抗挫折以及抗压能力不强,一旦遇到困难往往会萌生退意。而田径运动相对单调、枯燥,在日常教学、训练过程中能提升学生毅力,逐渐提升其抗压能力。

二、高校现代田径运动教学和训练发展趋势

相比于其余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的投入成本不高,并不会受到器材、场地等所影响,特别是很多运动动作并不困难,学习起来相对容易。此外,田径运动身体对抗并不激烈,且有着较强的个人战术,这对于培养高校学生个人素质极为有利,尤其是在当今大部分学生都会在长时间中处于静坐状态、且大脑运动过多的状况中,此项运动教学更适合当代高校学生,其训练价值较高。

(一)日常教学更重视理论教学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有着较为成熟的思想,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运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偏重于理论基础教学。在日常田径教学过程中,此类教学通常具备一定的规律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且不应该进行单纯的田径技术教学,而是应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基础,随后借助一些合适的运动负荷来帮助学生提升身体素质,逐渐掌握学生运动后适应性的反应规律,这些都属于相对简单的训练理论知识。这样一來,便可以帮助学生展开自行训练,对自身技能进行具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改善运动,以便使田径运动兼具娱乐性以及健身性。一旦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相应运动并且对自身技能加以改善,将大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及成就感,进而对后续的训练效果更加关注,最终全面激发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提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学重点更偏重锻炼身体

相比于传统的田径竞赛,田径教学有着诸多不同之处,这主要是因为田径教学的重要任务目标便是使学生掌握越来越多锻炼身体的运动技巧、知识与方法。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像训练职业选手一样过度强调专业技术,会对学生的田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若不追求技术性,也会使田径运动教学失去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强身健体与学习技术,使两者呈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并且确保此状态拥有长期、上升特点:

(1)长期:主要指这种动态的平衡除了要呈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要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在自行训练时依然保持住这种平衡。

(2)上升:随着田径技术的不断提升,学生的运动量与运动强度也会上升,使得学生身体机能得以被有效加强,进而又会提升学生技术水准。

在高校中展开现代田径运动教学,其目标便是对此项运动进行普及,使学生更健康,并使其身体素质得到提升,最终推动学生个性化以及全面发展,培养其核心素养[2]。

(三)与其他运动进行全面结合

在新时期,对于现代田径运动教学而言,教师应当确保课程的开放性,即能够将田径运动和武术、球类或者体操等运动进行充分结合,从中也能够将田径运动的基础性充分展现出来。竞技体育各类赛事需要运动员拥有极佳的身体素质,这对于提升比赛观赏性具有直接影响,同时普通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身体素质也具备较大差异。从本质上来看,武术、球类或者体操等运动需要运动员拥有极佳身体素质,这就要求运动员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田径运动基础;而单调、枯燥的田径运动教学需要融入武术、球类或者体操等运动的多样化形式及其趣味性。

三、结论

总体而言,伴随奥运会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度越来越高,现代田径运动更加趋于多元化、国际化发展。而在高校田径运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时代发展方向,结合日常实际教学状况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掌握并应用最合适的教学与训练模式,最终推动我国整体田径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泳华.浅谈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策略与途径[J].运动精品,2019,38(06):83-84.

[2]郭林昊.高校体育田径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105+107.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训练核心素养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