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4胡新华练福香雷凤华王玉芳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肾镜体位经皮

胡新华,练福香,雷凤华,王玉芳

上犹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江西上犹 341200)

经皮肾镜碎石术为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常见治疗方式,该类患者年龄较大,心血管储备功能较低,失血耐受性较差,一旦发生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针对术后出血患者,临床主要采用止血剂进行干预,但会在高凝状况下诱发、加重血栓疾病。为提升患者预后效果,多数研究认为需提升护理效果,但现阶段对护理方式的研究更侧重基础生命状态监测、用药指导等[1-2]。有研究者提出,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可有效避免术中不良情绪,控制术后出血,提升干预效果[3]。本研究探讨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62.34±2.41)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1~77岁,平均(62.36±2.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0 d 内并未服用抗凝药物;符合经皮肾镜碎石术的适应证[4];采用硬膜外联合麻醉。排除标准:术后凝血功能异常;术后采用镇痛泵镇痛;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指导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体位训练:由于手术自身的特殊性,需在术前3 d 针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实施不同方式的宣教,并为其介绍手术体位和体位更换的目的,以降低抗拒心理;同时,叮嘱患者进行俯卧练习,于肾区垫小枕头,腰部主动运动至少训练0.5 h,依据患者锻炼效果可逐步延长训练时间,并分析患者的耐受力;训练时注重提升患者的轻柔度,禁止饱腹训练,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头晕、胸闷,训练强度可依据患者年龄、体征状况进行调整。(2)术中护理:硬脊膜外麻醉后协助患者取俯卧位手术,在患者下肢放平之后,至少3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翻身,将其置于俯卧位,垫高双肩,肥胖患者的垫枕高度适当降低,瘦小患者则需提高垫枕高度;患者胸腹部需悬空,禁止接触创面,避免挤压胸腹,以维持患者的正常呼吸频率,同时提高患侧肾位置,此时患者呈弓背状;术中注意检查患者的垫枕位置,出现位移状况时及时调整,为患者变换体位时应密切注意其心率、血压等指标,防止管道受压、脱落。(3)术后干预:搬动床位时需采用手术车,通过滚动法移动患者;进入病房后需采用4人平抬法将患者移至病床,搬运时需确保患者肢体平直,避免在接触中出现感染,同时安置好造瘘管,避免管道滑脱;术后6 h 帮助患者取枕平卧,并监测患者生命指标;术后1 d,患者血压和心率平稳之后可取30°半卧位,也可将枕头置于双膝关节之下,使得双腿呈自然伸展状;在术后各种体位护理前均需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患者配合,为患者更换体位时应注意避免造瘘管受压或脱出。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1)并发症包括尿瘘、切口感染和肾积水。(2)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价满意度,总分100分,≥96分为十分满意,91~95分为满意,≤9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后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0 58.79±7.68 112.54±12.97 7.61±1.40观察组 30 47.52±8.97 98.62±8.61 5.81±1.08 t 5.227 4.898 5.576 P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经皮肾镜碎石术为治疗尿路结石患者的重要方式,具有创伤小、疼痛程度轻等优势。但受操作和患者体质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其预后[5-7]。为提升患者预后效果,选取合适的护理方式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

常规护理仅为患者进行知识讲解和康复锻炼指导,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提升康复效果,但对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不足,且患者常会由于体位问题引发术后出血[8]。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具有以下优势:术前分析患者年龄和性格等基础信息,依据患者知识掌握度指导其进行体位练习,并为患者进行知识普及和体位讲解,可有效提升患者自身耐受力和体位知识掌握度、接受度,避免患者术中更换体位时出现抗拒或不良情绪而导致血压升高,引发出血,影响手术进展;术中为有效避免患者身体损伤,对常见损伤位置进行关节屈曲度保护、腘窝保护,采用规范化步骤进行翻身或体位更换,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体征变化,可有效避免患者肾脏压力过高或压迫血管神经,继而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后搬运、移动患者均严格遵循规范操作要求,依据患者自身状况采取合适体位,确保患者处于最舒适状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行围手术期体位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肾镜体位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大出血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表现及介入治疗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