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氮磷钾含量复合肥对大白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2020-03-25张素平李贞霞王玲燕朱红彩原让花黄金华马海涛李明卫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包硫酸钾大白菜

张素平,李贞霞,王玲燕,朱红彩,原让花*,黄金华,马海涛,李明卫

(1.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2.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大白菜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供应量最多、销售时间最长的蔬菜之一[1],为喜钾作物。通常情况下,每生产1 000 kg大白菜,大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分别为1.86、0.36、2.83 kg,钾的需求量明显高于氮和磷[2]。然而长期以来菜农重氮肥轻钾肥,加剧了氮、钾营养的不平衡,严重影响了大白菜的品质[1,3-4]。目前,大白菜生产上施用的底肥多为普通硫酸钾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根据大白菜养分需求规律和生产实践证明,该类型肥料已不能平衡满足大白菜对养分的需求。研究表明,钾肥可显著提高大白菜产量,但不同钾肥品种对产量及品质有影响[1]。本试验通过对2种不同氮磷钾含量的硫酸钾复合肥进行比较试验,探讨不同氮磷钾含量的硫酸钾复合肥对大白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分室内和田间两部分。田间试验在获嘉县太山镇西寺营村秋季大白菜生产基地进行,供试田块质地中壤,肥力中等、均匀;土壤pH值7.3,有机质0.6%,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55、14、88 mg·kg-1,前茬作物为大葱。供试大白菜品种为秦杂2号(M1)、小包23(M2)、郑研小包(M3)。供试肥料硫酸钾复合肥(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为L1(N 18%,P2O55%,K2O 22%)和L2(N 15%,P2O515%,K2O 15%)。

1.2 处理设计

试验为二因素试验,复合肥2种,品种3个,6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处理为大白菜品种M1、M2、M3分别施用硫酸钾复合肥L1和L2。2017年8月20日整地时,把所需试验肥料L1、L2作为底肥分别施入M1L1、M2L1、M3L1和M1L2、M2L2、M3L2小区,667 m2施肥量均按50 kg施入,8月27日直播,种植行距54 cm,株距50 cm,每小区种植20株,小区面积为5.4 m2。11月25日收获,每小区收获后去根称重计产。

1.3 测定项目

测试样品于2017年11月15日在试验小区内采集新鲜大白菜,每处理随机采收3颗新鲜大白菜,去根后称重计单株产量,并采用4分法取样,剪碎混匀,分别进行品质测定(试验测定在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学院实验室进行)。Vc含量的测定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5];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5];干重/鲜重采用烘干法;粗纤维测定依据GB/T 5009.10—2003,采用粗纤维测定仪进行测定。

1.4 数据分析

测得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DPS(v9.5)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随机区组双因素处理,其中方差分析是使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大白菜产量及品质

从表1可知,产量上,以秦杂2号株净重最高,郑研小包净重最低,经新复极差比较,秦杂2号和小包23净重差异不显著,且均极显著高于郑研小包;品质上,秦杂2号和小包23在可溶性糖、Vc、粗纤维含量上双方基本没有差异,且Vc极显著高于郑研小包,可溶性糖和粗纤维极显著低于郑研小包。本试验中,小包23蛋白质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秦杂2号和郑研小包;秦杂2号蛋白质略高于郑研小包,但未达显著水平。由上可知,小包23除蛋白质极显著高于秦杂2号外,在产量和可溶性糖、Vc、粗纤维含量上两品种间基本没有差异,说明秦杂2号和小包23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遗传特性相似较多,综合性状以小包23较好,秦杂2号次之,郑研小包综合性状一般。

表1 不同品种大白菜产量、品质比较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表2~3同。

2.2 不同肥料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知,在相同追肥条件下,L1肥料处理极显著增加了大白菜净重、蛋白质、粗纤维含量,Vc含量增加不显著;同时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但未达显著水平。

表2 不同肥料处理的大白菜产量、品质比较

2.3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表3可知,产量上,M1L1处理的株净重最高,极显著高于M1L2、M3L1、M3L2,显著高于M2L2,与M2L1差异不显著;M2L1和M3L1净重分别高于M2L2、M3L2,但增加不显著。由上可知,各品种均以L1肥料为优。其中,M1L1肥料净重增产极显著,为最优选择。可溶性糖含量以M3L1处理最高,显著高于M2L2,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M1L1可溶性糖低于M1L2,差异不显著;M2L1极显著低于M2L2,M3L1极显著高于M3L2。说明郑研小包施用L1复合肥可溶性糖最高,为最优选择。蛋白质含量以M2L1处理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其他5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同时M1L1、M3L1蛋白质分别高于M1L2、M3L2,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参试品种施用L1复合肥为优选,秦杂2号、郑研小包施用两种复合肥间无显著差异。Vc含量以M1L1高于M1L2,差异不显著;M2L1和M2L2无差异;M3L1极显著高于M3L2;M3L2的Vc含量最低,其他5个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粗纤维检测结果表明,M3L1含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同时M1L1显著高于M1L2,M2L1极显著高于M2L2,M3L1极显著高于M3L2,说明3个品种施用L1复合肥均显著增加粗纤维含量,其中郑研小包施用L1复合肥增加效果最显著。

表3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品质比较

3 讨论

不同大白菜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对感官品质起正向作用,粗纤维对感官品质起负向作用。本试验中,秦杂2号和小包23产量相近,小包23除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秦杂2号外,其他品质性状基本无差异,两者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遗传特性相似处较多,因而综合性状以小包23较好。

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可极显著增加大白菜产量及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对Vc、可溶性糖影响不显著。本试验中,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中氮、钾含量明显高于硫酸钾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且具有显著增产效果,这与李军等[6]提出的在磷肥适宜用量情况下大白菜增施氮肥和钾肥有明显增产效应和陈先知等[1,7]提出的增施钾肥提高地上部净菜率、显著提高大白菜的叶球产量结论一致。本试验中,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不同程度增加了大白菜的蛋白质、Vc含量,这与陈先知等[7]提出增施钾肥能提高大白菜叶帮和软叶中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及李军等[6]提出的施钾肥可提高大白菜Vc含量结论一致。本试验中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的可溶性糖含量未达显著水平,这与周艺敏等[8-9]认为的钾肥施用对大白菜的糖含量无大影响结论一致。本试验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可明显增加粗纤维含量。

不同处理对大白菜产量及品质有不同影响。产量上,秦杂2号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处理产量最高;品质上,3个参试品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均不同程度增加大白菜的蛋白质、Vc及粗纤维含量。

综合认为,3个品种中,综合性状以小包23最好,优质高效;肥料以含钾量较高的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做底肥效果最好,可明显提高产量,有效改善大白菜品质。生产上可选用大白菜小包23、施用含钾量较高的硫酸钾复合肥(N 18%,P2O55%,K2O 22%)做底肥生产,作为大白菜生产较优模式。由于本试验参试品种均为中早熟类型,试验肥料种类较少,数据仅为1年试验结果,今后应根据生产需要,加大相关技术研究,为大白菜优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小包硫酸钾大白菜
黑暗中努力
大白菜要高产这样管理
四川能投川化集团48 万t/a 钾肥项目(一期)硫酸钾装置投产
硫酸铵与氯化钾生产硫酸钾的技术改造及应用
农谷三安模式 蔬菜基地大白菜喜获丰收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小包生活
花花小包
在线分析乙醇及超声波对硫酸钾晶核粒度的影响
小包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