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焦虑症患者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3-24郭小燕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脑电焦虑症服药

郭小燕

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精神障碍疾病,多表现为紧张不安、神经功能紊乱等[1]。临床大多采用药物治疗焦虑症患者,但存在不良反应明显、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加之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且担心用药会损伤身体,导致服药依从性较差。聚焦解决模式将人的正面方向作为焦点,尽可能地挖掘患者解决问题的潜能,目前在慢性病患者的应用中已取得显著效果。脑电仿生电刺激仪利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仿生低频电流,并将电流作用于人体穴位表面,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利于控制焦虑症状[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7例)。观察组男12例,女35例;年龄26~59岁,平均(40.53±4.16)岁;病程1~10年,平均(4.02±1.11)年。对照组男13例,女35例;年龄24~58岁,平均(41.20±4.09)岁;病程1~11年,平均(4.16±1.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系统疾病伴发抑郁焦虑障碍的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更新版)》中相关诊断标准[3];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50分;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病情恶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具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存在神经衰弱、狂躁症的患者;伴有心、肝等主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具体如下。(1)成立团队:成立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护理小组,成员均经专业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培训;干预时间为入院1周内、出院前1 d、出院2周后、出院4周后,60 min/次。(2)提出问题:入院后,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其描述药物、治疗、物理干预过程中的自我感受。(3)构建目标: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描述的问题,引导其构建有效的护理目标,如目前需改善的疾病症状、每天的睡眠时间等。(4)探查例外:帮助患者分析负性情绪的来源,根据原因引导其反思并正确认识自我的负性情绪;此外,护理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对其表示关心、理解与支持;按时向患者发放药物,并向其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督促家属监督患者用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要求患者详细记录讲解内容,结束后鼓励患者进行提问,护理人员需予以耐心解答。(5)反馈控制: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努力表示肯定与赞赏,若效果不明显,则需查明原因,分析总结,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6)评价过程:评价患者取得的进步,帮助其认清完成的效果及情况,然后制定新计划和新目标。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脑电仿生电刺激仪(上海仁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CVFT-028M 型)干预:协助患者选取合适的体位,将主电极置于其双侧耳后凸起部位,辅助电极置于前臂内关穴,频率设置为136~198 Hz,主电极、辅助电极强度分别设置为10~40 mA、50~80 mA,30 min/次,2次/d,10 d 为1个疗程,持续使用2个疗程。

1.3 临床评价

(1)心理状态:使用SAS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评估两组的焦虑状况,总分100分,分数与焦虑程度成负相关。(2)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包括是否忘记服药、是否私自停药等8个方面,总分为8分,<6分为不依从,6~7分为部分依从,8分为完全依从,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SAS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s)

表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 个月后 t P观察组 47 57.33±5.51 43.51±8.52 9.366 0.000对照组 48 56.43±6.15 49.21±7.26 5.234 0.000 t 0.751 3.506 P 0.455 0.000

2.2 服药依从性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焦虑症多受环境、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对自身存在的症状感到无能为力,甚至痛苦,致使病情迁延难愈[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焦虑症发病率亦逐年上升,患者发病后易出现消极情绪,丧失生活兴趣,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这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其家庭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脑电仿生刺激以正常脑电波为模仿基础,通过仪器发出的仿真脑电波,刺激患者脑部,从而起到改善血管弹性、舒张脑血管、缓解症状的作用[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S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基础上辅以脑电仿生刺激能够改善焦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强对症状的控制效果。脑电仿生治疗仪采用的是物理疗法,通过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将特定的脉冲序列与生物电信息融合,以形成电刺激波形。使用过程中将主电极置于患者耳后凸起部位,可直接对头部穴位起到刺激作用,并可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循环,激发神经的自我保护机制,抑制脑部炎症反应,稳定脑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同时脑电仿生刺激仪还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对大脑的异常放电产生抑制作用,能够使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促进其自我调节,最终达到控制疾病症状,改善心理状态的效果。聚焦解决模式护理不主张探究患者焦虑症状的产生原因,而是强调非理性思维及创造性在目标完成中的重要性,注重指导患者如何利用自身资源缓解焦虑症状,增强康复动机与行为。当康复动机形成后可坚定患者的服药信念,避免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不当认知,从而减轻用药顾虑,提高用药依从性。此外,通过联合脑电仿生刺激,利于改善脑部微循环,减轻焦虑症状,促使康复动机及行为的增强,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利于症状改善。随着症状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获得释放的同时康复信心也得以增强,两者兼用可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缓解焦虑症状,提升服药依从性。

综上所述,脑电仿生刺激联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可增强焦虑症患者的服药信念,提高服药依从性,进而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

猜你喜欢

脑电焦虑症服药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基于脑电的意识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评估
服药先分阴阳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脑电情绪识别的研究现状
Bagging RCSP脑电特征提取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