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型敷料在预防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

2020-03-24邓芸黄君颖叶严丽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硅酮防护用品粘性

邓芸,黄君颖,叶严丽(通信作者)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重症医学科 (福建漳州 363000)

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即全国各地也相继出现类似病例。由于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气溶胶传播,因此,一线医护人员开展临床工作时需进行三级防护。三级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护面罩、乳胶手套(双层)[1]。工作中,微环境的改变致使出现了大量由不同程度防护物资致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事件。据东部战区总医院皮肤损伤防治课题组发起的全国范围内的一线调查数据分析,一线医护人员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30.75%,其中80%发生于女性医护人员,且高发于鼻根两侧及额头等处,常导致皮肤压红、破皮、疼痛难忍。因此,如何预防三级防护用品致医务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并提高医务人员舒适度成为抗疫一线工作关注的要点。有研究显示,使用预防性敷料可降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2-3]。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预防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5日至2月25日在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工作的104名需佩戴三级防护用品的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名。对照组男8名,女44名;年龄24~44岁,平均(29.7±5.6)岁;每周工作时间37.28~44.96 h,平均(40.96±1.82)h;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05~27.14 kg/m2;头围541.0~593.0 mm。观察组男12名,女40名;年龄22~43岁,平均(30.7±4.5)岁;每周工作时间38.08~45.68 h,平均(41.84±1.13)h;BMI为18.11~26.12 kg/m2;头围为545.0~589.0 mm。两组医护人员的年龄、每周工作时间、BMI、头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20岁≤年龄≤50岁;每次工作时间≥4 h;每天工作时间≥8 h;每周工作时间≥36 h;18.0 kg/m2≤BMI ≤30 kg/m2;540.0 mm ≤头围≤600.0 mm。排除标准:颜面部有过敏史、创伤史、瘢痕。

1.2 方法

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三级防护用品佩戴方法及选择方法、敷料裁剪方法的集中培训,确保所有人员能根据自身条件正确选择和佩戴三级防护用品,并裁剪宽度约2 cm 的一字型敷料贴于护目镜边缘压迫处,且稍向下倾斜分别贴于鼻根两侧防护口罩压迫处。观察组使用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对照组使用2~4层的凡士林纱布作为敷料。

上班前,由专人协助检查每1位医护人员防护用品佩戴的密封性及松紧度;下班后,由专人负责收集问卷调查资料,问卷内容包括舒适度及皮肤损伤程度,以个人为单位收集资料。

1.3 临床评价

(1)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参考2014年美国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NPUAP)和欧洲压疮咨询委员会(The European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EPUAP)[4]共同制定的褥疮分类系统评估两组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情况,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4个等级。(2)舒适度:参考《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手册》[5]制定问卷调查表评估两组舒适度情况,分为舒适、较舒适、一般、不舒适4个等级,舒适度=(舒适人数+较舒适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舒适度比较

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比较

3 讨论

预防压力性损伤一直以来都是临床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三级防护用品导致的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属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某种外界医疗器械对皮肤组织产生压力最终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损伤形状一般与器械形状一致[6]。有研究显示,在医院的获得性压力性损伤中,29%~35%的压力性损伤与医疗器械相关[7-8]。医护人员佩戴三级防护用品时,长时间受压、贴合紧密、呼气及汗液蒸发可导致面部微环境发生改变,加之面部皮下组织少,致使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频繁出现,对一线医护人员原本高强度、高精神压力的工作造成了进一步困扰,影响工作效率[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面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可有效降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改善医护人员舒适度。分析原因可能为,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的聚酰胺网和软聚硅酮层均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不仅可保护局部组织免受过度潮湿的影响,同时还可保持创面处于适度湿润的状态,改善了面部微环境,从而可提高舒适感[11-12];有研究显示,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良好的粘贴性可增加活动时的舒适度,避免工作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不适[13];此外,该敷料的司肤泰克层,能温和地粘贴皮肤,可避免去除时引起疼痛,有效改善皮肤血运[14]。

综上所述,自粘性软聚硅酮泡沫敷料在预防医护人员面部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提高局部舒适度。

猜你喜欢

硅酮防护用品粘性
一类具有粘性项的拟线性抛物型方程组
基于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自动曝光控制降低CT检查中受检者辐射剂量的研究
浅析生产作业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及其市场发展
2维带部分粘性Tropical Climate方程的整体适定性
一种硅酮胶下垂度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Towards a Holistic Vision of Terminology Study:Based on an Analysi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Phraseological Term”in Chinese Terminology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及其市场观察
硅酮密封胶应用过程的常见问题
皮革面料抗粘性的测试方法研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修改《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