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子后装+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

2020-03-25李永强周翔张澄程宇明陈芳芳倪伟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子盆腔宫颈癌

李永强 周翔 张澄 程宇明 陈芳芳 倪伟

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局部晚期宫颈癌广义指宫颈癌ⅠB2~ⅢB期宫颈癌,狭义指局部肿瘤直径>4cm的早期巨块型宫颈癌[1]。放射治疗是临床Ⅱa期以上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放疗以内照射+外照射的治疗方法最为有效。内照射目前国内外多采用137Cs、192Ir、60Co后装治疗。采用新型放射源高剂量率252锎(252Cf)中子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日本及前苏联等国家初步应用,显示出中子后装治癌的优势[2-3]。本资料选取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和比较分析了中子后装+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70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局部肿瘤直径>4cm、临床分期为ⅠB2~ⅢB期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年龄27~80岁,平均(56.5±5.8)岁。患者治疗前均经病理确诊,肝肾、血象功能正常,经胸部X线片、腹部B超、磁共振(MRI)或盆腔CT等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并排除远处转移,并对疑似直肠、膀胱受侵者行直肠镜和膀胱镜检查。本研究在治疗前均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分组: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中子后装治疗+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对照组采用192Ir后装治疗+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两组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子后装治疗机腔内治疗和全盆腔适形外照射;对照组采用192Ir后装治疗机腔内治疗和全盆腔适形外照射。首先对患者采用全盆腔适形外照射,2Gy/次,4~5次/周,总量为45~50Gy。同时,观察组采用252 Cf 中子后装治疗机腔内治疗,对照组采用192Ir后装治疗机腔内治疗(宫旁A点),1次/周,共治疗 4~6 次,A 点总剂量达 36~45Gy[4]。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天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变化。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每周行盆腔B超复查,定期测量肿瘤直径,了解患者病变情况。检测患者血生化、血常规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价 (1)症状改善情况:检查阴道出血、阴道排液、排尿困难、排便困难、腰腹痛、感染及贫血等情况。其中,患者感染得到控制表现在:发热消失、腹痛减轻、坏死组织减少或消失、恶臭味消失。患者贫血得到改善的标准是患者血红蛋白上升至≥1g/L。(2)局部病灶控制情况:按照WHO规定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4个等级:①完全缓解:患者的全部肿瘤消失可以维持≥4周;②部分缓解:肿瘤长径与短径乘积减少≥50%且可以维持≥4周,期间未发生恶化或产生新病灶;③病情稳定:肿瘤长径与短径乘积增大≤25%或减少<50%,且可以维持≥4周;④病情恶化:肿瘤长径与短径乘积增大>25%。(3)治疗毒副作用比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是否出现白细胞下降、腹痛、腹泻等直肠反应,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尿道反应。(4)随访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后1个月后行宫颈刮片和盆腔B超复查,3个月后根据患者宫颈局部情况行活组织检查,其后门诊复查1次/3个月,3年后复查 1次/6个月,复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盆腔B超、宫颈细胞学检查等。对宫颈局部疑似有肿瘤残存或复发患者行宫颈活检;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起效时间比较[d,(±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阴道出血 阴道排液 排尿困难 排便困难 腰腹痛 感染 贫血观察组 5.4±2.0* 5.7±0.5* 7.6±1.8* 7.7±1.9*10.7±2.5* 8.2±2.3* 8.1±2.1*对照组 8.5±1.7 8.9±1.8 11.2±1.4 10.9±1.5 16.7±1.5 12.2±2.4 12.4±2.0

2.2 两组患者局部病灶控制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局部病灶控制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毒副作用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毒副作用比较[n(%)]

2.4 随访情况 本研究统计随访达到3年的患者,部分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未到3年的患者未统计在内。观察组34例统计在内患者中有5例(14.71%)发生复发及转移,对照组32例统计在内患者中有8例(25.0%)发生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为88.24%(30/34)高于对照组的71.88%(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资料探讨和比较分析了采用中子后装+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疗效。观察组采用中子后装治疗+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对照组采用192Ir后装治疗+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起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局部病灶控制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9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局部病灶控制开始起效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及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3年生存率为88. 24%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观察组治疗方案治疗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

采用中子后装治疗+适形外照射治疗的治疗组出现白细胞下降为5.71%、直肠反应为8.57%、膀胱尿道反应为5.71%,而对照组出现白细胞下降为11.43%、直肠反应为17.14%、膀胱尿道反应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毒副作用较低,与文献[5]报道并发症发生率为5%左右相似,全身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能够较好耐受。

总之,中子后装+适形外照射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能够迅速有效地改善症状,控制局部病灶,同时,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较低,且3年生存率高于体外照射治疗,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子盆腔宫颈癌
VVER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系统的验证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潜在作用机制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短期随访研究
(70~100)MeV准单能中子参考辐射场设计
3D打印抗中子辐照钢研究取得新进展
盆腔积液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