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患者的疗效

2020-03-24廖春雨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髓内胫骨钢板

廖春雨

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骨一科 (天津 301900)

胫骨骨折在临床较为常见,属长管状骨骨折,以患肢功能障碍与局部软组织损伤等为主要症状,可引起粉碎性骨折与骨折端移位的情况,不仅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危害性极大[1]。目前,临床医师一般采取手术疗法治疗胫骨骨折患者,如锁定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等,不同术式各有其优缺点[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锁定加压钢板与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诊的80例胫骨中段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分为试验组(35例)与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19~65岁,平均(38.65±4.27)岁;体重39~84 kg,平均(54.72±5.81)kg;其中,车祸致伤19例,跌倒致伤2例,高处坠落致伤14例;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6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9~64岁,平均(38.21±4.09)岁;体重39~85 kg,平均(54.26±6.03)kg;其中,车祸致伤30例,跌倒致伤3例,高处坠落致伤12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37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致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精神病、严重心脏病、肝肾功能异常及有手术禁忌证和中途转院的患者。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于C 型臂X 线机引导下复位骨折端,同时于髌韧带内侧做一长4 cm 左右切口,逐层切开皮肤,暴露胫骨结节;于骨折近端钻开髓腔,逐级扩髓,将交锁髓内钉置入髓腔中;使用锁定瞄准器于骨折远端及近端各置入1枚锁钉,操作结束后,逐层缝合切口。

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于C 型臂X 线机引导下完成骨折端的复位操作;若骨折端的复位效果不理想,需于骨折部位做切口,利用拉力螺钉临时固定骨折处;于内踝部位做一长2 cm 左右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直至骨膜外为止;于骨膜和深筋膜间开通皮下通道,根据骨折性质与骨折线的情况,选择长度适宜的锁定加压钢板,并将钢板自切口处缓慢插入至骨折近端;于C 型臂X 线机引导下,明确钢板置入的位置,再用锁定螺钉固定钢板两端;手术结束后,逐层缝合切口。

1.3 临床评价

(1)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2)比较两组的疗效:骨折愈合良好,未出现患肢缩短等情况,且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为优;骨折愈合良好,患肢缩短<1 cm 为良;骨折愈合不良,患肢缩短1~2 cm 为可;骨折未愈合,且患肢缩短>2 cm 为差[3];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3)比较两组的生命质量:采用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两组的生命质量,包括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与心理职能等,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耗时(min)试验组 35 209.45±49.36 82.57±10.65对照组 45 213.17±51.69 89.83±11.48 t 0.6942 3.0719 P 0.1431 0.0251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7.92±3.41)周,短于对照组的(21.28±4.0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29,P<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2.5 两组的生命质量比较

入院时,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出院时试验组 35 59.42±4.65 87.31±3.26对照组 45 59.83±4.12 80.47±3.58 t 0.9125 7.9946 P 0.0831 0.0000

3 讨论

胫骨骨折属医院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可由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所致[4]。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事故发生率不断升高,胫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有显著增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有关研究表明,胫骨骨折以剧烈疼痛与患肢肿胀等为主要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将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不利于患者的恢复[4]。尽管通过保守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胫骨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但总体疗效欠佳。因此,临床医师一般会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如锁定加压钢板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等,前者在设计上比较符合人体的胫骨生理结构,且不会直接压迫骨折部位,也无需暴露骨折端、打开膝关节,从而可避免损伤至膝关节功能;后者具有操作简便等特点,可避免骨折端受应力的影响,且锁钉的运用还能避免骨折远端出现旋转移位的情况,此外,术中作扩髓处理时所形成的松质骨屑会进入到骨折端中,可达到自体植骨的目的,从而有助于缩短骨折愈合所需的时间[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手术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段骨折,可提高疗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耗时,且并发症少,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髓内胫骨钢板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基于B7A接口的钢板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折的临床应用
克氏针、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