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2020-03-24赖雷鸣林小福黄丽君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0年23期
关键词:稳定型高龄股骨

赖雷鸣,林小福,黄丽君(通信作者)

1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2600);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南昌 330006)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IFF)作为常见的髋部骨折类型,多以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易诱发褥疮、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1]。目前临床上多主张IFF 患者在无绝对手术禁忌证时,应早期接受手术治疗。IFF 常用手术主要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FHR)、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两种,两者临床应用时均存在一定优点及局限性[2]。高龄不稳定型IFF 患者往往伴有多种内科疾病,且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愈合慢,选取何种手术方式治疗以保障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改善预后尤为重要[3]。鉴于此,本研究分析FHR、PFNA 治疗高龄不稳定型IFF 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医院治疗的82例高龄不稳定型IF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将采用FHR治疗的41例作为试验组,将采用PFNA治疗的41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75~91岁,平均(81.67±2.10)岁;Evans-Jensen分型,Ⅲ型25例,Ⅳ型16例。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75~92岁,平均(81.59±2.12)岁;Evans-Jensen分型,Ⅲ型22例,Ⅳ型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年龄≥75岁;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不稳定型IFF;可耐受FHR、PFNA 治疗;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病理性、开放性骨折;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FHR 治疗:采用常规后外侧切口,暴露骨折端后,解剖复位大小粗隆,采用钢丝固定,股骨扩髓后,克氏针从大粗隆顶穿至髓腔内辅助固定大粗隆,于小粗隆上15 mm 斜型切割,取出股骨头,扩髓后置入骨水泥型人工加长股骨柄,复位关节,测试活动良好无脱位,止血、缝合。

对照组采用PFNA 治疗: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健肢外展,患肢内收10°~15°,医师助手牵引复位,常规外侧切口,分离臀中肌纤维,手指触及大转子顶点,于X 线机透视下在大转子顶点前1/3与后2/3交界处钻入定位导针,开口器开口,套筒保护下空心钻沿导针扩髓成功后,主钉插入股骨髓腔,近端、远端依次交锁,主钉近端拧入螺帽,关闭切口。

1.3 临床评价

(1)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时间。(2)髋关节功能:术后3、6个月,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评估两组髋关节功能,满分100分,髋关节功能与评分呈正相关。(3)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切口感染、髋内翻、肺部感染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试验组,下床时间长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 下床时间(d)试验组 41 207.24±21.52 74.92±6.28 6.98±1.25对照组 41 145.98±14.09 68.34±10.57 17.03±3.24 t 15.250 3.427 18.530 P 0.000 0.001 0.000

2.2 髋关节功能

术后3、6个月,对照组Harris 评分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s)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试验组 41 83.06±3.45 89.41±3.07对照组 41 67.75±6.14 80.97±4.48 t 13.919 9.951 P 0.000 0.000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试验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各1例,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76%(4/41);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各1例,髋内翻、肺部感染各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6/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6,P=0.500)。

3 讨论

IFF 好发于老年人群,尤其是≥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高龄IFF 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及其他内科疾病,骨折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目前IFF 治疗中常用的手术方法包括关节置换、髓内固定、髓外固定等,其中动力髋螺钉作为髓外固定系统,对骨质条件要求较高,用于高龄IFF 患者治疗中固定效果欠佳[4]。

PFNA 作为一种髓内固定方法,属于中心位固定,专为粗隆间骨折设计,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且符合微创理念。PFNA 能够有效避免近端骨折块旋转,发挥抗内翻支撑、抗螺旋及加压作用,降低松质骨丢失,牢固固定股骨头,且对骨折是否稳定要求低,能够防止剥离骨折端骨膜、软组织,保护骨折周围内环境,减少对血供的影响[5]。但经临床实践发现,PFNA 用于不稳定型IFF 治疗中,患者无法早期下床负重,易增加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增加再次手术风险。高龄IFF 患者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内固定困难及稳定性差等现象,但FHR 能够解决高龄IFF 患者内固定不牢固的弊端,可早期负重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因长期卧床或反复手术造成的并发症,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另外,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加长股骨柄治疗利于增加假体稳定性,分散应力以降低股骨干骨折风险[6]。FHR 虽然能够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但损伤大且对肌肉软组织破坏严重。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试验组,下床时间长于试验组,术后3、6个月Harris 评分低于试验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近,提示与PFNA 比较,FHR 用于高龄不稳定型IFF 治疗中可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但该术式手术时间长且出血量较多,故临床治疗时应依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骨折类型等多方面评估选取合适术式。

综上所述,FHR 治疗高龄不稳定型IFF 患者具有术后下床活动早、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存在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等不足,因此,对于骨质稳定、身体状况较好患者应选取PFNA 治疗,对于骨质疏松严重或内固定失败、不适合内固定治疗患者,FHR 是一种更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猜你喜欢

稳定型高龄股骨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