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州湾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殖技术浅析

2020-03-23刘纪皎

水产养殖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倍体海区牡蛎

刘纪皎

(日照市岚山区虎山水产工作站,山东 日照 276806)

牡蛎适合生长海域分布南北很广,水深从高潮线至10多m的范围内都有,且为广温广盐性贝类,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盐度10~40范围内均有分布,主要滤食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等。海洲湾位于 34°00′~35°30′N,121°30′以西,面积为27 100 km2,水深10~40 m,是一个半开阔海湾,海水营养盐类含量较高,藻类及其他浮游动植物生长旺盛,充足的饵料生物资源适合鱼虾贝类等生长繁殖,是我国长江以北重要渔场之一,也是最适合牡蛎养殖的海域之一。单体三倍体牡蛎具有育性差、繁殖季节死亡率低;周年保持较高水平的糖原含量、品质好、一年四季鲜美肥满,可有效填补普通牡蛎收获期外的市场空白;不用附着生长、且生长快、生长较整齐、个体大小均匀、外壳干净、壳形美观、商品价值高,适合高、中档消费市场需求等特点;这些优势使得海州湾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殖得到迅速发展。

1 海州湾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殖技术分析

单体三倍体牡蛎一般都吊笼养殖模式,每年7—8月育苗,9—11月采苗,放置保苗笼挂到养殖海区,2个月后分笼进入养成笼进行养殖,养成周期为14~18个月时间。

1.1 苗种繁育

单体三倍体牡蛎育苗是利用四倍体和二倍体太平洋牡蛎进行杂交繁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先附着后脱基法,主要采用塑料薄膜作为附着基让牡蛎苗附着,待苗长到1.0~1.5 mm时脱基,成为单体三倍体牡蛎;然后放入1 mm纱窗网箱中在虾池中培育保苗。

1.2 海区选择

底质:除了凹凸不平的岩礁底质外均可。水深:冬季大干潮线下4.0 m以上水深。风浪与水流:可以到潮流较缓、风浪较小的海区,防止吊笼牡蛎幼苗因潮流风浪过大造成壳体伤残、病死率上升。水质:牡蛎对水质要求很高,养殖海区水质一般需要较肥沃,盐度较低,没有工业废水污染,要求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海州湾已完全具备养殖单体三倍体牡蛎的基本条件。

1.3 养殖海区布局及筏架设置

1.3.1 海区布局 要求呈“品”字形排列。

图1 养殖筏架示意图

1.3.2 筏架设置 考虑筏向的主要因素是潮流,筏向与流向夹角90°。筏子的位置方向确定后,要确定筏长和桩间距离。筏身长度一般为150~200 m,桩绳的纯长度为满潮时水深的2~3倍。一台筏子的两个桩间的水平距离为筏身长度加上浮绠绳与水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长度的2倍,桩基材料视海区底质不同而异,一般为木桩。两筏之间的距离就是相邻桩间的桩距,一般保持在20~30 m。下筏前,浮绠绳要与桩绳连接好,浮绠绳上还需每隔8~10 m处绑好浮球后下海,浮绠绳上还需每隔50坠1个15 kg左右的沙袋以稳定筏架(图1)。

1.4 养成管理

目前单体三倍体牡蛎主要是利用扇贝网笼进行养殖。将蛎苗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下面就以吊笼养殖模式介绍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成管理技术。

1.4.1 取苗、挂苗 在水温下降至25℃或高于12℃时,约在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和翌年4月进行,吊笼选择8层的扇贝笼。当在虾池中培育的蛎苗长到1.0~1.5 cm时可以取苗,取苗时如果运输时间较长,可以用具备恒温且将苗种袋放入充氧水箱中运输,以提高成活率。将取来的蛎苗挂养到养殖海区2~3 d,若蛎苗壳长在1.5 cm以内,应放在30目以上吊笼暂养。

1.4.2 分苗 蛎苗长到1.5 cm以上后,可分到16~18目暂养笼中暂养,暂养笼8层,每层放苗300粒左右,即一笼为2 400粒左右;当苗长到5 cm以上,分到养成笼中养殖,养殖笼8层,每层放苗量控制在50粒左右,即一笼为400粒左右;当苗长到12 cm左右时,再分苗,每层13粒左右,每笼100粒左右。分苗时要根据养殖笼大小合理调节蛎苗数量,做到既不影响蛎苗生长,又不浪费养殖器材。

1.4.3 日常管理 主要内容有:一是养殖水层的调节。根据风浪、水温、透明度等因素变化调节吊笼的深度,一般养殖笼放在水下4~6 m,风浪较大时可以增加浮球绳长度来增加养殖笼深度;水温超过27℃时或透明度超过5 m时也可以调整浮球绳长度来调节养殖笼深度;二是养殖密度调节。一般养殖笼间隔为2 m左右,每行筏架挂70~90笼,当饵料不充足、溶氧较低时可以适当降低养殖笼的密度;饵料、溶氧充足可以适当提高养殖笼的密度;三是养殖海区调节。夏季、秋季近岸盐度较低、溶氧低、透明度差,可以将养殖笼向远离岸边海区养殖,冬季、春季近岸饵料相对充足、盐度适中,可以将养殖笼转移至近岸养殖;四是调整筏架。随着牡蛎的生长,需要及时增加浮力;经常检查筏架的牢固程度,每台筏子的松紧要一致,要求齐正划一,以保证生产即方便又安全;五是养殖笼清洗更换。根据养殖笼上附着物情况及时进行清洗,一般每隔3~5个月更换1次养殖笼,以保证牡蛎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1.4.4 病害防治 单体三倍体牡蛎抗病力强,暂时未发现有明显的病害,加强日常管理,防止泥沙、藤壶等附着即可。

1.4.5 收获 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成期一般需要14~18个月,养殖14个月以上,单体达到150 g以上即可以上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采收上市。在采收、运输和装卸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牡蛎壳体损伤,以免影响品相和成活率。

2 效益分析

单体三倍体牡蛎较普通牡蛎生长速度、成活率均提高30%以上,且在繁殖季节也能保持肉质良好,避免了普通牡蛎夏季产卵后品质下降的弊端,单体三倍体牡蛎不会产生生物污染,反季节销售的三倍体牡蛎体质量200 g以上价格为每个5元以上。按养成100万粒传统牡蛎和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殖成本效益,对比如下(表1)。

表1 养殖成本利润对比表万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虽然单体三倍体牡蛎养殖成本比传统牡蛎高出18%,但产值比传统牡蛎养殖高出67%,利润高出200%。由于单体三倍体牡蛎品相好,销售不受季节限制,适合中高端消费需求,目前养成品供不应求,市场潜力巨大,养殖前景非常广阔,能快速有效提升养殖效益,是目前养殖户首选的养殖品种。

猜你喜欢

三倍体海区牡蛎
北方海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站自定位精度研究
冷休克法诱导乌蒙山金线鲃三倍体及其生长分析
云南山地橡胶树三倍体育种回顾
细数你吃的那些“不孕不育”食物
法国培育出多口味牡蛎
黄瑜航??《年年有余》
昙石山文化的牡蛎器
三倍体虹鳟鱼的海水驯化试验
《如何煮狼》:煮狼的女人爱牡蛎
牡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