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振荡通气与间歇指令机械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气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020-03-24王海燕吴海霞吴冬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王海燕,吴海霞,吴冬

1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江西南昌 330006);2 南昌市第三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属于临床危重疾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吸气三凹征等,若未及时治疗,可引起呼吸衰竭,威胁患儿生命[1]。目前,临床多采用机械通气治疗NRDS 患儿。间歇指令机械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是常用的通气方式,可有效纠正通气障碍,改善肺功能,但长时间行IMV 易增加呼吸机相关肺损伤风险。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HFOV)可在短时间内使患儿肺泡均匀膨胀,提高肺顺应性,加快二氧化碳排出,且并发症较少[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HFOV与IMV 治疗NRDS 患儿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就诊的84例NRD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出生时间1~10 h,平均(6.49±1.33)h;NRDS分级,Ⅲ级30例,Ⅳ级12例;出生体重1.15~2.46 kg,平均(1.92±0.35)kg。试验组男26例,女16例;出生时间1~9 h,平均(6.47±1.34)h;NRDS分级,Ⅲ级32例,Ⅳ级10例;出生体重1.20~2.48 kg,平均(1.94±0.36)k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并辅以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疗法。

对照组采用IMV 治疗:仪器选用美国Sechrist Industries 公司提供的Millenniu 型婴儿呼吸机,设置呼吸频率为35~45次/min、吸气时间为0.35~0.45 s、呼气末正压为4~6 cmH2O、氧流量为6~8 L/min、吸气峰压为15~25 cmH2O,并依据患儿病情调整相应参数,血气分析指标正常、肺部体征消失后逐渐撤机。

试验组采用HFOV 治疗:仪器选用英国纽邦公司提供的SLE5000型高频振荡呼吸机,设置振荡频率为12~15 Hz、气道压力为10~15 cmH2O、压力幅度为25~30 cmH2O,待患儿各项体征平稳后,经皮血氧饱和度>90%、血气分析指标正常、经胸片检查肺通气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则调整相应参数或逐渐撤机。

1.3 临床评价

(1)血气分析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3 d 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2)机械通气指标:记录两组无创通气、氧暴露、有创通气及住院时间。(3)并发症:记录两组肺气漏、脑室内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气分析指标

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 后,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SaO2、PaO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PaCO2 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SaO2 为血氧饱和度,PaO2为动脉血氧分压;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3 d 后试验组 42 49.25±5.42 38.14±2.51对照组 42 48.76±5.65 41.84±2.87 t 0.406 6.289 P 0.686 0.000组别 例数 SaO2(%)治疗前 治疗3 d 后试验组 42 63.49±5.27 94.29±1.72对照组 42 65.14±5.08 91.43±3.81 t 1.461 4.434 P 0.148 0.000组别 例数 PaO2(mmHg)治疗前 治疗3 d 后试验组 42 46.28±2.96 75.14±4.28对照组 42 47.51±3.14 70.53±4.06 t 1.847 5.064 P 0.068 0.000

2.2 机械通气指标

试验组无创通气、氧暴露、有创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指标比较(±s)

住院时间(d)试验组 42 38.14±6.69 154.21±25.63 76.83±11.24 13.85±2.16对照组 42 43.76±7.85 179.52±29.44 84.57±12.32 16.92±2.73 t 3.531 4.202 3.008 5.715 P 0.001 0.000 0.004 0.000组别 例数 无创通气时间(h)氧暴露时间(h)有创通气时间(h)

2.3 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肺气漏3例、脑室内出血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05%(8/42);试验组出现肺气漏1例、脑室内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76%(2/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7,P=0.043)。

3 讨论

NRDS 主要由患儿肺部结构发育尚未完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等所致。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致使肺泡表面张力异常,肺功能难以正常调节,导致肺泡塌陷,降低患儿功能残气量,进而引发肺通气功能障碍,诱发NRDS[3]。该病多发于早产儿,胎龄越小,机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能力越低,目前临床常规治疗多以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为主,但对于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的效果欠佳,仍需辅以机械通气治疗。

IMV 是临床常用的通气方式,可有效增强肺通气换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但IMV 通气模式气体输送不均匀、通气量变化幅度大、对患儿肺容量影响较大,且需维持较高的气道压力及氧浓度方可实现良好的效果,易损伤患儿气道,影响肺泡功能,进而引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等并发症[4]。HFOV 通过于密闭系统内释放较小潮气量,并利用超生理通气振荡频率,产生双相压力,从而实现气体交换,增强肺泡通气能力[5];同时,该通气方式可提高机体氧合功能,减少肺气压伤,对肺表面物质的合成无明显抑制作用,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相较于IMV,HFOV 的气道开放更佳,较低呼吸道峰压即可达到良好的气体交换效果,有助于减轻气压伤,预防肺泡破裂,适用于肺顺应性差的患儿。

综上所述,HFOV 治疗NRDS 患儿的效果优于IMV,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