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2020-03-24曾美蓉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治疗仪全程低温

曾美蓉

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急性脑出血是由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发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即可达高峰,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快速而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予以有效的救治措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需辅以一定的干预措施以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亚低温治疗仪通过控制患者体温,降低脑组织代谢,延长脑损害时间窗,可保护患者的脑部神经细胞[2]。本研究探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6例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4—12月收治的47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43~67岁,平均(53.87±4.23)岁;出血部位:脑室12例,丘脑9例,小脑5例,基底节2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41~69岁,平均(53.63±4.19)岁;出血部位:脑室13例,丘脑7例,小脑8例,基底节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程优化护理。(1)急救准备:患者入院后,立即遵医嘱予以吸氧,测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做好抽血化验、降颅压、止血等抢救准备工作。(2)接诊优化:在护士站处建立分流通道,备好急救药品、器械,针对120转运患者需保持电话畅通,及时与急诊联系,确保院内交接顺利;分诊护士接诊后立即初步判断病情,评估危险程度。(3)急救流程优化:实施“四定、六查”制度,四定为定时(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吸氧、心电监护、静脉通路等工作)、定人(责任护士、护士长协助医师实施诊断、病情观察等工作)、定位(责任护士、护士长站在患者左右侧协助医师抢救)、定责(行责任问责制),六查为查体位(不可随意搬动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查意识(利用呼唤姓名等方式判断患者意识情况,若其出现呕吐、头痛等情况,遵医嘱静脉注射20%甘醇露125 ml)、查瞳孔(观察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变化)、查血压心电(加强血压观察,当血压过高,予以降压处理)、查体温(针对发热患者予以降温处理)、查呼吸(维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微弱患者需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4)并发症预防优化:定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的药物;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及性状,若血液新鲜,需做进一步检查,以判断是否出血;血压稳定的患者头部抬高15°;体温低于37.5 ℃的患者不予处理,体温高于38.5 ℃的患者予以擦浴等方式降温。

观察组采用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全程优化护理同对照组。亚低温治疗仪:采用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GT-200型亚低温治疗仪,将患者头部放于冰帽中,可于头皮与冰帽之间放置毛巾,避免头皮直接接触冰帽;调整冰帽温度,将头皮温度控制在33~35 ℃。

两组均干预7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评 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及颅内压水平。(1)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再出血、高热。(2)采用NIHSS 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该量表包括意识水平、凝视、上肢运动等15项,满分42分,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3)采用GCS 评估患者的昏迷程度,包括运动能力、睁眼能力、语言能力3项,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昏迷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2 NIHSS 评分、GCS 评分和颅内压水平

干预7 d 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和颅内压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NIHSS 评分、GCS 评分和颅内压水平比较(±s)

注:NIHSS 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GCS 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NIHSS(分) GCS(分) 颅内压(mmHg)观察组 47 10.23±3.67 12.96±2.04 14.12±3.19对照组 46 16.54±3.59 10.10±2.13 18.29±3.41 t 8.380 6.614 6.092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高血压血管破裂、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是引起急性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中高血压血管破裂最为常见。患者脑出血面积增大时可影响其神经功能,导致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3-4]。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且预后较差,尽早实施科学的救治,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全程优化护理强调实施“四定、六查”抢救制度,为抢救流程的时效性及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急诊医护人员明确各自职责,主动实施抢救,保障抢救进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过程中将心电监护、吸氧、手术准备等工作串联,利于节约各环节时间,缩短患者救治时间,增强救治效果;同时,加强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措施,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配合雾化吸入药物,以预防肺部感染。亚低温治疗仪是一种全自动控温系统,可按照设置温度值调节患者体温,降温作用持久、恒定;同时,利用调节循环水温控制降温速度,可减少中枢神经耗氧量,降低脑代谢率,维持脑部正常血流,减少乳酸堆积,降低颅内压水平,进一步保护脑屏障;此外,亚低温治疗仪可对神经细胞钙离子流失起到抑制作用,保护神经元,并减少炎症反应导致的脑血管损伤,预防再出血,稳定脑部细胞膜,加快脑细胞、神经细胞功能修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缩短各环节时间,确保抢救时效性,畅通抢救通道,规范抢救流程,保护患者脑部细胞,为患者赢得更长的救治时间窗[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颅内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利于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颅内压水平,减轻昏迷程度,增强救治效果,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高热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原因可能为亚低温治疗仪降温速度较快,可进一步控制脑出血后中枢性高热,减少降温、复温过程中高热的发生。

综上所述,亚低温治疗仪联合全程优化护理利于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昏迷程度及颅内压水平,安全可行,并可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治疗仪全程低温
《真空与低温》征稿说明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大型低温制冷技术新突破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零下低温引发的火灾
联合低温脱硫脱硝工艺研究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