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与切开引流法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3-24林洲洪亮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脓腔哺乳期脓肿

林洲,洪亮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莆田医疗区 (福建莆田 351100)

哺乳期乳腺脓肿多见于初产妇,常发生于产后2~10周,主要由细菌感染和乳汁淤积等因素造成[1]。切开引流法是常用的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引流彻底等优点,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且术后疼痛较严重,加之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高,不利于预后[2-3]。此外,该方法在治疗过程中需填塞肉芽,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延长,且乳房会遗留较大瘢痕,影响美观,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属微创手术,因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小,已被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基于此,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与切开引流法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9.36±2.15)岁;脓肿直径2.30~10.50 cm,平均(4.63±0.64)cm。试验组年龄23~37岁,平均(29.41±2.11)岁;脓肿直径2.40~10.30 cm,平均(4.47±0.63)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首次发病,且为单侧发病;脓肿直径>2 cm;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脓肿自破的患者;伴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切开引流法治疗: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根据脓肿位置的不同,做相应切口,弧形切口主要针对乳房后脓肿或深部脓肿,放射状切口主要针对位于乳房实质的脓肿;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肿间隔,吸净脓肿,根据探查情况判断是否需做对口引流;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脓肿间隙,直至冲洗液变澄清;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脓腔,加压包扎。

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治疗:使用超声诊断仪(飞利浦,IU22型)确定肿瘤的位置,明确脓肿的大小、数量及脓肿内部的透声情况等,确定进针方向及进针点;常规消毒进针附近处皮肤,采用0.25%盐酸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行局部麻醉;于患者肿块区域和穿刺点表面粘贴透明贴膜,并去除穿刺点对侧的贴膜覆盖物,掀起穿刺点处的贴膜,于透明贴膜上涂适量的耦合剂,并于超声引导下进针至脓肿中心,抽净囊内液体,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反复冲洗脓腔,直至冲洗液变澄清;取下穿刺点处的透明薄膜,消毒穿刺点,加压包扎;首次穿刺后需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再行穿刺冲洗,直至脓腔愈合。

1.3 临床评价

(1)临床疗效:脓腔引流彻底,临床症状消失,且乳房外形良好为痊愈;脓腔引流较彻底,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乳房外形有所改善为有效;脓腔无改变,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术后疼痛程度:术后,由护理人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进行评定,于纸上画一条10 cm 长的横线,0表示无痛,10表示剧烈疼痛,中间部分代表疼痛的不同程度,由患者于横线上标出自己的疼痛程度,疼痛程度与评分成正相关。(3)并发症:比较两组切口感染、乳漏、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术后疼痛程度

术后,试验组的VAS 评分为(2.09±0.82)分,低于对照组的(4.76±1.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2,P=0.000)。

2.3 并发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切开引流法为临床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主要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引流通畅、消除脓肿的效果,但术中使用手指分离脓腔时,易损伤乳管,引发感觉障碍、乳漏等并发症[4-5]。切开引流法需充分暴露伤口组织,易导致感染,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而且术后乳房的美观度较差,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临床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疼痛,满足其形体美的需求。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流下引导冲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与传统切开引流法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属微创手术,能够减轻对乳房组织的损伤,利于缓解患者的痛苦,并改善美观度。徐建忠[6]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法治疗乳腺脓肿患者,对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利于患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治疗,在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效果。分析原因可能为,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是在超声监控和引导下进行操作的,可显著提高穿刺的准确率,因此,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减小对患者创伤的同时,对乳管损伤亦较小,利于降低感觉障碍、乳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于超声引导下行脓腔冲洗,能彻底清除脓液、细碎的坏死组织及细菌,实现对脓液的彻底引流,有助于预防感染,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该治疗方法无需频繁换药,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此外,该治疗方法于高频超声引导下操作,可清晰、直观地观察乳房脓肿的大小、位置,能有效阻止细菌对乳房组织的破坏,仅留下针孔创口,短时间内便可愈合,还能够有效保证乳房外观的完整和美观,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因此,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更加彻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加速术后恢复,是治疗乳腺脓肿的理想方法。

综上所述,与切开引流法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冲洗法对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且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脓腔哺乳期脓肿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