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文学传播的创新与嬗变

2020-03-20齐建东

中国广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朗读者新媒体

齐建东

【摘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朗读者》节目开播以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迅速成为现象级文化类节目。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电视节目内容转型、受众需求更新以及传播语境调整等方面,论述精品文学如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进行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文学传播 《朗读者》 文化类综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传播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传播从早期的口口相传到印刷、电子媒介传播,再到网络媒体传播,其传播的形式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在当下泛娱乐化消费时代,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轻松搞笑的内容成为传播的“宠儿”,“无娱乐,不消费”正在消解文化的深度,文学精品如何能在这一背景下继续发挥精神食粮的作用,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实现跨时空传播,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分析。

一、文学和综艺的跨界合作

新媒体时代,传统大众媒体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受此影响,纸质文学受到冲击,然而,借助互联网媒体,此时网络文学乘势而起,成为文学传播的新阵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网络文学在迅速兴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版权制度不健全等。

文化传播已经进入了视频时代,纸质文学的萎缩、网络文学的良莠不齐,正好给了电视文学一个机会。近年来,我国电视文化综艺节目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其高收视率又带来巨大的利润潜力,把电视文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国家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用《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助力社会主流价值的弘扬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性地将文化和综艺相结合,深度挖掘受众在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推出充满文化内涵的精品节目。可以说,文化政策的支持、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为《朗读者》的出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朗读者》是总台央视推出的一档以朗读为主的文化类节目,播出后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迅速成为现象级文化类节目,豆瓣平台评分高达9.5,话题互动超过16亿人次。《朗读者》的成功与高质量的节目产出机制息息相关,也和节目内容、新媒体时代受众需求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密不可分。

二、内容:文学加盟电视新模式

美国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写道:“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①随着娱乐浪潮的发展,我们的表达方式、交往习惯乃至文化话语逐渐变得娱乐化,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载体,其活动不可避免地也会解构传播内容的严肃性。《朗读者》的出现,不仅表明理性的电视文化在娱乐化浪潮中的回归,同时也从文化产生情感共鸣和电视语言的融合创新两方面重新激活了人们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

(一)凝聚文化力量,唤起情感共鸣

在《朗读者》出现之前,电视屏幕上也有许多读书类节目,如《子午书简》《读书》等,这些节目虽然制作精良,充满文化内蕴,但是仍处于少数权威话语的主导之下,其内容叙述多为宏观严肃。《朗读者》则另辟蹊径,一方面将叙事话语转向新媒体时代“接地气”的话语形态,另一方面借助文字的力量,通过经典文本的朗读、嘉宾亲身经历的讲述,使受众感受文字之美,产生情感共鸣。如嘉宾郑渊洁回忆老父亲半夜起来为自己灌钢笔水,默默支持自己写作,讲述自己因学习成绩不好被学校开除,父亲不放弃,给他以鼓励、以信心。郑渊洁与父亲共同朗读自己的名篇《父与子》:“我是一只羊。我活到了应该当父亲的年龄。世界真奇妙,到了这个年龄,我的思维里就产生了一种激情……”质朴无华的文字将受众带入到父亲对儿子的无私爱意之中,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引发受众的共鸣。

《朗读者》的朗读文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大量的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和节目主题、嘉宾经历内在契合,其自身文学性所带来的情感共振也是其他节目所不具有的。曹文轩在《阅读是一种信仰》一文中曾说:“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②《朗读者》将文学融入到电视节目中,在对内容进行精细加工的基础上,引起了受众的情感共鸣,激发了人们阅读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二)“文学+电视语言”创新文学传播路径

《朗读者》从文化的名义,将无声的文字阅读通过电视语言转变为有形有声阅读,将静态文字转变为动态视觉呈现,使文学在电视语言的表现力下“活”了起来,为中华文化以文学的具象化传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朗读者》节目,不仅有嘉宾朗读的环节,还设置了访谈环节,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对话访谈,丰富了节目内容,也深化了节目主题。在主题词为“第一次”的节目中,通过主持人董卿与当代作曲家、央视1986年版《西游记》总作曲许镜清老先生的访谈,让受众了解到许老第一次创作《西游记》音乐的背景故事。许老先生朗读巴金先生的作品——《灯》,通过电视画面的“轻解读”,将《灯》的创作背景与许老先生坚持追梦、绝不放弃的职业信念联系起来,用文学作品的厚度深化了节目的主旨,回应“第一次是探索、挑战、机遇”的主题。

《朗读者》的舞台设计也具有鲜明的电视语言特征。比如,在朗读过程中仿真翻动的书页设计、朗读者走向朗读区时的灯光特效、朗读时搭配的背景音乐以及主持人和嘉宾的出场仪式等。《朗读者》将文字融入到视听情景中,带领受众感受文字之美,将嘉宾故事经历结合朗读的情景,为受众呈现电视媒体的画面感知。

三、需求:文学内涵契合受众精神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朗读者》等文化类节目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融合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满足了当前受众审美与精神需要。

(一)全民阅读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理应成为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伊莱休·卡茨(ElihuKatz)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人们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某种自己的需要,根据这种需要,受众会对媒介产生期待,并促使受众进行媒介接触。③新媒体时代,受众接触媒体的需求发生变化,从获取信息转为娱乐休闲,然而过度娱乐化将会导致受众精神财富的欠缺,情感与文化诉求成为当下受众接触媒介的重要因素。当前,国人阅读环境虽然正在被娱乐化、碎片化的氛围所消解,但人们仍然有精神文化的需求。《朗读者》节目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文学以电视艺术化的形式展现,为大众提供补充文学修养的学习园地。《朗读者》创新性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朗读原著这种看似简单却充满仪式感的行为将文学内在的感染力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以优质内容不断提高受众审美趣味,满足受众需求。

(二)“以人为本”,感受文字的温度

新媒体传播的要旨是去中心化、以人为本,重视普通人的视角和情感。《朗读者》嘉宾除了演艺明星、作家、企业家,还有许多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更能拉近与受众之间情感共鸣:悉心照顾自闭症双胞胎儿子的秋爸秋妈朗读《给我的孩子》,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父母亲情;无国界医生蒋励朗读《答案在风中飘扬》,引起受众对国际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平凡中见伟大,故事真实感人,甚至他们在朗读中不那么标准的普通话都能让受众从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搭起理解共通的心灵之桥。

四、范式:新媒体语境下媒介场景的打造

相对于工业社会而言,网络时代最革命性的变化表现为,互联网技术对作为社会生活展开的基础时空结构进行了重塑,进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时空结构——虚拟时空。④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使用户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获得更大的书写自我情绪与观点的空间。虚拟时空的“去中心化”和“非序列化”,改变了传统时空环境下的次序与安排,互联网的时空逻辑带来了全新的交流与互动的方式。《朗读者》在互联网时空逻辑下,一方面借助电视舞台的视觉表现力建构阅读的场景,另一方面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在提升节目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同时,激发受众的阅读热情,推动文学的复归。

(一)现场体验建构共同阅读场景

西方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情境视为互动秩序的基本运作单元,认为情境是自成一体的社会事实,它本身构成分析的对象。情境具有外在性与强制性,共享的情境定义维持着现实的一致性,同时它亦是在面对面互动过程中生成的。⑤《朗读者》在节目中建构了一个共同阅读的场景,通过主持人介绍节目主题词与文学作品之间的背景联系,展示节目嘉宾亲历故事,朗诵者朗读经典,营造出“剧院+图书馆”的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受众自然而然会跟随朗读者的一字一句被带入到共同阅读的氛围中,而共同阅读的场景使阅读成了一种群体性行为,以仪式化的场景建构起受众主观情绪的律动。视觉化的叙事方式、故事化的创意表达,不仅创新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新形式,对于加强文化自信、身份认同乃至强化民族、国家的情感记忆,也都有着积极作用。

(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美国传播学者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提出:相对于信息传递与社会监督,大众媒介的文化传承最能体现媒介生存终极价值的意义所在。《朗读者》自播出以来,手机客户端累积播放次数超10亿人次,微信公众号上播放数量达10万+的文章有312篇。从视频页面到微博微信,再到线下设置的“朗读亭”,《朗读者》将线上的场景互动延伸到线下,将电视文化传播落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五、展望:《朗读者》对文学传播的启示

新媒体的出现,为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文学的崛起压缩了传统文学传播的渠道,《朗读者》的出现,为主流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提供了创新思路。尽管目前文化综艺节目出现了同质化、过度消解文学性等问题,但是以《朗读者》为代表的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化类节目,依托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重新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学与人生的思考。不仅满足了受众在新时代的新需求,提升了人们文化修养和文化气质,更贯彻了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注释

①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页。

②曹文轩:《阅读是一种信仰》,《北大中文系第一课》(第二版),漆永祥主编,2015年8月版。

③Denis McQuail,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lntroduction,thirdedition,SagePublications,1994,p318.

④张兆曙:《“互联网+”的技術红利与非预期后果》,《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

⑤王晴锋:《戈夫曼与情境社会学:一种研究取向的阐释性论证》,《社会学》,2018年第8期。

猜你喜欢

朗读者新媒体
多一些《朗读者》式的文化陪伴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果成功案例