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药剂对速生叶菜上叶甲科害虫的控制效果

2020-03-25吴燕君赵蕖杨春萍姚荣建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叶菜水剂柠檬

吴燕君,赵蕖,杨春萍,姚荣建

(1.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 杭州 310019; 2.杭州市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3.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106; 4.杭州及时雨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浙江 杭州 311113)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abr.)和猿叶甲同属鞘翅目叶甲科[1-2],是十字花科蔬菜上重要害虫,田间常混合发生,尤其在速生叶菜生产中为害猖獗,造成植株伤口还可传播软腐病[3-4],严重时影响叶菜的产量和品质,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黄曲条跳甲田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成虫、幼虫为害地上植株及土中根系,成虫啃食叶片并借助较强的跳跃能力迁移为害,咬食叶片呈密密麻麻的孔洞,幼苗期受害最重,其活动能力强、范围大,控制时机较难掌握[5]。猿叶甲在速生叶菜上为害的主要种类为小猿叶甲(PhaedonbrassicaeBaly)和大猿叶甲(ColaphellusbowringiBaly)[6],成虫和幼虫均取食菜叶,使菜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吃成网状。

目前针对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清洁田园、合理轮作或间套种、昆虫病原线虫等生物制剂防治、颗粒剂土壤处理等[5,7],但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近年来许多有机磷农药被禁止使用,使得研究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制剂并进行配套使用技术的研究更为迫切。速生叶菜生长周期短,对农药残留控制要求较高,且叶甲科害虫已成为速生叶菜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本研究通过筛选试验,比较分析多种新型药剂对小白菜上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的控制效果,综合评价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为杭州及相似地区速生叶菜上主要叶甲科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啶虫脒·哒螨灵(啶·哒,试验样品,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甲氰·哒螨灵2-1(试验样品,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甲氰·哒螨灵2-2(试验样品,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提供);5%柠檬烯水剂(浙江威尔达化工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

1.2 处理设计

本试验在杭州市滨江区顺坝村市植保土肥总站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排灌条件较好,地块水肥条件良好。供试小白菜品种为早熟5号,直播栽培;防治对象为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

试验设啶·哒1 200倍液、甲氰·哒2-1 800倍液、甲氰·哒2-2 800倍液、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及清水对照共7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共21个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2。各处理于2019年4月22日施药1次,采用WS-16型手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7 mm,工作压力3~4 kg·cm-2)均匀喷雾,每667 m2用药液量30 kg。试验当日无降水,对害虫防效无明显影响。

1.3 调查与统计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13 d分别调查田间各小区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的残留虫量,并观察各处理对作物的安全性。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记录每株植株上的虫量,计算百株虫量,计算虫口减退率和校正防效,采用SPSS 17.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Duncan’s新复极差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各药剂处理对露地栽培小白菜上黄曲条跳甲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24 h,甲氰·哒2-1 800倍液及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的混配处理防效最佳,均在90%以上;啶·哒1 200倍液单剂处理及甲氰·哒2-2 800倍液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均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处理;药后6 d,啶·哒1 200倍液、甲氰·哒2-1 800倍液、甲氰·哒2-2 800倍液、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5%柠檬烯水剂 1 000倍液处理防效在83.0%~88.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和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 800倍液处理;药后13 d,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处理防效最佳,其次为甲氰·哒2-1 800倍液处理,啶·哒1 200倍液和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单剂处理防效分别为82.2%、70.8%,说明啶·哒添加生物药剂柠檬烯对防治黄曲条跳甲增效作用明显。

表1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白菜上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在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表2同。

2.2 对猿叶甲的防治效果

由表2可知,各药剂处理对露地栽培小白菜上猿叶甲均有较好的防效。药后24 h,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0 00倍液混配处理防效最佳,啶·哒1 200倍液、甲氰·哒2-1 800倍液、甲氰·哒2-2 800倍液处理防效也均在91%以上;药后6 d,甲氰·哒2-1 800倍液、甲氰·哒2-2 800倍液处理、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处理防效均在92%以上,啶·哒1 200倍液单剂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均显著优于5%柠檬烯水剂 1 000倍液、对照药剂和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处理;药后13 d,啶·哒1 200倍液+5%柠檬烯水剂1 000倍液、甲氰·哒2-1 800倍液总体防效最优,均在90%以上;啶·哒1 200倍液和甲氰·哒2-2 800倍液处理也有较好的防效。总体而言,各试验处理中以啶·哒与柠檬烯的混配处理防效最佳,药后24 h及药后6 d、13 d防效均优于2种药剂的单剂处理,体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2种不同的甲氰·哒试剂均有较好的防效,总体以甲氰·哒2-1防效更优。

表2 不同药剂处理对小白菜上猿叶甲的防治效果

2.3 安全性调查

根据药后调查,试验期间各处理区小白菜均生长正常,未发现触杀性药害和抑制生长等现象,各药剂按推荐剂量使用对作物生长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黄曲条跳甲和猿叶甲是十字花科蔬菜上为害严重的叶甲科害虫,尤其在苗期常造成毁苗,其发生和为害已成为叶菜生产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目前对上述害虫的控制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过去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毒死蜱等药剂,由于高残留已全面禁用,筛选防效优异且对环境友好、成本适当、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替代药剂及安全高效的控制技术刻不容缓。本试验选择多种新型杀虫剂,研究其对叶菜生产中2种主要叶甲类害虫的综合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药后24 h及药后6 d、13 d,各供试药剂处理对露地栽培小白菜上黄曲条跳甲、猿叶甲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啶·哒+柠檬烯处理防效最佳,优于2种单剂处理,说明试验药剂中加入柠檬烯的混配处理对黄曲条跳甲、猿叶甲的防治均有较好的增效作用;2种不同的甲氰·哒处理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且以甲氰·哒2-1防效更优。试验中对作物上其他害虫的田间调查发现,各试剂对蜗牛也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因此,综合各处理对速生叶菜上主要叶甲科害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在防治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黄曲条跳甲、猿叶甲田间混发时按推荐浓度使用啶虫脒·哒螨灵、甲氰·哒螨灵等药剂,同时添加生物药剂柠檬烯以发挥其增效作用,萝卜等作物上还需注意黄曲条跳甲地下幼虫的防治,但注意交替用药,以避免或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农药的科学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防治谱、提高药效、延缓靶标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延长单剂使用寿命、降低防治成本等作用[8]。本试验研究了哒螨灵与啶虫脒、甲氰菊酯不同复配组合的药剂对叶菜上黄曲条跳甲、猿叶甲的防治效果,其单剂哒螨灵属哒嗪酮类,是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作为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杀虫、杀螨剂,有很强的触杀活性、无内吸和熏蒸活性。有研究表明,哒螨灵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有较高毒力,LC50为195.123 mg·L-1[9];与哒螨灵复配的啶虫脒、甲氰菊酯分别属于氯代烟碱类杀虫剂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靶标的作用方式与哒螨灵均不相同,有助于避免或延缓靶标交互抗性的产生,也可互补2个单剂的防治范围。啶·哒、甲氰·哒2-1、甲氰·哒2-2对小白菜上叶甲类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效,按推荐剂量使用对作物生长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柠檬烯是从天然橙皮中提炼出来的生物农药,具有很强的展着性和渗透性,与常规化学农药无交互抗性,有报道称橙皮精油在小菜蛾、菜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防治及瓜类病害等防治中有一定的增效作用[10-11],但未见其用于防治黄条跳甲和猿叶甲的报道。本试验中,生物药剂柠檬烯单剂使用时防效一般,但与啶·哒混配后增效明显。因此,在速生叶菜上叶甲类害虫混发时的用药防治,应综合考虑害虫生物学特性、各药剂的特点、质量安全控制等因素,将化学农药防治与生物农药防治等技术协调应用以实现增效。

猜你喜欢

叶菜水剂柠檬
柠檬
疏水剂对硫氧镁水泥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叶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新型耐盐性堵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巧制柠檬片
小柠檬
住“10层高楼”、一年产16茬、一次放置20万盆叶菜——智慧工厂种菜不一般
一种可膨胀选择性长效堵水剂的性能与应用
18%L-草铵膦水剂的制备
叶菜有序收获机填补国内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