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水稻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5施波周华萍应金耀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全量全钾全氮

施波,周华萍,应金耀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1203)

秸秆作为农业生产中的副产品,富含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合理地利用秸秆不仅可避免环境的污染,还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化肥使用、增加作物产量[1]。秸秆还田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尽管对秸秆还田技术已有大量研究,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推广尚待提高。本试验在麦—稻两熟制种植模式下,探讨秸秆不同粉碎方式、不同还田量对土壤有效养分状况、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做好秸秆还田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杭州市萧山区南片水稻种植区进行,设置3个试验区,萧山区浦阳镇杭州宝树粮油专业合作社为A试验区、浦阳镇新河口村大户颜利仁为B试验区、义桥镇杭州丰收粮油专业合作社为C试验区。试验区土壤为中壤土,种植制度为麦-稻二熟制。A试验区土壤pH 5.17,含有机质40 g·kg-1、全氮2.23 g·kg-1、有效磷17.3 mg·kg-1、速效钾56 mg·kg-1;B试验区土壤 pH 5.65,含有机质54.2 g·kg-1、全氮1.83 g·kg-1、有效磷2.1 mg·kg-1、速效钾95 mg·kg-1;C试验区土壤pH 5.71,含有机质55.5 g·kg-1、全氮3.09 g·kg-1、有效磷12.7 mg·kg-1、速效钾101 mg·kg-1。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小区面积为667 m2。处理1,小麦秸秆粉碎8~10 cm,全量深翻还田,后作水稻,水稻收获后,秸秆粉碎8~10 cm,全量深翻还田,后作小麦。处理2,小麦留茬15 cm 左右深翻,后作水稻;水稻收获后,留茬15 cm左右深翻,后作小麦。处理3,小麦留茬15 cm左右,秸秆半量深翻还田,后作水稻;水稻收获后,留茬15 cm 左右,秸秆半量深翻还田,后作小麦。处理4为对照(CK),小麦、水稻整草收割后,秸秆不留田。

各试验区均用久保田收割机收割后处理秸秆。同一试验区肥料施用情况相同,其他病虫防治等各项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1.3 调查统计

对不同处理的水稻、小麦各生育期进行观察记载。收获前,调查有效穗,取样20株考查株高、穗长及穗粒结构。收获后,采集各处理植株籽粒样品,分析全氮、全磷、全钾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籽粒养分含量

如表1所示,麦草还田后,水稻籽粒全氮含量各试验区处理2和处理3大致相等,且均高于处理1,说明处理1的秸秆还田方式不利于水稻籽粒氮含量积累。水稻籽粒全钾和全磷含量A试验区和B试验区均为处理2最高,C试验区处理2的含量仅次于处理3,说明处理2的秸秆还田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籽粒全钾含量和全磷含量。稻草还田后,小麦籽粒全氮和全钾含量,B试验区和C试验区处理 1 和处理3的含量均高于处理2,说明处理1和处理3的秸秆还田方式更利于小麦籽粒对氮和钾的积累。

2.2 作物经济性状和产量

如表2所示,麦草还田后,水稻株高和穗长C试验区均为对照表现最好;有效穗数各试验区秸秆还田处理均明显高于对照;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各试验区处理2均表现最佳;水稻籽粒产量,对照均表现最差,A试验区和C试验区处理1和处理3产量大致相等,且均高于处理2,说明处理1和处理3的秸秆还田方式更有利于水稻产量的增加。如表3所示,稻草还田后,小麦株高和千粒重秸秆还田处理的均较对照有所提高;有效穗数处理3均最高;小麦籽粒产量秸秆还田处理均高于对照,且均为处理1>处理3。综合上述分析,麦草还田有利于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的提高,稻草还田有利于小麦株高、千粒重和产量的提高,其中处理1的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提高效果最佳。

表1 不同秸秆还田处理水稻、小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表现

表3 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小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秸秆可以作为农业生产中重要的肥料来源和潜在的碳库能源,秸秆还田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作物产量均有重要影响[2-4]。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以及速效钾、全氮、有效磷含量的升高[5]。本试验结果,3 种秸秆还田方式中,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方式有利于提高水稻籽粒全钾和全磷含量,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方式和秸秆留高茬半量还田方式更利于小麦籽粒对氮和钾的积累。因此,在实

际生产中,以提高作物氮磷钾含量为主要目的的可以选择多种秸秆还田方式相结合的模式。有研究指出,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的水稻产量与秸秆不还田的处理相比,全量还田优于半量还田,而半量还田优于不还田,且相互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6]。本试验中,从作物经济性状和产量上来看,秸秆还田处理作物长势和产量相较于不还田表现更好,说明秸秆还田有助于水稻增产。其中,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佳。

猜你喜欢

全量全钾全氮
贵州野生小檗属植物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及富集特征
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微波消解-火焰光度法测定植物中全钾
271家网货机构公布资金存管信息超八成全量业务上线
土壤全磷全钾同时测定方法研究
西藏主要农区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黄河三角洲土壤钾对植物群落的响应研究
三峡库区消落带紫色土颗粒分形的空间分异特征
武功山山地草甸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分布格局及关系
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