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4蒋娟杨柳清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治疗仪直肠癌下肢

蒋娟,杨柳清

江西省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 (江西新余 338001)

手术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方式,然而由于疾病的折磨,加之术后患者早期运动依从性较低,血流速度减慢,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1]。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通过周期性对患者双下肢施加空气压力进行挤压,能够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主要遵循循证医学证据,实施一系列经优化并证实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2]。本研究探讨直肠癌患者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行直肠癌根治术的7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35~70岁,平均(52.62±5.65)岁;疾病分期,Ⅰ期25例,Ⅱ期11例。对照组男23例,女13例;年龄34~70岁,平均(52.65±5.67)岁;疾病分期,Ⅰ期24例,Ⅱ期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直肠癌且行手术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意识清醒,能够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排除标准:术前即存在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伴有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禁忌证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给予口服泻药、灌肠处理等常规肠道准备,术前12 h 禁食,术后进行下床活动。

观察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内容如下:术中及术后24 h 内给予患者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常州市泽丰医疗康复设备有限公司,HB910A)对其双侧下肢进行加压按摩,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戴上压力套筒,连接主机,设置压力为120 mmHg(1 mmHg=0.133 kPa),术中持续时间3 s,间隔时间20 min,术后加压持续时间3 s,间隔时间30 min,3次/d;术前向患者介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及相关护理措施,解除患者顾虑,并获得配合,指导患者术前1 d 进食无渣流质饮食,于术前1 d 晚8:00及术前2 h 分别给予1 000 ml、500 ml 的10%温热糖水,不常规进行肠道准备,不放置胃管;术前提前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5 ℃左右,术中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同时对腹腔冲洗液与氧气湿化瓶进行加温处理,控制术中液体输入量在2 000 ml 以内;术后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检查管道情况,防止出现脱落、打折情况,并于术后当天拔除导管,给予患者口香糖咀嚼,增加唾液分泌,促进肠蠕动,术后1~2 d 给予流质饮食,并分多次食用,术后3 d 即可进食稀饭、面条等易消化食物,结合患者机体恢复情况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术后1 d 即协助患者于床边活动,2次/d,术后3 d 协助患者下床于病区走廊活动,活动量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两组均干预2周。

1.3 临床评价

(1)术后康复情况:比较两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及固体食物耐受时间。(2)双股静脉血流速度:于干预前、干预2周后,采用超声监测仪监测两组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及固体食物耐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比较(±s)

固体食物耐受时间(d)对照组 36 3.34±0.59 4.05±0.55 3.24±0.77 5.13±0.96观察组 36 2.86±0.63 3.62±0.52 2.59±0.78 4.39±0.82 t 3.337 3.409 3.558 3.517 P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首次排便时间(d)首次下床时间(d)

2.2 双股静脉血流速度

干预前,两组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左、右股静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双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2 两组双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组别 例数 左股静脉血流速度 右股静脉血流速度干预前 干预2 周后 干预前 干预2 周后对照组 36 21.39±2.48 20.66±2.38 21.33±2.29 20.73±2.20观察组 36 21.42±2.51 22.18±2.42 21.24±2.31 22.28±2.46 t 0.051 2.687 0.166 2.818 P 0.960 0.009 0.869 0.006

2.3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对照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2%(8/36);观察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78%(1/36)。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13)。

3 讨论

手术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常用方式,通过切除病灶,抑制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但常规术前准备中,机械性胃肠道准备、常规禁食及禁水等使患者处于饥饿状态,易加重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同时,术后长期制动、静脉损伤等易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首次排便、首次下床及固体食物耐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双股静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直肠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加快血流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物理干预方式,通过周期性对双下肢施加空气压力,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静脉淤血状态,使下肢静脉血充分充盈与排空,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4]。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通过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和饮用适量糖水,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保护肠黏膜屏障,提高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为术后早期恢复做好准备;术中强调保暖、限制液体输入量,可减少因低体温造成的术中应激反应,维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利于促进切口早期愈合[5]。此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打破了术后过早进食易发生吻合口瘘、增加肠梗阻发生率的传统护理观念,提倡术后早期进食与下床活动,通过早期咀嚼与肢体运动,加快术后胃肠蠕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术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加快机体血液流动速度,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综上所述,直肠癌患者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术后康复,加快双股静脉血流速度,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治疗仪直肠癌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