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在腹部术后引流患者中的应用

2020-03-24欧阳婷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腰带腹部调节

欧阳婷

萍矿总医院普外科 (江西萍乡 337000)

多数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便于排除术后腹腔内积液,观察手术切口是否出血、渗液,因此,引流装置对腹部手术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1-2]。此外,腹部手术患者需进行早期下床活动,期间随身携带引流袋,传统的方法是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手提引流管或用别针将其扣于患者衣服上[3-4],但因引流袋存在一定的重量,传统的固定方法难以保证患者与引流袋之间保持安全与稳定的相对距离,且易造成引流管脱落、堵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5-6]。为解决下床活动时引流袋固定的问题,我院设计了一款可调节带挂钩腰带,能够在患者下床活动时有效固定引流袋,维持引流袋与患者之间稳定的相对距离。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在腹部术后引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安置引流袋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23~58岁,平均(43.14±8.82)岁;胆囊结石手术患者34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25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1例;腹腔镜手术52例,开腹手术28例。观察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21~60岁,平均(42.77±9.13)岁;胆囊结石手术患者32例,肝细胞癌手术患者22例,阑尾炎手术患者26例;腹腔镜手术56例,开腹手术24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于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且术后安置引流袋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除腹部手术外,还接受其他手术的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存在肝、肾、心血管、血液等严重系统疾病的患者;未能完成所有治疗或检查的患者;存在沟通交流障碍的患者;随访困难或随访失败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引流袋安置方法:当患者卧床休息时,使用绑绳将引流袋固定于床边,并保持引流袋高度低于胆管平面;当患者需下床活动时,由陪护人员或护理人员使用别针将引流装置安置于患者的衣服上,或由护理人员手提引流袋,并搀扶其下床活动,期间需注意引流管是否被压迫、引流是否通畅,且引流袋与患者之间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观察组使用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图1)安置引流袋:选用与高密度架构背包带相同的材质制作腰带,采用背包卡扣和日字扣缝制固定,使用回字型背包带将铝合金挂扣挂于可调节腰带上;当患者需下床活动时,将此腰带系于患者衣服上即可,不仅可根据患者身材调节腰带的大小,还可根据引流管放置位置调节挂钩的位置,同时需保证引流管长度至少为挂绳长度的2倍,并根据引流袋个数调整挂钩数量。

图1 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

此外,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每日定时记录患者的引流量并监测引流通畅情况,若出现引流口渗漏的情况,需及时更换敷料;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定时下床活动,并记录其活动情况,包括活动时间及活动量等;在更换敷料时,需注意观察患者伤口及引流口处的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发炎的情况,若出现感染征象,需及时上报医师进行处理。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引流不畅、引流管脱落、逆行感染等。(2)比较两组下床活动情况,包括患者是否按时进行活动及术后1周的每日活动时间。(3)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技能、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疼痛管理等多个方面,共计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76~90分为比较满意,60~75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下床活动情况比较

观察组按时活动率高于对照组,每日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床活动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需通过引流装置清除腹腔积液,但引流装置同样会增加感染、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合理有效的固定及携带方式是减少腹部引流相关不良事件的重要途径[7-8]。为尽快恢复胃肠道等系统的功能,术后,患者需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在此期间安装腹部引流装置的患者往往会因担心引流管的固定问题而减少或不愿下床活动,增加了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不利于术后恢复[9-10]。我院自制的可调节固定腰带在配合挂钩使用时,能够为引流管、引流袋的安置提供更好的保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我院自制的带挂钩腰带用于术后引流管患者中,能够降低术后引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避免引流管发生堵塞、脱落或逆行感染,实现更为有效的腹部引流,利于术后治疗及恢复。观察组按时活动率高于对照组,每日活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使用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活动时间增长,患者能够根据医嘱要求进行有效的下床活动,利于术后恢复。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在帮助患者固定引流装置的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护理和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改善术后恢复情况。传统的引流装置固定方法较为简单,多直接使用别针固定于患者床边,在活动时直接固定于患者衣物上或由护理人员手提,不仅造成了引流装置的固定效果不佳[11],同时对护理人力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影响了术后活动效果[12],而我院自制的可调节带挂钩腰带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腰带使用的材料十分轻便,且造价低廉,不会对患者造成经济负担,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均较简单,便于应用于大多数患者;可根据患者的腰围及腹部伤口情况调节大小,且使用背包卡扣和日字扣缝制,使得腰带的固定更为牢固,能够承受大多数引流袋的重量,不会造成过大的承重负担,对患者活动并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引起患者的疼痛;利用挂钩装置,该腰带能够有效固定并维持引流装置的位置,在患者活动中,不会因引流袋的移动而造成引流管位置的偏移,降低了引流管脱落的风险,使得引流管能够在准确的解剖位置发挥作用,便于护理人员于术后观察、准确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自制可调节带挂钩腰带用于腹部术后引流患者中,能够减少引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下床活动次数及活动时间,利于术后恢复,且安全性及护理满意度均较高。

猜你喜欢

腰带腹部调节
方便调节的课桌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我帮妈妈系腰带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世界上最贵的腰带扣
多彩腰带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