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4潘秀竹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例数血压冠心病

潘秀竹

天津市东丽医院心内科 (天津 300300)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堵塞或狭窄,从而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疾病。高血压属于基础病变,多发于老年人群,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血压上升时伴随头晕、头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动态血压仪可对患者血压进行实时监测,更为全面、细致。防跌倒安全护理是一种科学、安全的护理方式,可避免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利于实施康复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于两种方式联合应用的报道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探讨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13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盲抽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62~74岁,平均(68.22±4.06)岁;病程1~10年,平均(5.04±1.20)年;患病类型,单支冠脉病变29例,双支冠脉病变16 例,三支冠脉病变1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9例;年龄61~75岁,平均(68.59±4.13)岁;病程1~11年,平均(5.21±1.24)年;患病类型,单支冠脉病变31例,双支冠脉病变17 例,三支冠脉病变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年审(111)号]。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中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血压仪检查确诊;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器官严重病变;免疫系统疾病;精神疾病、沟通障碍;恶性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有关冠心病治疗的常规健康教育,包括治疗方式、治疗意义等,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不适情况,如发生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出院前叮嘱患者相关饮食、运动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采用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给予患者全自动动态血压仪(武汉互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械准字2014220780,型号:ABPM)检测,将其固定于患者左上臂,24 h 检测,自动充气测量,30 min 测量1次;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防跌倒护理相关培训,加强护理人员防跌倒护理意识,完善院内防跌倒政策及考核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护理人员通过查询过往病例及护理经验,总结不同病情患者跌倒原因、地点、过程及严重程度等,针对性制定预防方案;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防跌倒健康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同时指导其如何避免跌倒;护理人员需仔细检查病区环境,清除障碍物,在危险地区放置警示牌,保证病区安全通道畅通及地面干燥清洁,并保持病房光线充足,为患者提供安全良好的病房环境。

两组均干预1个月。

1.3 临床评价

(1)记录两组干预期间的跌倒发生情况。(2)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3]评估两组生命质量,该量表包括躯体、社会、心理、环境、综合5项,每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跌倒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跌倒10例,发生率为17.86%(10/56);观察组发生跌倒3例,发生率为5.26%(3/57)。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36)。

2.2 生命质量

干预前,两组躯体、社会、心理、环境、综合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躯体、社会、心理、环境、综合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 ±s)

表1 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分, ±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50.87±6.33 62.26±6.14a观察组 57 51.06±6.29 77.63±7.28a t 0.160 12.121 P 0.873 0.000组别 例数 社会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52.96±5.74 63.29±6.23a观察组 57 53.14±5.89 76.47±7.12a t 0.165 10.465 P 0.870 0.000组别 例数 心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52.26±5.41 61.54±6.32a观察组 57 52.14±5.30 72.64±7.31a t 0.119 8.628 P 0.905 0.000组别 例数 环境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55.66±6.03 61.89±6.39a观察组 57 55.04±5.42 79.26±6.58a t 0.575 14.232 P 0.566 0.000组别 例数 综合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58.37±6.42 66.14±6.06a观察组 57 58.16±6.24 77.59±7.28a t 0.176 9.078 P 0.860 0.000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由于心肌缺血发作,患者交感神经较活跃,心率加快,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增加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发生风险,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患者多以控制和预防为主,因病程进展较慢及长期的疾病、药物反应、住院治疗等因素,易导致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痛苦,不利于康复。因此,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安全的护理方式辅助治疗,对治疗效果有极大改善作用。

常规护理干预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护理人员告知形式对患者进行疾病、安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虽有一定的改善,但没有较强的针对性,患者认知程度较低,且缺乏参与度,导致护理效果不佳[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跌倒发生率及生命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效果确切。分析其原因在于,动态血压仪可对患者血压进行24 h 监测,相对传统血压仪检查时间提升,可有效获取患者一天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情况并进行完整记录,数据更加全面,准确性更高,弥补了传统血压仪的缺陷,利于医师对患者进行合理降压,避免过度降压,进一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防跌倒安全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式,通过完善防跌倒政策,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的住院环境,从而降低跌倒风险,有效保证住院安全;防跌倒安全护理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使其从思想上重视跌倒事件,提升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可见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共同应用具有较高价值[5-6]。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防跌倒安全护理联合动态血压仪可降低跌倒发生率,提升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例数血压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警惕冠心病
更正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