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山水库人工繁殖三角鲂种群的生长情况

2020-03-25戴杨鑫冯晓宇储忝江戴瑜来黄辉余家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铜山生长率种质

戴杨鑫,冯晓宇,储忝江,戴瑜来,黄辉,余家贵

(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2.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浙江 杭州 310024;3.浙江杭州国家级钱塘江三角鲂原种场,浙江 杭州 310024; 4.杭州千岛湖贵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 淳安 311700)

三角鲂(Megalobramaterminalis)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鲂鳊亚科、鲂属,俗称有“钱塘江塔鳊”“三角鳊”“法罗”等[1-3],是钱塘江、长江、黑龙江等流域重要的野生土著经济鱼类,因其具有生长快、疾病少、适应性强、体大肉厚、骨刺较少、肉质嫩滑、蛋白质含量丰富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4-5]。近几年,随着三角鲂人工繁殖技术、苗种培育技术及商品鱼养殖技术的突破[6-7],三角鲂养殖技术不断进步,养殖密度和产量不断提高。但同时瓶颈制约因素正逐步显现,其主要原因是三角鲂种质资源退化,野外再难采集到三角鲂原种资源。因此,通过科学选址,建立三角鲂种质资源保存库,对三角鲂种质资源进行保护已迫在眉睫。

为对钱塘江三角鲂种质资源进行保护,本单位自2015年起,在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的铜山水库建设三角鲂种质资源保存库,充分利用铜山水库的环境优势。铜山水库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极佳,水源状况优良,无工业污染和废水排放,人类活动较少,环境可控性强,污染风险小,且周边无大规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污染概率小。经过3年多的三角鲂种质资源保存库的建设,铜山水库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三角鲂种群。本研究对铜山水库三角鲂种质资源保存库中人工繁殖放养的三角鲂的生长状况进行回捕研究,以期为更好地开展三角鲂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三角鲂放养

本研究中所用的三角鲂为浙江杭州国家级钱塘江三角鲂原种场繁育的三角鲂原种子一代鱼种,鱼种培育阶段在原种场池塘中进行,放养时间选择在每年冬季水温较低时,使用活水车充氧,将三角鲂冬片鱼种经公路运输至铜山水库进行入库放养。放养时间、放养规格及放养数量见表1,共放养三角鲂12 640尾,共计1 095 kg。

表1 三角鲂放养的情况

1.2 三角鲂回捕

三角鲂回捕采用放置刺网、定制八字张网和垂钓等方式进行。本试验共进行3次三角鲂回捕工作,回捕日期分别为2018年9月20日、2018年10月19日和2019年4月11日,共采集到三角鲂235尾,其中刺网捕获43尾、八字张网捕获75尾、垂钓捕获117尾。

1.3 数据检测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鱼体质量,直尺及游标卡尺测量三角鲂体长、体宽等体形数据。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角鲂回捕情况

铜山水库刺网回捕情况见表2。本试验共回捕三角鲂43尾,3次刺网补获鱼群中三角鲂占比分别为6.1%、16.5%和12.0%,三角鲂已在铜山水库形成数量可观的种群,从侧面表明三角鲂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已基本成功。但由于生长时间的限制,三角鲂是否能在铜山水库自然繁殖及其在铜山水库生存的生态效应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表2 铜山水库刺网的回捕记录 单位:尾

2.2 三角鲂水库放养天数与生长量

由于铜山水库中现存的所有三角鲂均为人工投放的经人工繁育后的原种F1代个体,且每年投放个体均为当年冬片鱼种,根据回捕后的个体大小可确定其放流年份与在水库中的生长时长。三角鲂放养天数(x)与体质量(y)的关系如图1所示,y=28.409 e0.002 6x,R2=0.974 1。

图1 三角鲂水库放养天数与体质量的关系

2.3 不同放养群体体质量的日生长率

根据不同的放养群体测算铜山水库的三角鲂日生长率。如图2所示,不同放养年份群体的日生长率不同,这可能与三角鲂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有关。2019年放养群体的日生长率最高,该阶段为三角鲂的青少年时期,因而具有最高的日生长率。2015年和2016年放养的三角鲂群体处于性成熟阶段,大量的能量用于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体质量及体长等指标增长减缓。

图2 不同放养群体三角鲂体质量日生长率

2.4 各回捕组的特定生长率

如图3所示,三角鲂的水库放养天数(x)和特定生长率(y)之间的关系为:y=-0.004 ln(x)+0.031 3,R2=0.914 6。随着三角鲂在水库中生活时间的延长,其特定生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原因可能与生物的内在生长属性、食物限制、生殖消耗等因素有关。放养600~1 200 d时,三角鲂的特定生长率趋于水平,该阶段可能是进行三角鲂新老交替、水库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合理区间。

图3 各回捕组三角鲂的特定生长率

3 讨论

有关鲂属鱼类的年龄与生长,国内很多学者已做过相关研究[8-11]。在鲂属鱼类的年龄鉴定上,有学者提出鳞片、耳石、基枕骨、脊椎骨等都可用于年龄的鉴定[12],也有学者提出在1~4龄时适宜使用鳞片作为鉴定材料,而5~7龄使用脊椎骨进行鉴定更为适合[13]。在鲂属鱼类生长方面,研究报道指出,鲂属鱼类体长曲线均为一条不具拐点、而有渐近线的曲线,反映鲂属鱼类生长具有先快后慢,最后渐近停止的特点;而体质量曲线均是拉长的“S”形曲线,说明鲂属鱼类的体质量增加是由慢到快再变慢的过程[14]。有学者对比了4种鲂属鱼类的生长参数后得发现,鲂的渐进体长、体质量均为最高,生长性能最佳[15]。本研究中,因所测鱼类均为自繁后放养种群,因而无须进行年龄鉴定,而在生长方面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类似。

已有三角鲂相关生长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养殖群体及野生群体的研究,而对在自然或半自然状态下人工繁殖放养的三角鲂生长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本试验开展了对人工繁殖并放养于野外开放水域的三角鲂的生长情况进行回捕测量,得出三角鲂在中大型水库环境中生长的初步结果,并发现了三角鲂在类似铜山水库这种近野生状态下,从幼体到亚成体到成体的阶段中,生长具有异速性,生长速度趋于减缓,提出了水库放养三角鲂新老交替、水库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合理放养区间,该结果对三角鲂的种质资源保护及水库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铜山生长率种质
林龄和立地条件对冀北山地油松单木生长量和生长率的影响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鲁西南地区影响大蒜二次生长率的因素分析
日本落叶松以林分平均木材积生长率代替林分蓄积生长率可行性验证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不同七叶莲种质果实性状及种子质量研究
让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生根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科技教育掠影
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实然和使然
系统论视域下学校体育整体发展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